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唐朝历史故事800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唐朝历史故事800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白居易的主要故事?
白居易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以下是几个与白居易相关的主要故事:
1. 童年学诗:白居易五六岁便开始作诗,九岁时对诗的声韵就非常熟悉了。他的母亲是他最早的启蒙教师,对她来说,教育子女是一项严肃的责任。她始终关注白居易的学习,督促他养成勤奋学习的好习惯。
2. 长安成名:贞元三年(公元 787 年),16 岁的白居易带着自己的诗稿去京城长安,希望在这人才荟萃的国都,得到诗人的推荐和延聘,找到一个理想的出路,施展自己的抱负。当时的名士顾况对白居易的才华给予了高度评价,使得他很快在长安出了名。
3. 任职翰林学士:白居易的才华得到了唐宪宗的赏识,提拔他做了翰林学士。在任职期间,他积极参与朝政,向皇帝犯言直谏,大胆发表意见。
4. 现实主义诗风:白居易的创作了大量乐府诗,有不少是揭露当时社会上的不良现象,对官僚统治集团鱼肉人民的罪行进行无情的抨击,对劳动人民的痛苦遭遇表示无限的同情。
5. 晚年流放:由于白居易敢于向皇上犯言直谏,同僚妒恨,他一生政治上很不得志。后来,他被降为江州司马。虽然后来几次回到京城,但朝政混乱,他无法施展才华。
6. 诗歌成就:白居易共写下二千八百多首诗,这些诗成为我国文学宝库中灿烂的明珠。他的诗作题材丰富,形式多样,既有现实主义的批判,也有对个人感情的抒发。
综上所述,白居易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他不仅在诗歌创作上取得了卓越成就,还勇于直言,关注社会民生。然而,在政治生涯中,他屡遭挫折,最终无奈地离开了政坛。
唐代世界三大国
1、***帝国
唐朝以来的古代史书上称***帝国为大食。作为***所建立的***帝国,拥有六百多年的历史。其疆域在最鼎盛的时期,国土面积达1340万公里。从东印度河及葱岭,西抵大西洋沿岸,北达高加索山脉、里海以及法国南部,南至***海与撒哈拉沙漠。
2、拜占庭帝国
拜占庭帝国的正式名字叫东罗马帝国,是为了区别古罗马与中世纪神圣罗马被历史学家引入的称呼。其国土面积达356平方公里,同样是地跨亚欧非的大帝国。这个在欧洲历史上最悠久的国家曾经历了12个朝代,共93位皇帝。历史上的罗马步兵和重骑兵也是非常厉害的。
3、法兰克帝国
法兰克人是日耳曼人中一支强大的部落,西罗马帝国开始瓦解时,法兰克人乘机扩展地盘。战胜了匈人和日耳曼部落等法兰克势力。于公元486 年,建立了墨洛温王朝。公元800年查理加冕称帝,成为查理曼帝国。
孟郊游子吟的故事?
唐代孟郊《游子吟》的故事,以民间文学形态在溧阳市南渡镇旧县村传承千百年。
孟郊,字东野,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县清河桥)人。贞元十六年(公元800年),饱读诗书的进士孟郊于东都洛阳应铨选为溧阳县尉。在任四年,史志记载上虽无孟郊的显赫政绩,但其官德和人品却有留痕。
孟郊清廉自律,没有利用掌管社会治安的权力欺压百姓、鱼肉乡里,他胸中有民生,笔下有乾坤。在《织妇辞》中他写道:“夫是田中郎,妾是田中女。当年嫁得君,为君秉机杼。筋力日已疲,不息窗下机。如何织纨素,自着蓝缕衣。官家榜村路,更索栽桑树。”在《溧阳秋霁》中他写道:“晚雨晓犹在,萧寥激前阶。星星满衰鬓,耿耿入秋怀。旧识半零落,前心骤相乖。饱泉亦恐醉,惕宦肃如斋。上客处华池,下寮宅枯崖。叩高占生物,龃龉回难谐。”这些,都是他关注民生疾苦,为民抒写、抒情、抒怀的由衷表达,也是他的为官之德。
孟郊心存善德,恪守孝道。历尽动荡岁月,已是知天命之年的孟郊赴溧阳一经安顿,即将老母亲从清河桥老家迎来官次侍奉。这天夜里,老母亲在昏黄的油灯下,为做官的儿子缝补破旧的衣裳,油灯如豆,针针线线。面对此情此景,孟郊体悟着母亲的一生辛劳,感慨万分,念念有词,落笔写成《游子吟·迎母溧上作》:“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这首词,是对人间所有慈母的真实写照和称颂,引起天下无数人的共鸣。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唐朝历史故事800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唐朝历史故事800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