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新疆的唐朝历史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新疆的唐朝历史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新疆在唐朝时期属于哪里?
在唐朝时期,新疆地区属于安西四镇之一,是当时唐帝国疆域的西疆边疆地区之一。唐朝对于新疆地区的治理主要通过设立安西都护府来实现。安西都护府的辖区包括了今天新疆地区的大部分地域,例如石国(今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焉耆国(今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龟兹国(今新疆库车县)、于阗国(今新疆喀什地区)、高昌国(今新疆吐鲁番地区)等。这些地区在唐朝时期被视为西北边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唐朝对外经济、文化交流的门户之一。
约特干故城的历史?
约特干故城位于新疆***尔自治区于田县,是古代于阗王国的故都,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以下是约特干故城的历史简介:
公元前2世纪至公元前1世纪,于阗王国建立,约特干城成为其首都。于田王国是西域古代大国之一,其疆域包括今天的于田、洛浦、民丰、皮山、疏附等地。
公元1世纪,汉朝在西域设立西域都护府,于田王国成为汉朝的附属国。此时,约特干城成为汉朝与于田王国进行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的重要场所。
公元3世纪至公元5世纪,于田王国先后被印度的摩揭陀王朝、波斯萨珊王朝和北魏所统治。在此期间,约特干城逐渐衰落。
公元6世纪,于阗王国重新建立,约特干城成为其都城。隋唐时期,约特干城成为于阗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唐朝时期,约特干城曾被称为“西域第一城”。
公元9世纪至公元10世纪,于阗王国被***教传入,约特干城逐渐被废弃。如今,约特干故城成为了重要的文化遗址,吸引着大量的游客前来参观。
晚清新疆建省的过程是怎样的?
回答者:季我努学社青年会员 岳忠豪
学界一般认为,新疆在建省前,施行的是以军府为主导的郡县制、伯克制、扎萨克制相结合的制度。中央***在新设立伊犁将军作为最高军政长官,其下有都统、驻扎大臣等职,管理新疆军政要务。但同时又保留新疆各部的一定特权,由清廷任命当地部族首领担任扎萨克、伯克制长官,并依照其对中央***的忠诚程度而封以世爵,恩威并重,以示羁縻。
(清末喀尔喀札萨克处决农奴)
但由于后来清廷简放的伊犁将军及各驻扎大臣素质低下,鱼肉百姓,加剧了新疆各阶级之间的矛盾;加之部族首领特权依旧,反而能借助中央之名行欺压之事,这些情况使得同治年间新疆各地农民起义不断,其后又爆发了阿古柏入侵新疆及沙俄武装侵占伊犁的事件,新疆一时间成为了列强争夺的战场。清廷的边疆危机空前加剧,传统的羁縻政策已不适合新疆的管理,靖肃新疆,改革新疆的政治管理体制势在必行。早在变乱发生以前,许多有识之士就认为,为加强中央管理,新疆建省势在必行。龚自珍在《西域置行省议》(1820年)《御试安边绥远疏》(1829年)中,魏源在《西北边域考》和《答友人问西北边事书》等著作中都基于新疆的重要战略地位而提出新疆建省的主张,继其余绪的左宗棠也极力倡议新疆建省,这都为建省提供了一定的舆论准备,也证明新疆设省已成为社会共识。
(左宗棠)
在清廷驱逐阿古柏、收复伊犁后,清廷认为“承平年间旧制,万难再图规复”,决定在全疆陆续设立郡县,裁撤各地驻扎大臣、取消伯克制,以自下而上的建省方式加强对新疆的管理。光绪九年(1883年)谕旨刘锦棠委员试置南疆各道、府、厅、州、县各级官吏。光绪十年(1884年),清廷实授刘锦棠为甘肃新疆省巡抚,魏光焘为甘肃新疆省布政使,这标志着新疆正式建省,各地道、府、州、县相继设立。为了加强新疆与甘肃等地的统合,决定新疆不宜单独设置总督,应设巡抚一员,受陕甘总督节制,原伊犁将军专辖伊塔边防,不再总统全疆。新疆自此改变了过去以军府制为主导的治新政策,转而实行了趋同内地的行政管理体制。
(新疆首任巡抚 刘锦棠)
新疆古称西域,西汉中央政权设立西域都护府,新疆正式成为中国领土的一部分。唐朝时期又在此地设立安西都护府。元朝时期此地为察合台汗国。明代在西域处于退缩状态,但仍在此地设置俄力思军民元帅府。清朝时期此地是蒙古准噶尔汗国,康熙时期击败准噶尔,雍正时期设“新疆六厅”。乾隆时期设“总统伊犁等处将军”,总管军民,也就是伊犁将军,但是新疆并没有设省。
到晚清时期,受到英国和俄国支持下的浩罕汗国的入侵,趁清朝内乱时机,建立了阿古柏***。左宗棠请胡雪岩出面,向外国***,充作军饷,出兵新疆,消灭了阿古柏***,收复了新疆。收复新疆之后,左宗棠上书清廷,提出在新疆建省,李鸿章认为,建省成本很高,新疆财政收入无法支持,没有必要。
最后达成了一个折中方案,就是新疆建省,由甘肃巡抚兼任,1883年刘锦棠奉旨开始任命新疆南部各地官员,次年11月清朝任命刘锦棠为“甘肃新疆巡抚至此,新疆正式变为省制。
丰镐遗子(张新武)书文2017.12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新疆的唐朝历史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新疆的唐朝历史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