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唐朝历史的记载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唐朝历史的记载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唐代时古人记载的历史文献有哪些?
1.《旧唐书》有关纪、传及诸志。
2.《新唐书》有关纪、传及诸志。
3.《通鉴》卷185—216。
4.(唐)杜佑:《通典》。
5.(唐)李林甫等:《唐六典》。
7.(清)徐松:《登科记考》。
8.(唐)吴兢:《贞观政要》。
9.(宋)王溥:《唐会要》。
10.(唐)温大雅:《大唐创业起居注》。(摘自网络)
中国第一个朝代是什么朝代?
夏朝,大禹建立夏朝,中国史书记载的第一个世袭王朝。一般认为夏朝是一个部落联盟形式的国家,而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将夏朝定性为一个奴隶制国家。中国历史上的“家天下”,就是从夏朝的建立开始的。夏王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王朝,依据史书记载,自唐、虞至夏、商、周三代皆分封建藩时代,帝王与诸侯分而治之。此时期的文物中有一定数量的青铜和玉制的礼器,所以其文化及文明程度高于新石器晚期文化。
神人畅的典故是什么?
古琴曲《神人畅》是唐代以前仅两首记载下来的以"畅"为题材的古琴曲之一,此曲表达了昔日部落领袖“尧”祭祀之时弹琴,奇妙琴声感动上天,使天神降临,与人们欢乐歌舞,共庆盛典。
历史渊源
六朝时期谢希逸《琴论》曰:“《神人畅》唐尧所作。尧弹琴,神降其室,故有此弄"。此曲音调古朴粗狂,节奏铿锵。描述了神对人的感情,博大而宽宏。其淳朴自然的原始祭神舞留节奏使得曲风苍古雄健,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的观念在此曲中得到充分的体现。
南朝《古今乐录》中称它为尧所作:“尧郊天地,祭神座上有响,诲尧曰:水方至为害,命子救之。尧乃作歌。”
在2003年文化部组织申报古琴入选世界“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材料时,曾以较大篇幅对《神人畅》作了介绍,所依据的主要内容是丁承运先生的研究成果。
古琴曲《神人畅》的特色是只用了五根弦,竟有如此生动的艺术效果;还有就是它把十三个徽位的泛音以及徽外音全部都用到了。
据记载,晚唐时期的琴家陈拙的琴论中讲到,有两首琴曲用了“徽外”声,其中之一便是《神人畅》,上,下两准各用一声,谓之“神授声”。泛音清晰透明,属阳,用它表现神。至于十三徽全用甚至还用了徽外,则表现神的无所不在,泛音段的旋律是一种倾诉性的语言,描述了神对人的感情,博大而宽宏。
唐朝最高成就是哪个?
唐朝的诗歌成就最高?
首先,唐朝宽松的政治环境对诗歌繁荣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当时的唐朝历代雄主所实行的儒、释、道并存,广开言路,以经诗赋取士等一系列政策、措施,为唐诗兴盛繁荣营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氛围. 作为统治王朝,唐朝一代代雄主傲视群伦,胸襟宽广前所未有,更重要的,唐代的民族大融合是中国历史前所未有的.唐太宗李世民以及高宗、则天、中宗、睿宗,至此道高手玄宗李隆基,都对此十分重视。
武周长寿二年(公元693年),武则天称帝后的第三年。这一年,爆发了一场旷世之战,西突厥联合吐蕃,后突厥,室韦4国一并侵略武周,来势异常凶猛,甚至有直逼神都洛阳之势。
四大帝国的势力有多强?
据史料记载,仅一个后突厥,便拥兵40万,常年侵扰周边各族。而西突厥,更是在后来灭掉了东罗马帝国,其“大突厥主义”至今依然横行,泛突厥主义者主张所有突厥语族联成一体,组成一个突厥斯坦,至今令人忌惮。
而吐蕃,早在唐高宗时就曾令***全军覆没。670年大非川之战,十万唐军被吐蕃悉数歼灭,全军覆没。678年,青海之战,18万唐军再度惨败于吐蕃之手。此时的吐蕃,已然崛起,不仅轻视***,甚至一度与***帝国抗衡。
据推测,四国大军的总兵力或接近200万,规模之大堪称亚洲大战。
面对四国围攻,武周全国上下一片恐慌。而大周王朝统治者武则天,却硬守国门坚决不出逃,同时鼓励各地人民英勇抗敌,又派多批大军前去应战。
她派精通西域的王孝杰抗击西突厥和吐蕃联军,派熟悉北方的李多祚抗击后突厥和室韦。碎叶镇守使韩思忠,亦与西突厥阿悉结泥熟俟斤部落、突厥施质汗、胡禄屋阙部等多部交战。
在不与任何国家结盟的情况下,武周帝国经过一年多的苦战,于次年(694年)初,右鹰扬卫大将军李多祚,在灵州(今宁夏地区)和东北地区,成功击败了后突厥默啜可汗与室韦大军。
694年二月,武周武威道总管王孝杰,在冷泉(青藏地区)、大领谷(甘肃临潭西)等地,大败吐蕃论赞刃、西突厥可汗俀子,斩杀吐蕃和西突厥皆达30000余人。
而这场战争中表现最突出的人是韩思忠。作为武周碎叶镇守使,他在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城西南8公里处的阿克-贝希姆(Ak-Beshim)地区,接***败西突厥阿悉结泥熟俟斤部、突厥施质汗、胡禄屋阙部等多路大军。史料仅列出了这三部军,具体仍是未解之谜。而且,他一人杀敌上万,在击败西突厥三部军后,又接连攻陷吐蕃多座城池。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唐朝历史的记载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唐朝历史的记载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