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明朝皇帝及历史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明朝皇帝及历史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大明王朝朱厚聪的历史?
明世宗朱厚熜(1507年9月16日-1567年1月23日),生于湖广布政司安陆州(今湖北钟祥),是明宪宗朱见深之孙、明孝宗朱祐樘之侄、兴献王朱祐杬之子、明武宗朱厚照的堂弟。明朝第十一位皇帝(1521年-1567年1月在位)。
正德十六年(1521年),武宗驾崩,死后无嗣,其生母张太后与内阁首辅杨廷和决定,由近支的皇室、武宗的堂弟朱厚熜继承皇位。朱厚熜即位之初,通过大礼议逐步掌握皇权。在位早期,他英明苛察,严以驭官、宽以治民、整顿朝纲、减轻赋役,重振国政,开创了嘉靖中兴的局面,为隆庆新政与张居正改革、嘉隆万大改革奠定了基础。 后期崇信道教、宠信严嵩等人,导致朝政***。在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的“壬寅宫变”中几乎死于宫女之手, 此后长期不理朝政,迷信方士、浪费民力,最终激起民变。同时蒙古俺答汗长年寇边,甚至于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兵临北京城下,史称“庚戌之变”;倭寇也侵略中国东南沿海。“南倭北虏”始终困扰着嘉靖一朝, 造成了很大的负面影响。
朱厚熜聪敏过人,尤其在书法和文辞修养都有不错的造诣。 他极其敏感却又十分勤奋,常常批阅奏书票拟至后半夜。 [8] 嘉靖四十五年十二月(1567年1月),朱厚熜于乾清宫去世,在位四十五年,享年六十岁。庙号世宗,谥号钦天履道英毅神圣宣文广武洪仁大孝肃皇帝。 葬于北京十三陵之永陵。
1566年大明王朝是什么时期?
1566年是明朝世宗朱厚熜嘉靖年间。
明世宗朱厚熜(1507年~1566年),年号嘉靖,是明朝第十一位皇帝,1521年继位,在位一共45年,在明朝皇帝中排在第二位。在位初期,革除弊政,时局为之一新。后期日渐怠政,尊崇道教,大肆兴建土木,吏治败坏,边患四起,明朝日渐衰落。
1566年大明王朝嘉靖时期,当时的皇帝是明世宗朱厚熜。
明世宗朱厚熜(1507—1567年),明宪宗朱见深第四子兴献王朱祐杬次子,明孝宗朱佑樘之侄,明武宗朱厚照的堂弟。明朝第十一位皇帝(1521—1567年在位),在位45年,年号“嘉靖”。
朱厚熜生于湖北安陆兴王府,承袭了兴王王位。正德十六年(1521),其堂兄武宗驾崩而无嗣,得以继承皇位。朱厚熜即位之初,与群臣爆发大礼议之争,并借此逐步掌握皇权。在位早期,他整顿朝纲,废除前朝明武宗的淫乐项目,抑制膨胀的宦官权力,注重人才选拔,史称“嘉靖新政”。但好景不长,他很快崇信道教,迷信方士、浪费民力,导致朝政***。在“壬寅宫变”险些丧命后,更是二十多年不上朝。嘉靖朝面临着“南倭北虏”之患。朱厚熜在“庚戌之变”后,同意了与蒙古鞑靼部的通贡,而在“争贡之役”后,中断了与日本的海外贸易,加剧了东南沿海的倭乱。
嘉靖四十五年(1567),朱厚熜崩于乾清宫(死因存疑,很可能是死于砒霜和水银中毒),终年60岁,庙号世宗,谥号钦天履道英毅神圣宣文广武洪仁大孝肃皇帝。葬于北京十三陵之永陵。
1566年之所以受到关注,不仅仅是因为明朝的既定国策在这一年后发生了重大变化。也因为在当时的世界,正在酝酿一次新的大规模变革。类似的标志***情在这一年还有很多。所以,1566年可以说是世界历史上的关键性年份之一。是全世界大变革的一年,对世界史产生重大影响。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明朝皇帝及历史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明朝皇帝及历史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