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唐朝楷书历史演变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5个相关介绍唐朝楷书历史演变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楷书的朝代和特点?
初期的楷书残留极少的隶笔,结体略宽,横画长而直画短;东晋以后,南北分裂,书法也分为南北两派,南派多疏放妍妙,长于尺牍,北派笔法古拙劲正,风格质朴方严,长于榜书;唐代的楷书法度森严,结构严谨;宋元的楷书清秀俊朗,雍容典雅;清代的楷书全面地研究了汉字结构组合规律,归纳总结了九十二种汉字结体书写方法。
行书、草书、楷书的起源什么年代?盛行什么年代?特点是什么?
唐朝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全盛时代, 也是中国古代书法史上的全盛时代和鼎盛时代。唐朝在楷书艺术上成就之高, 楷书大家之众, 楷书佳作之富, 流派之多, 影响之深,在古代书法史上都是空前的。
书法的发展顺序?
书法的发展主要经过以下四个阶段:
1、开始阶段:甲骨文、金文、大篆(商、周)。
2、发展阶段:小篆、隶书、草书(秦汉、三国)。
4、晋人尚韵、唐人尚法、宋人尚意。从此,书法的审美功能超过实用功能,自觉地创造书法美成为体现中华民族特色的一种艺术形式。.
书法字体发展先后顺序是甲骨文、篆书、隶书、楷书、行书、草书,产生的时间顺序是篆书、隶书、草书、楷书、行书。
小篆是始于秦代。字体略长,笔画圆匀,富于图案美。隶书是始于秦朝,成熟并通行于汉魏时代。字体宽扁,左右舒展,平衡对称,整齐均匀。
草书是起源于汉初,成熟于东晋。写意性发挥到极致,变化丰富,奔放跃动。楷书是形成于东汉。字体方正,规矩严整。行书是开始盛行于晋代。兼有楷书和草书的长处,既工整清晰,又飞洒活泼。
甲骨文现存中国王朝时期最古老的一种成熟文字,属于上古汉语。中国商朝后期,公元前14世纪~公元前11世纪出现。
中国的书法是由甲骨文开始的,甲骨文作为书法字体的一种,具有不容易识别,且已完全丧失实用性的弊端,虽然还具备有相当的艺术鉴赏性。
楷书是不是起源于商周时期?
楷书并不是起源于商周时期。从目前发掘的考古文物上,可以看到商朝时期的文字是甲骨文,属于象形字。周朝就演变为篆书,汉朝主要是隶书,并有了楷书的雏形。
到两晋和隋唐,正式出现了楷书,特别是到了唐朝,楷书到达了巅峰时期,并涌现了大量擅长楷书的书法名家。
唐朝的楷书为什么那么盛行?
一、“一把手”肯定,时风所致。
唐太祖李渊称赞欧阳询的书法。唐太宗李世民喜欢虞世南,以及后来的褚遂良。武则天赏识钟绍京,据说天下第一小楷《灵飞经》是他写的。唐穆宗对柳公权的书法也是多有称赞。
一代天子钟情于书法,可想而知,朝野上下就会形成极好的氛围,推崇学习之风盛况空前。
二、考试所迫。
据《中国通史》载:“唐翰林院又侍书学士,国子监有书学博士,科举上有书学科,吏部以书判定,书法为进身途径之一,故唐人攻书者多。”
当时,考中进士,只是具备当官的资格,但要得到官职,还要经过“殿试”环节,而这一环节必须“楷法遒美”。所以,你想想,大家是不是必须认真修一修“楷法”?
三、弘文馆。
弘文馆是什么?有这样一段介绍:武德4年,置修文馆于门下省;武德9年,改称弘文馆。贞观元年,诏京官职事五品以上子嗜书者24人,隶馆学习书法。其后又置讲经博士。
也就是这样一个贵族子弟学习的地方,还专门教授书法。这种形式据考证开创于唐朝,对于普及书法的作用是很大的。
四、楷书运用。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唐朝楷书历史演变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唐朝楷书历史演变的5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