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凤阳知府明朝历史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凤阳知府明朝历史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朱元璋地宫谁破坏?
朱元璋的地宫是李自成破坏的
凤阳因为是朱元璋的出生地,后来成了明朝的中都,所以这个原本的小地方变得十分的热闹。而农民军也看中了中都的政治地位,所以总是找机会来攻打凤阳,一来给农民军造成强大的政治宣传,另一方面农民军认为这样也可以破坏明朝的龙脉,让明朝早点灭亡。
崇祯七年正月十五,凤阳正处在一片祥和的节日气氛中,百姓们都出门高高兴兴的观赏着花灯,街上人流汹涌,达官贵人、富家子弟、小摊小贩、三教九流都走上了凤阳的街头。殊不知,正是这些拥挤的人群后面隐藏这巨大的危险。这之前,农民军已经派遣了三百个壮士,他们化装成商人,或者僧人、道士和乞丐潜入了凤阳城。
果然没多久,街头的祥和气氛就被打破了,城里火光四起,还有人大呼道:“流贼来了。”不用想,这些肯定都是先期混入的农民军干的,一时间街头的百姓们狂奔逃散,街上乱成了一锅粥,而潜伏在城外的农民军则一拥而入。
此时,凤阳由只有两千余兵力防守,而且这两千兵马也没什么战斗力,农民军一到,这些官兵们就逃走了,所以凤阳城就这样被农民军占领了。
占领了凤阳之后,农民军就开始了他们的破坏***。首先,他们焚烧了凤阳的皇陵和享殿,朱元璋的父母和祖宗的陵寝遭了秧,连皇陵上的松木也未能幸免。守陵的六十多个太监成了刀下鬼,凤阳高墙内的犯了罪的明朝宗室也都被释放了。
破坏完皇陵之后,就开始对官员和百姓下手,凤阳知府颜容暄被杖杀,文武官员四十余人被杀,而百姓被***数更是多达数万人,甚至有孕妇被剖腹,将婴儿取出,总之种种景象惨不忍睹。
凤阳丢失后,太监卢久德等人深知自己罪责深重,连忙调集兵力前来救援凤阳,而在明军到达凤阳之前,攻占凤阳的农民军早就撤退了,他们又去打击下一个目标了
明末农民军的流动性成了让官军头疼的主要问题,而农民军本身的纪律也很有问题,正是他们的这种带有破坏性的作风才让他们不能进一步成长壮大,如果不能改变自己的作风,被称作“流贼”也不冤。
三塔寺历史传说?
该寺建于明代万历年间,由我国历史上禅宗高僧了尘施工建造。神宗之母李艳妃多次亲往朝拜,巍巍然三座古塔便是明代帝王嫔妃礼拜后所赐赠建造。大清年间,从宁波而来的一代高僧贡嘎上师支持黄教领袖寺庙菩萨顶后,又将三塔寺修葺一新,三塔寺便成为五台山黄教道场,并深受康熙、雍正两位皇帝重视。一九八六年,照圆法师开始住持该寺。
该寺住东向西,与三泉寺,寿宁寺,西寿寺同为中台胜景灵迹。三塔寺因寺内三塔而得名,此三塔为明代遗物,中间为文殊舍利,两侧分别为普贤、观音舍利。到了清代,有一位从宁波来的喇嘛住持菩萨顶,把三塔寺作为自己静修的地方,藏教文化便开始渗入该寺,地藏舍利也就应运而生。
历史中名人带璋的名字?
刘秉璋(1826年5月20日~1905年8月23日),晚清重臣,淮军名将。字仲良,安徽庐江人。胸怀大志,青年中举成名,由于国家***,由翰林院编修而入军幕,投笔从戎,平吴剿捻后逐步成长为一名封建官吏。中法战争期间,力抗外侮,指挥了著名的“镇海之役”,维护了国家尊严。
督蜀十年,勤政廉洁,用竹笼古法维修都江堰水利工程,造福百姓。在“成都教案”中维护民族利益,清廷罢其职。一生淡泊名利,却十分重视教育,为家乡捐建了三乐堂书院、南京庐江试馆,培养了一大批有用之材。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凤阳知府明朝历史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凤阳知府明朝历史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