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七下隋朝笔记手写,

kodinid 43 0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历史七下隋朝笔记手写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历史七下隋朝笔记手写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隋王朝的江山是怎么来的?
  2. 你知道,一个被历史遗忘的朝代吗?

王朝江山是怎么来的?

48世杨坚(541-604年),即隋文帝,小名那罗延。及长,仕北周。年15,以父勋授散骑常侍、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封成纪县公。年16,迁骠骑大将军,加开府。周明帝即位,授右小宫伯,进封大兴郡公。武帝即位,迁左小宫伯,出为隋州刺史,进位大将军。武帝聘其长女丽华为皇太子宇文贇的妃子,益加礼重。周宣帝宇文贇即位,封丽华为皇后。杨坚以皇后之父征拜为上柱国、大司马。大象初,迁大后丞、右司武,俄转大前疑。宣帝每巡幸,常委任杨坚居守。大象二年(580年)五月,任扬州总管。是月宣帝崩,时丽华子静帝宇文衍年幼,未能亲理政事,坚人总朝政,都督内外诸军事,并封上柱国、大冢宰、隋国公。大定元年(581年)二月甲子日,受周禅称帝,国号"隋",定都大兴,后改名长安(今陕西西安市),建年号曰"开皇",时年39岁。


此问,我来答

历史七下隋朝笔记手写,-第1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隋王朝的来历比较远,这得从北魏说起。

北魏时期,北魏统治者在国家北方建立了六大军镇,那个时候的军镇不是我们如今的“镇”级行政单位,而是“军区”,有点儿类似于前些年我国的“成都军区”,它们应该是同一级别的。

这六大军镇的军队后来爆发了历史上有名的“六镇起义,六镇起义虽然被尔朱荣镇压收编,但从武川镇这个地方走出了一批青年军官,这一批青年军官中,就有一个人叫杨忠

历史七下隋朝笔记手写,-第2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北魏分裂后,武川的这一批军官跟随宇文泰建立了北周。北魏分裂为了北齐和北周,齐强周弱,北齐高欢为了消灭宇文泰,发动了旷日持久的战争,宇文泰在困境中,创立了著名府兵制,设立了八柱国和十二大将军以抵抗北齐。

前文提到的杨忠正是隋文帝杨坚的父亲,也是北周十二大将军之一。杨家正式有了篡权的资本。隋杨基业萌芽。

北周出了一个非常厉害的皇帝,北周武帝,北周武帝打败了北齐,统一北方,可这时候北周武帝却死了,留下一个极为顽劣的宣帝。

历史七下隋朝笔记手写,-第3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宣帝有五个皇后,其中一个就是杨坚的女儿,宣帝顽劣,其它四个皇后就经常和宣帝疯玩,而杨皇后出自杨家名门,教养极好,娘家又是大将军府,不愿与宣帝疯玩,宣帝就想当着杨坚的面教训教训杨皇后,奈何杨坚雷打不动,宣帝没辙,作罢。但宣帝心中是不喜欢杨家的。

一日宣帝带着五大皇后出游,策马百里去了行宫,但宣帝下了马就病了,不能说话。宣帝就召集身边的随臣商量辅国理政的人,恰恰这几个人跟杨坚熟悉,杨坚是外戚,但杨坚并没有多少军功和历练,这几个人就想扶持杨坚,然后找杨坚要好处。但杨坚身边有李德林和独孤氏出谋划策,杨坚不仅辅国理政,还抓住了大权。

宣帝没几天就因为高烧不退而死,留下一个8岁的静帝。杨坚在汉族大官僚郑译、李德林、刘昉、高颎,韦孝宽等人的支持下入宫辅政,总揽军政大权,从此便开始为夺取帝位创造条件。正当杨坚准备夺取帝位的时候,

隋朝(581年-619年)上承南北朝,下启唐朝

公元580年,北周宣帝宇文赟继位,但其政治***,沉溺酒色,自称天元皇帝,同时拥有五位皇后,其中天元皇后就是杨坚长女——杨丽华,是为首席皇后。宇文赟在22岁的时候就去世了,在去世前一年即公元579年将帝位传给了不满7周岁的儿子宇文衍(后改名阐,即周静帝),杨丽华作为其嫡母(不是生母),掌握了朝廷政权,但杨丽华也只有21岁,***便逐渐落在其父亲杨坚手中,杨坚乘机将北周重臣外遣,联合刘昉、郑译矫诏以外戚身份辅政。581年,北周静帝禅让帝位于杨坚,杨坚改国号为隋,杨坚即隋文帝,定都今西安,北周覆亡,因此王朝成为隋朝。

隋王朝江山是从南北朝时期,北方最后一个朝代是由鲜卑人建立的北周。

  • 公元578年,北周武帝死,子宣帝继位。周宣帝昏狂暴虐,诛杀宗室大臣,用法苛刻,北周的统治阶层被削弱,统治基础实际上也被动摇。次年,宣帝传位于子静帝,而自称“天元皇帝”,号所居为“天台”。
  • 580年,宣帝病卒,时静帝还是小孩,大臣郑译、刘等遂奏请皇太后杨丽华,以外戚杨坚入宫辅政,由他总揽朝政。杨坚原籍为弘农华阴,杨坚之父杨忠跟随北周太祖起义关西,因功赐姓普六茹氏,位至柱国、大司空、隋国公。是北周关陇统治核心的“八柱国”之一。

杨坚承袭父爵,并且将长女杨丽华嫁给周宣帝为皇后。杨坚在北周已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地位。特别是周宣帝死后,杨坚利用外戚身份,辅政大臣的地位,自为大丞相,都督内外诸军事。逐步树立党羽,最终篡夺了外孙周静帝宇文阐的皇位公元581年,静帝禅让帝位于杨坚,是为隋文帝,改元开皇,国号大隋

你知道,一个被历史遗忘的朝代吗?

国历史,从夏商周开始,历朝历代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都有大量的文字记载,传世的物品和故事也很多。唯独晋朝,无论是历史书籍,还是民间故事,民间传说,都少有提及,好像这个历经了155年的朝代,被历史遗忘了一样?

商朝有青铜器,周朝有《易经》,秦朝的一统天下,万里长城的雄伟,汗武帝的金戈铁马,三国魏蜀吴惊心动魄的斗智斗勇,鼎足而立,无不精彩绝伦,隋朝炀帝虽***无度,却也史书有载,大唐盛世,更是举世瞩目,唐诗宋词元曲,可见昔日之辉煌,四大发明四大名著,就连清朝,初期也是开疆扩土,奠定了中华民族版图……

而司马氏一统三国,建立晋朝之后,却悄声匿迹了100多年,何故?

中国古代的***很多,有统一全国的也有割据一方,在中国进入封建社会以后,一般只有大一统***才能被称为“朝代”。

封建社会统一的朝代一共有十个:秦、西汉、新、[_a***_]、西晋、隋、唐、元、明、清。

另外还有几个分裂时期,包括三国、东晋与十六国五代十国、宋辽金夏时期,其中宋辽金夏时期的宋辽金也可以分别被称为宋朝、辽朝和金朝。其它分裂时期也会有正统,例如三国一般以魏为正统,五代十国以五代的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为正统。而正统王朝周边也会有一些小***,如汉朝是的西域三十六国,唐朝时的吐蕃渤海

在统一王朝灭亡时也会出现很多地方割据***,这个数量就非常多,例如元末陈友谅帝国号大汉,隋末王世充建立的郑国,金国末年的东夏(看过《盗墓笔记》的都知道),这些割据势力灭亡的都较快。

封建社会之前的奴隶社会有三个朝代也就是夏、商、周,至于夏朝之前有人说还有虞朝则即根据不足也不被历史学界所认可。

可以说很多历史外行人对于统一王朝都不是很熟悉,那么突然听说一个割据***当然会觉得似乎是被遗忘的朝代。

偶尔考古发现的一些商、周时期的古国在史书我都有记载,至于比夏朝更早考古发现的遗迹只是一些村落或者城镇的遗址,远远谈不上朝代。

何止晋朝被历史遗忘,夏朝前面还有个历经1700多年的虞朝,不过社会制度不完备,以鬼神迷惑民生;还有西汉末年的新朝,从公元8年至23年,由王莽篡权称帝,这个朝代被历史忽略;还有清朝末期和中华民国之前的袁世凯称帝,虽然才83天,他也起了个国号叫***。[呲牙]

我国的古代史可谓是相当悠远,在漫长的岁月里朝代的更替更是史书里最为浓重的色彩。距离我们最近的便是宋元明清,而这也是我们所熟知的朝代顺序。不过仔细看来,还有那些存在于过渡时期的辽、金、夏。它们虽小虽没有像正统王朝那样被人们知晓,但在历史的长河里却始终也有一席之地。

但是,在宋元期间,一个存在了千年之久的王朝,却在历史的长河里失去了踪迹,更是被人们所遗忘。

“赵钱孙李,周吴郑王”,这是小学课本姓氏歌中的开头,也是我们生活中所常见的一些姓氏。然而对刀这个姓,想来大多人都很陌生。不过当我们一直向南就会发现,云南地区的傣族中就有不少刀姓。傣族的刀姓属于皇赐姓氏,原本刀是汉姓。宋理宗时期,将它赐予给了当时刚刚继承父位的岛亨龙。

由此之后,刀就成了云南傣族的贵族姓氏。在那个年代皇帝的赐予代表了无上荣光。紧接着公元一千三百多年,云南西双版纳就诞生了第一位傣族之王。

当时的西双版纳地区战乱不断,部落之前你抢我躲。所以他们的顶头上司大理国就派兵以求平乱。可我们都知道雨林危险,当时技术医疗落后。途中很多兵士就都死了。再后来一位叫帕雅真的勇士出现,平定了西双版纳地区。最后在上司大理国允许的情况下,他在西双版纳建立国度勐泐,成为了傣王。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历史七下隋朝笔记手写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历史七下隋朝笔记手写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标签: 宣帝 北周 宇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