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的历史名称,唐朝的历史名称有哪些

kodinid 50 0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唐朝历史名称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唐朝的历史名称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隋朝和唐朝明明是两个朝代,为何人们喜欢一起称呼为“隋唐”?
  2. 为什么我国古代都称为朝(唐朝,宋朝)而不称国呢?

隋朝和唐朝明明是两个朝代,为何人们喜欢一起称呼为“隋唐”?

这不是很正常吗?

一是在于两个朝代存在时间是挨着的;二是在于唐朝继承延续了隋朝很多制度,两个朝代相似之处还是很多的。

唐朝的历史名称,唐朝的历史名称有哪些-第1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所以有些人将这个时间段称之为隋唐。

像这种情况在中国历史上比比皆是,诸如秦汉、汉晋、唐宋明清

这种称呼还是很正常的。

唐朝的历史名称,唐朝的历史名称有哪些-第2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谢谢观看宋安之独家原创回答,欢迎吐槽、点赞、关注~

一,隋朝存在时间短,存在感不强。

二,隋朝和唐朝的开国元勋基本上都是关垅士族门阀集团

唐朝的历史名称,唐朝的历史名称有哪些-第3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三,唐朝开国后大量继承和沿用隋朝的政治制度和科举制度。

四,隋唐是汉民族大一统的存在,隋朝完成统一前是南北朝,唐朝灭亡后是五代十国,所以称隋唐。

隋朝和唐朝虽然是两个朝代,到密不可分,和其他朝代更迭最大的区别就是隋唐一体,隋朝更像是唐朝的排头兵,为唐朝的天下一统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基本可以说是从隋朝平稳过渡到了唐朝,而不是通过战争推倒重来。

其实说鸠占鹊巢也不为过,李唐本来就是大家族所代表的关陇势力,且随时能入住中原,隋朝急切的改革措施,科举制和大运河的出现,以及三征高丽,都是为了限制大家族的势力来进行王朝化,虽然他有能力限制农民起义,却无法限制自家后院起火,隋朝的努力是皇帝由供主到君父的改变,这些隋朝的先河,到后面李唐把这些完善化,隋朝的灭亡最终还是被外重臣所代表的大家族势力吞并,同样的,李唐将隋朝制度完善后,但是最终还是无法限制外重臣所代表的势力,安禄山的反叛也导致皇帝由君父到供主的转变,所以隋朝和唐朝的灭亡也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称之为隋唐不为过吧。

为什么我国古代都称为朝(唐朝,宋朝)而不称国呢?

“国”在古代,是比天朝低一级的行政单位,放到现在,可以类比于自治区。

封建社会,皇帝天子是天下之主,统御万方。从地位尊卑来看,皇帝之下便是王爵,王爵之下便是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

所谓王爵,就是俗称的“王爷”,同样是王,也是分大小的,比如血缘近的宗亲,是亲王;远一点的,可以是郡王。其区别在于食邑的多少和职权力量的强弱。

在所有的王爷里,“国王”是最牛的,所谓国王,就是搞分封制,把一片区域封给你,也就是所谓的“国”,你可以设丞相百官,节钺仪仗,在你的国土内,有一定的自治权。

历史上有那些“国王”呢,比如刘邦称帝后,搞半郡县半分封制,很多刘氏宗亲都被封了“国王”,比如楚王刘交,吴王刘濞,赵王刘如意等,他们都有自己的“国”,有自己的相国和臣属。但这些“国王”地位比皇帝低一级,听天子号令,只能和太子以及番邦的国主平起平坐。

正因为“国王”权力太大,有兵有地盘,对朝廷是个不安定因素(汉景帝时的“七国之乱”),所以后世封国越来越小,逐渐成为一个虚化的概念。后世的很多所谓国王,什么秦王燕王等,都是虚爵,有食邑,但不会真的给你建一个小王国。

汉高祖刘邦

当然也有例外的,比如曹操,曹操晚年***借汉献帝名义封自己为魏王,这个魏王是真的建国了的,曹操将自己的“魏国都城设在邺城,有一众文武百官。名义上,他这个“魏国”还是汉朝的诸侯国,臣属于许昌的“大汉王朝”,直到曹丕篡汉称帝为止。

既然“国”是比皇朝低一级的行政级别,干嘛还要自称“国”呢,岂不是自降身份。

中国自古就有一种天朝上国的心态,认为自己就是天下,具有唯一性和排他性,“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就是这种心态的描写。

加上“王者不治夷狄,来者不拒,去者不追”,儒家经典都这么说,东夷西戎南蛮北虏中央王朝岂不是不屑一顾?

再者,称朝不称国,是中华自己内部,外界还是一直称呼我们国的。

古代国一般指诸侯国。周打败殷商,自称为周天子,分封诸侯国。汉朝建立大一统王朝,各功臣也封为王,其所封地都称为国。而且有的还是蕃属国。为了彰显地位,都是以王朝自居。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唐朝的历史名称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唐朝的历史名称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标签: 隋朝 唐朝 隋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