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隋朝历史读后感600字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隋朝历史读后感600字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中国唐朝历史故事读后感?
太宗时期将为突厥所支配的蒙古高原纳为势力范围,唐朝北方的诸民族专称李世民为天可汗。
内政方面承继了宰相制,发展完善和确立了后世运用的三省六部和科举选士制,又推行均田制,实行租庸调制,他不计出身,网罗了一大批精明强干的大臣,不论降将或建成旧臣,他也一一重用。
例如魏征,为前太子建成的幕臣,太宗登位后不计前嫌,而且事事也听从魏征的劝练。这时期社会秩序安定,经济繁荣,历史上称为“贞观之治”。
其政绩的总结《贞观政要》成为日本和朝鲜的帝王教科书,亦为后世君主模彷学习的对象。
唐朝(618年—907年),是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王朝,共二十一位皇帝,享国二百八十九年。因皇室姓李,故又称为李唐。
公元618年李渊在长安(今西安)称帝建立唐朝。626年,唐太宗继位后开创贞观之治,其后唐高宗承贞观之遗风开创永徽之治,之后武则天一度以周代唐,神龙革命后恢复大唐国号。唐玄宗即位后励精图治,开创了经济繁荣、四夷宾服、万邦来朝的开元盛世,天宝末,全国人口达八千万上下。安史之乱后藩镇割据、宦官专权导致国力渐衰,历经元和中兴、会昌中兴、大中之治后国势复振,末期爆发黄巢起义破坏了唐朝统治根基,907年朱温篡唐,唐朝覆亡,中国进入五代十国。
杨广弑父夺皇位 读后感受?
隋炀帝杨广是隋文帝杨坚的嫡次子,家中排行老二。当时,老大杨勇才是名正言顺的太子,杨广想要继承皇位,就必须先当上太子。于是,在他的长期运作下,于公元600年,杨坚一气之下废了杨勇,改立杨广为太子。
从隋朝史料记载便可得知:杨坚应该是正常死亡,因为能召见大臣,嘱托身后事,正说明杨坚此时的头脑十分清醒。
竟然杨坚已经病入膏肓,已经是太子的杨广只需要耐心等待几日便可,为何他偏偏要如此冒险呢?
李渊太原起兵读后感?
大家都知道李渊起兵最终成立了***帝国,起兵的时候恰到适宜,本来李渊在隋朝就相当于一方霸主,过的也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日子,在关键时候敢赌敢冲,最终在群雄逐鹿下夺取政权,也反映一个人如果过着一成不变的日子,不去把握机会,会平庸一辈子的,关键时候就要变!
与其说是李渊起兵,倒不如说是他的儿子李世民起兵更帖切些。隋末,因隋炀帝无道,以致天下大乱、义兵四起。太原留守李渊的二公子李世民当时只有18岁,但是却胸怀大志,眼见得大厦将倾,李渊却毫无夺取天下的意图,心中怎能不急?但是他年青德薄,只有先通过父亲这一关。于是儿子数次劝说父亲起兵,但是都没有成功。可见李渊的志向并不是很大的。那么李世民又做了什么呢?
这个时候两个人起了关键性的作用。这两个人,是一对朋友,一个叫刘文静,一个叫裴寂。刘文静是李世民的好友,裴寂是李渊的好友,也是李渊的属下,官封晋阳宫副监,专管隋炀帝的宫人(就是太监和宫女),李世民听说刘文静认识裴寂,于是打起主意来。《旧唐书——列传第九——裴寂、刘文静》详细记载了如下的事:“时太宗将举义师而不敢发言,见寂为高祖所厚,乃出私钱数百万,与寂博戏(***),渐以输之。寂得钱既多,大喜,每日从太宗游。太宗见其欢甚,遂以情告之,寂即许诺。”于是有一天裴寂请李渊饮酒,李渊被灌得大醉,就睡了过去。裴寂便将一名隋炀帝留在晋阳宫的宫女推到了李渊的床上。李渊醒后大惊,睡了皇帝的女人,还能活吗?这时裴寂便向李渊摊牌:“今天下大乱,城门之外,皆是盗贼。若守小节,旦夕死亡;若举义兵,必得天位。众情已协,公意若何?”李渊又恼又怕,只得说:“我儿诚有此计,既已定矣,可从之。”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隋朝历史读后感600字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隋朝历史读后感600字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