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学明朝历史,外国学明朝历史的人

kodinid 42 0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外国学明朝历史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外国学明朝历史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为啥历史上的韩国特别忠心于明朝?

为啥历史上的韩国特别忠心于明朝?

历史上,朝鲜确实忠心于大明王朝的,尤其是明亡以后表现出强烈的思明情结。朝鲜不仅不认同清朝为中华正统,反而定期祭祀崇祯皇帝,继续使用崇祯年号达二百年之久。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形呢?请看小牛从三方面所做的分析。

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李成桂废除王氏高丽幼主,自立为王。身为高丽旧臣,李成桂此举有谋反篡逆之嫌,因此,他唯恐天下不服。李成桂深谙中国文化传统,知道自己此举是名不正言不顺,所以非常渴望有人为自己正名,渴望来自中央王朝的认同。李成桂把目光投向了立国不久的大明王朝,后者刚刚推翻元朝不久,也需要四邻来确认自己的中央王朝地位和藩属朝贡体系的核心地位。

外国学明朝历史,外国学明朝历史的人-第1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明确了这一点,李成桂摆正自己的位置,尊奉大明王朝为中华正统。李成桂请求太祖朱元璋在“和宁”“朝鲜”之间为自己选一个新国号,朱元璋所赐为“朝鲜”,明确了“朝日鲜明”的寓意,对李成桂寄予了殷切希望,也算是投桃报李之举。有了大明王朝的认可,李成桂就完成了国家由高丽向朝鲜的转变,确立了自己合法国王的地位,保证了朝鲜王朝的长治久安。

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朱元璋在《皇明祖训》宣布了15个“不征之国”,对周边邻国实施德化政策,进而建立起新型的藩属朝贡体系和明朝的核心地位,朝鲜位列其中。对明朝的上述举措,朝鲜君臣感恩戴德,铭记在心,也因此世代忠心于大明王朝。

神宗万历二十年(1592年),日本关白丰臣秀吉悍然发动侵略朝鲜的战争。面对小西行长的20万大军,朝鲜军队寡不敌众,还没有组织起像样的抵抗,王京汉城很快失守,朝鲜王朝命悬一线,危在旦夕。在此紧要关头,朝鲜君臣将唯一的希望寄托于大明王朝。

外国学明朝历史,外国学明朝历史的人-第2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虽然明朝此时也正处于内忧外患的严峻时刻,但是明神宗朱翊钧对朝鲜国难感同身受,拨出5000兵马,紧急赴朝。不料,这支部队惨遭不测,主将史儒殉国。当年十二月,明神宗又派出4万大军,渡过鸭绿江。在明将李如松指挥下,中朝联军经过艰苦卓绝的战斗,终于击溃日军,取得平壤大捷。万历二十二(1594年),日本人不得不在和议上签字。

丰臣秀吉贼心不死,三年后又卷土重来。明朝也再派重兵,由名将邢玠、陈璘和邓子龙等率领,支援朝鲜。中朝联军水陆并行,向南反攻,直指釜山。邓子龙与朝鲜老将李舜臣密切配合,指挥水军,炮攻火烧,击沉敌军一艘艘战舰,最终一举全歼日本水军。日本人又遭受了惨败,吞并朝鲜之梦破灭!

朝鲜宣祖国王深感明朝“皇恩罔极”,举国上下感激大明王朝的拯救再造之恩,建造了许多碑碣、祠庙来纪念大明东征援朝的将士,祭祀大明英烈。比较有名的纪念场所有,宣武祠、武烈祠、慜忠坛和大报坛等,明亡之后,依然香火不断。

外国学明朝历史,外国学明朝历史的人-第3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这里是平興论史。

满清入关以后,朝鲜一直以“小中华”自居,自认为是明朝以后华夏衣冠的正统继承者,视满清为“夷狄”,这也是韩国人自认为的文化自信来源之一。回到问题,为什么韩国(视作朝鲜王朝)忠于明朝呢?我们从“三大恩”以及政治需要两个方面来简单分析一下。

为何说忠心于明朝是所谓政治需要呢?我们从两个不同的时间段来分析。在清军入关以前,朝鲜忠于明朝的原因是遵循亚洲的“宗藩制度”,在政治上朝鲜是明朝的藩属国,它有责任也有义务忠于明朝。而是寻求庇护,朝鲜王朝自壬辰倭乱(万历朝鲜战争)以来,深刻地意识到忠于明朝的好处还有军事上的支持,所以简言之在清军入关之前朝鲜忠于明朝一是实际需要,二是政治需要

在满清入关以后,忠于明朝就完全属于是政治需要。朝鲜自仁祖大王经历“丙子胡乱”后,历代君主对内都是以此为耻辱,大家可以比作南宋君臣对“靖康之变”的态度。忠于明朝一是为了笼络国内人心,用以巩固君权。其次也是为了体现其“小中华”的正统性,在法理上处于高于清朝统治者的地位。

为什么韩国(朝鲜)忠于明朝?如果从官方书面记载,可以概括为“三大恩”。分别是“大造之恩”、“再造之恩”、“东援之恩”

大造之恩

明太祖亲赐朝鲜二字国号。1368年朱元璋称帝建明,建元洪武,第二年,高丽国王就按部就班派遣礼部尚书亲至南京恭贺称帝,并请封爵。接着明太祖颁布诏书,接受高丽为明藩属,允许高丽国继续朝贡。在洪武二十五年,高丽国内发生政变,高丽大将李成桂废高丽宗室自立,他以“权知高丽国事”的身份向明太祖遣使上表,称高丽宗室王瑶昏庸,群臣国人以社稷生灵为虑,共推李成桂主国事,有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意思在其中。

伏望圣裁,俯从舆意,以安小国之民

面对李成桂已废高丽宗室而自立的事实,明太祖朱元璋只能答复:

果能顺天道、合人心以安东夷之民...实彼国之福也

首先要说明一点,古代朝鲜半岛统一王朝从来就不叫韩国。1895年,清***在甲午中日战争中失败,被迫签订《马关条约》,承认朝鲜独立自主。18***年,朝鲜王国改成大韩帝国

朝鲜半岛的居民与中国地缘相近,血缘相亲。秦汉以来,就有不少中国大陆居民为了躲避战乱,来到朝鲜半岛,逐渐融入朝鲜民族。在反抗日本侵略朝鲜的斗争中,历史上中国***多次派兵帮助朝鲜打败日本侵略者,因此朝鲜对中国有一种历史的亲近感。元朝建立后,曾征服朝鲜半岛,设“征东行省”,元朝后期朝鲜独立。明朝建立后,朝鲜成为中国的藩属国,明太祖朱元璋定朝鲜半岛的国号为朝鲜。1592年,日本关白丰臣秀吉率20万大军入侵朝鲜,几个月就打到鸭绿江边,朝鲜军民死亡将近一半,在这种情况下,明朝***派大将李成梁率4万大军入朝作战,一直把日军打到釜山附近。15***年,丰臣秀吉又率14万大军再次进入朝鲜。明朝***再次派兵支援,1598年彻底打败日军。明朝等于把亡国的朝鲜重新复国了。因此,朝鲜君臣和老百姓对明朝感恩戴德。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外国学明朝历史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外国学明朝历史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标签: 朝鲜 明朝 高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