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杜牧在唐朝历史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杜牧在唐朝历史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唐代诗人杜牧介绍?
杜牧(803年—852年),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省西安市)人。唐朝文学家,宰相杜佑之孙。
大和年间,考中进士,起家校书郎,历任淮南节度使掌书记、监察御史、宣州团练判官、殿中侍御史、内供奉、左补阙、史馆编撰、司勋员外郎,外放黄、池、睦、湖等州刺史。晚年长居樊川别舍,世称杜樊川。大中六年,去世,时年五十。
杜牧是哪代的人?
杜牧是唐代的。
1、杜牧(803年-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杜牧是唐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是宰相杜佑之孙,杜从郁之子。唐文宗大和二年26岁中进士,授弘文馆校书郎。后赴江西观察使幕,转淮南节度使幕,又入观察使幕,历任国史馆修撰,膳部、比部、司勋员外郎,黄州、池州、睦州刺史等职。
2、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杜牧的诗歌以七言绝句著称,内容以咏史抒怀为主,其诗英发俊爽,多切经世之物,在晚唐成就颇高。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大杜“。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
3、杜牧的古诗受杜甫、韩愈的影响,善于将叙事、议论、抒情三者融为一体,气格紧健,造句瘦劲,如《感怀诗》、《杜秋娘诗》、《张好好诗》、《李甘诗》、《郡斋独酌》、《雪中书怀》、《落中送冀处士东游》、《送沈处士赴苏州李中压招以诗赠行》、《池州送孟迟先辈》、《题池州弄水停》等,都是典型的例子。
4、其中更常见的则是散文似的夹叙夹议。杜牧的古诗受韩愈的影响好发议论。但有时他用比喻、形象的语言进行议论,富有抒情胜。杜牧的古诗往往别有境界,写得古朴纯厚,雄豪健朗,如《池州送孟迟先辈》。晚唐诗风,气格卑弱,多是律诗、绝句,很少有人能作长篇古诗,杜牧的古诗在中晚唐诗坛上也是出类拔萃的,他的这一类诗作,和以“俊爽”见称的律、绝佳作,构成了他诗歌创作的三个主要方面。
杜牧有哪些文学成就?
杜牧,唐代文学家。是晚唐的一位重要的诗人。
杜牧的诗,风格豪放、明快,其七言绝句尤其是写的很好。他在文学上,主张"文以意为主,以气为辅,以辞彩章句为兵卫"。即强调形式为内容服务。
杜牧的散文、辞赋、诗作皆可称工整。其文,多表达论政、用兵、固边、削藩等进步的政治主张。曾注释曹操所定的《孙子兵法》十三篇。人称其有”王佐之才"〈注:王佐非人名,王指帝王或君主,指其才能可以辅佐帝王,具有非凡的治国能力〉但是其主张很少为统治者所***用。
其七言绝句《赤壁》,是他做黄州刺史时所做。该诗说的是周瑜的赤壁之战的胜利是出于侥幸,隐含了对自己军事才能的自负和不得志的感慨。
杜牧的辞赋以《阿房宫赋》名世,状物抒情,骈散并用,自有特色。
杜牧的诗俊逸清丽,独具一格,且明快豪放。因此与同时代诗人李商隐齐名,世有"小李杜"之称。
杜牧的《感怀诗》、《郡斋独酌》、《早雁》等感时伤世之作,主张抗击侵扰,削平藩镇,表达了对边地人民流离失所生活的同情。
杜牧的抒情写景诗作以七绝最为出色。其词***清丽,情调爽朗。如:《山行》、《江南春》、《秋夕》、《过华清宫》等,均为传世名作。其中的《过华清宫》中的"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山行》中的"停车***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泊秦淮》中的"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花“等,均作为名句为后人所传诵引用。
杜牧(803~852) 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文学家。乃唐代史学家、政治家(最***至宰相)杜佑之孙。文宗太和年进士,为人耿介,不屑逢迎。初为人做幕僚,后历任监察御史,黄、池、睦等州刺史。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杜牧在唐朝历史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杜牧在唐朝历史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