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中国明朝炼铁历史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中国明朝炼铁历史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古法炼铁?
明朝拥有的是是十七世纪世界上最先进的钢铁冶炼流程——那就是明朝末期的冶铁流程。这个流程的钢铁产量与质量,均为此时代的世界之最。《天工开物》中的钢铁冶炼流程,已经到了规模化、量产化、生熟铁连续生产的地步。
这是把炼铁炉与炒铁炉串联在一起,让由炼铁炉炼出的生铁液流入炒铁炉,用柳木棍搅拌,使生铁液中的碳氧化,而成熟铁。
在明朝时,中国发明出炒钢法,不需要冷却再次加热即可生产出钢材来,降低了燃料消耗量并大幅增加了产量。
高中必修2历史:汉代冶铁开始使用煤炭作燃料,北宋时期又以煤作为燃料,为什么这是进步。急,谢谢?
早在汉代,人们就开始用煤作燃料,并用来冶铁。
北宋时,用煤冶铁已相当普遍,使炼出的钢铁的硬度和质量大大提高。
以上是教材原话,请认真看看,就会理解。
我国钢铁工业史?
我国钢产量从1949年的15.8万吨发展到2018年的9.28亿吨,占世界钢产量的比例从1949年的不足千分之一到2018年的半壁江山,我国已由钢铁弱国变成世界钢铁生产第一大国。我国钢铁行业有力地支撑了国民经济的发展,在国家富强、民族振兴、造福人民中作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
明朝时的鞑靼、瓦剌真的不会冶铁炼钢吗?
锻造没问题,铸造能力就算有也不行。不然的话,明蒙双方不会把大铁锅当战略物资对待。
铁锅为虏中炊煮之日用。每次攻城陷堡。先行摉掠。以得锅为奇货。今与之衣而不与之餐具。虏众何能自赡。廷臣之议、谓锅系铁斤、恐滋虏打造之用、殊未知虏中不能炼炒。生锅破坏。百计补漏用之。不得巳至以皮贮水煮肉为食。此各边通丁所具知也。
——《明经世文编》
划重点,“虏中不能炼炒”。
康熙初,易一铁锅,必随锅大小布貂于内满乃已。今且以一貂易两锅矣。 明时铁锅不许出边,隆庆四年,俺答受封顺义王后,诸所请皆酌给,独不与锅。哀告数次,终不允。
北边如此,东可知已。
——《全辽备考》
关于蒙古人买锅的锅价,查到了以下两则:
一、虏王、酋长乞买锅货,即遣通官随同照数平价购买,不许数外增多,致压马骡。如违,夷人罚马一匹。
——王士琦《三云考》
明朝时期,蒙古地区由于条件和技术限制是缺乏***矿冶金业的,但是这并不代表他们不会冶炼,在冷兵器时代,冶炼业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的最基本保障,蒙古铁骑东征西讨,难道那些武器都是抢来的?显然不是,恰恰相反,游牧民族非常重视冶炼业,据史料记载以及考古发现,明代蒙古人使用的工具、器具以及武器如剪刀、锅、夹子、马镫、锯子、锤子、斧子、镰刀,大刀、弓、剑、箭、弩、铠甲、头盔等都能自行生产。
也先在黑松林制造牛车3000辆,可见当时的蒙古制造实力还是可以的。并且他们很重视有技艺的匠人,在当时他们就懂得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个道理。他们不惜以重金和掠夺的方式来获取内地有技艺的工匠为其服务,技艺精湛且有特殊贡献的匠人还被授予“达尔罕”称号,免除赋役。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中国明朝炼铁历史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中国明朝炼铁历史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