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南京出土明朝历史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5个相关介绍南京出土明朝历史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南京故宫的现存遗迹?
南京故宫的现存遗迹有:
1、午门遗址
晚清时期明故宫午门,两阙残存,午门作为宫城南大门,中门只走帝后銮驾,左右侧门也只有公、侯、驸马、文官三品和武官四品以上的官员才准许出入。
其他品级只能走两阙门入,两掖门出,午门除了是官员出入之门外,还是传达圣旨及朝廷告书的地方,也是皇帝处罚大臣廷杖之地。
2、奉天门遗址
奉天门始建于1366年,从午门入,过内五龙桥,便是奉天门,门内为奉天殿。奉天门遗址东西长58米,南北宽30米。
奉天门是皇帝接见大臣议事的地方,即御门听政之所。永乐初,明成祖朱棣曾在此举行国宴接见过渤泥国王一行。
3、东华门遗址
与西华门相对应的东华门,是现在南京明代宫城仅存的一座城门。东华门过去长期被南京冶金器材厂圈占,成了一个垃圾堆,一般人根本无从知道。随着东华门遗址公园的建成,大家终于可以一睹东华门的雄姿。
4、玄津桥遗址
明朝在南京多少年?
明朝在南京建都277年。
1368年,朱元璋在应天(南京)称帝,建立明朝,国号大明。以南京为京师,南京成为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迎来历史上的第二次高峰。1645年,清军兵临江南,攻陷南京后遂即废除国都地位,改应天府为江宁府,成为江南省省府。南京成为统辖今江苏(含上海)、安徽和江西三省军民政务的两江总督都署驻地。
明末南京怎么沦陷的?
扬州失守,史可法殉难的消息传到南京,弘光朝廷顿时陷入一片惊惶失措之中,五月初五日,清军进抵长江北岸,初九日多铎在金山击败明防江水师郑鸿逵军,随即登上南岸,后续满、汉官兵先后渡江,镇江守军投降,清军占领镇江。至此南京最后一道屏障已经丢失。
五月十日清晨,清兵渡过长江的消息传来后,朝野大震,弘光帝朱由崧及首铺马士英等人瞒着百官连夜出逃。
南京古城始建于?
明南京城,是明朝京师应天府(南京)府治所在地,亦是明朝前期首都,后期陪都,作为中国古代历史上规模最大的都城,其规模之大,史上诸城均难望其项背,面积逾230平方千米,分为宫城、皇城、京城和外郭城四重城垣。
明南京城始建于元朝至正廿六年(1366年),完工于明朝洪武廿六年(1393年),历时28年,是遵循礼制、呼应天象、顺应自然的杰作,在“中国即天下,天下即中国”传统政治理念的影响下,依照《周礼》为原则,根据“三垣、二十八宿”的星象,结合南京虎踞龙盘、依山傍水的地理优势,一改以往都城墙取方形或矩形的旧制而筑,成为中国礼教制度、传统堪舆天象和自然地理相结合的典范,独树一帜。
明代的南京城有多繁荣?
小欧说南京,说尽南京事!
明朝朱元璋定都南京后,南京不仅是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还是一座国际化大都市!
据我手头上书籍史料记载,明朝的南京城有多达100多个行业,最发达的是织锦等丝织业,他们大部分就聚集在秦淮河沿岸。当时的这类手工行业分类十分明确,如织缎业又细分细缎和花缎。在中国历史文化博物馆中收藏着一副明代的《南都繁会图》,长达一丈的花卷中,竟然有109种商店招牌,和1000多种形形***的人物。比如京式小刀、画脂杭粉、名香宫皂等等一应俱全。商业兴盛足见明代南京的繁荣!
那为啥说当时的南京城还是一座国际大都市呢?
明朝南京三山街一代,有一座寺庙叫“承恩寺”,这里附近是商业区,货物云集,游艺杂耍十分热闹。在广州生活了17年的意大利人利玛窦于1598年来到南京城,他便是和其他外国人一道选择居住在这里。有趣的是,作为外国人他很反对佛教却极力推崇孔子,南京夫子庙是他经常拜访的地方。
这也是明代经济繁荣,中外交往的一个例证!
【原创作者:南京小欧】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南京出土明朝历史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南京出土明朝历史的5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