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鄂州的明朝历史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鄂州的明朝历史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鄂州吴王公馆的传说故事?
鄂州吴王公馆传说是指明朝时期,吴王公在鄂州建造的宅邸,其建筑规模宏大,风格独特,是当时鄂州城中最为壮丽的建筑之一。据传说,吴王公馆建造时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甚至牺牲了很多工人的生命,因此在建筑过程中就已经带有了诡异的气息。
在吴王公馆建成后,人们很快就发现了该建筑的异样之处,夜晚时常有幽灵鬼怪出现,这让人们对吴王公馆更加敬而远之。传说中说,吴王公在建造宅邸时就已经预见到了这种异象,因此他特地在宅邸的正中心设置了一口大井,并在井旁栽种了一棵特殊的树。这棵树长得异常高大,树干上面还长着一些奇异的纹路,人们称之为“龙脉树”。
据传说,吴王公认为这口大井可以将各种邪恶的气息吸入其中,而龙脉树则可以将这些邪气转化为正气,从而保护宅邸的安全。因此,无论是白天还是黑夜,吴王公都要亲自守护这口大井和龙脉树,以确保宅邸的安全。
时至今日,虽然吴王公馆已经不复存在,但是关于这个传奇故事却传承至今,成为了当地居民口耳相传的传统故事之一。
万里长江第一阁是鄂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吗
不是。鄂州观音阁,又名龙蟠晓渡,位于湖北省鄂州市区北门外长江中的龙蟋矶上。与明清武昌城隔江相望,距离市中心约1公里。因浩浩长江自巴蜀至吴淞口中仅此一阁,故又被称为 “万里长江第一阁”。2006年5月25日,鄂州观音阁作为元至清时期古建筑,被***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鄂州观音阁坐东朝西,阁长 24 米,宽10米,高 14 米,基座厚1米余,用长60、宽20、厚25厘米的条石垒成。阁身以红石青砖砌就,是典型的木框架结构亭阁式建筑,阁身正壁镌有“观音阁”三个遒劲的大字。进阁正门石碑上刻有出自清代官文手笔的“龙蟠晓渡”四字。阁内有一亭三殿二楼,总面积300多平方米,自西向东,分别是观澜亭、东方朔殿、观音殿、老君殿和纯阳楼。观音阁下如同船舷样的龙蟠矶,既减缓水势,又顺势泄流。阁与矶巧妙地融为一体,有巧夺天工之妙,更显得雄峻巍峨,气势磅礴。展现了古代工匠奇妙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据《武昌县志》记载:宋时龙蟠矶建寺,历代有兴废。元代再建龙蟠寺,又名观音阁。明代嘉靖6年(公元1527年)毁,后知县许穑卿重建,有观澜亭、寅宾楼等。清同治3年(公元1864年),大学士湖广总督官文驻节黄州,见有小岛横江而峙,上有亭台楼阁,奇而询之,为鄂州八景之一,于是去龙蟠矶,题书"龙蟠晓渡"四字,刻石嵌于寺门楣上。

20世纪30年代,民国***重建。重建后被淹数次。直至三峡截流工程完工,处在江中的观音阁才真正幸免于难。但因年久失修,整体外观保存完好,没有明显损毁迹象,但内部破败,几近坍塌。2015年修缮后,游客可以登上龙蟠矶,近距离感受这座700多年历史的古建筑魅力。
鄂州二十道名菜?
鄂州名菜: 清蒸武昌鱼,梁子湖大闸蟹,排骨藕汤,鄂州汆鱼丸子,周屴板鸭,谢埠千张煮桂鱼,三山湖饭蒸鱼,黑猪肉烧排骨,白雉山土鸡汤,酱油粉蒸肉,爆腌糍粑鱼,腊肉炒黎蒿,红烧瓦鱼块,酸辣藕带,红菜苔炒腊肉,酸菜鱼火锅,腊肉炒蒜苗,红烧鳝鱼,酸辣藕丁,清炒藕片,油炸藕夹,粉蒸排骨。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鄂州的明朝历史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鄂州的明朝历史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