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唐朝唐太宗历史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唐朝唐太宗历史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唐太宗李世民的简介?
唐太宗李世民(626年—649年在位),生于武功之别馆(今陕西武功),是唐高祖李渊和窦皇后的次子,唐朝第二位皇帝,年号贞观,是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军事家、诗人。
李世民少年从军,曾去雁门关营救隋炀帝。唐朝建立后,李世民官居尚书令、右武侯大将军,受封为秦国公,后晋封为秦王,先后率部平定了薛仁杲、刘武周、窦建德、王世充等军阀,在唐朝的建立与统一过程中立下赫赫战功。
公元626年六月初四,李世民在他门客的建议下,先发制人,于长安城宫城北门玄武门发动政变,兄弟喋血,一举消灭了建成、元吉的势力,成为王朝的唯一继承人。
是年八月初九,他强迫他父亲李渊让位,自己即位为帝,是为唐太宗。次年改年号为“贞观”。自此开始了他二十三年的统治。
李世民积极听取群臣的意见,在国内厉行节约,并使百姓能够休养生息,终于使得社会出现了国泰民安的局面,开创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贞观之治,为后来的开元盛世奠定了重要的基础。对外开疆拓土,被各族人民尊称为“天可汗”,为后来唐朝一百多年的盛世奠定重要基础,成为中国史上著名的明君。
贞观二十三年五月己巳日(649年7月10日),李世民患得了痢疾,医治无效,于次年五月病死于终南山别墅“含风殿”。他死后被葬在今天陕西礼泉县东北50多里的山峰上,是为“昭陵”。他的谥号为“文皇帝”。
唐太宗李世民(598-649),唐朝第二代皇帝。唐高祖李渊的次子。其母窦氏,北周贵族窦毅之女,为李渊元妃,追封为太穆皇后。世民生得姿容奇伟,为人聪明英武,少年时即有大志。唐太宗作为中国封建时代的开明皇帝和杰出政治家,以其博大的胸怀和卓越的才能,开创了“大唐盛世”,留下了千古美谈。但其亲征高丽的战争给中朝两国人民带来了灾难,最后无功而还,遗恨终生。贞观二十三年(649)四月,唐太宗病危,令长孙无忌、褚遂良在其身后辅佐李治。五月,太宗逝于含风殿,终年五十一岁。葬于昭陵。
真正的唐太宗李世民是什么样的一个人,像历史上说的一样吗?
评价李世民一定要记住一点:
李世民是中国“亲自审定”历史应该如何书写的第一位皇帝。
这之前,皇帝们连“皇帝起居注”这种皇宫中的日志也不会去干涉的,史家自有传统,在春秋时代,记述历史的工作甚至是父子相传的职业,君主不得干涉。
司马迁的祖先就是周王朝专门写历史的“太史”,司马迁在西汉虽然被“宫刑”,并不是因为他写历史写的不符合汉武帝的意愿,而是因为他反对汉武帝族灭李陵,司马迁越界了,他可以如实写汉武帝为什么杀李陵(事实上司马迁也写了),但是不能在朝堂之上反对。
从李世民开始,中国再也没有司马迁,李世民抢走了笔杆子。
从情理上来说,这非常不要脸,尽管他也并不能胡写乱写已经发生的大事件,比如他杀兄逼父霸嫂子,李世民是掩盖不住的。
但是,李世民霸住笔杆子之后,却可以在一些历史事件的小细节上做文章,胡写乱写,比如把李建成和李元吉写的卑鄙***,酒囊饭袋,把自己写的委屈吧啦,英明神武。
实事求是的说,事实摆在那里,李世民英明神武是事实,委屈吧啦也就随着他说了,别人没有反驳的机会。
不过,说李世民的英明神武制造了贞观之治***盛世,却也不尽然。
***盛世的基础其实是杨坚父子打下来的,李世民父子抢的人家的胜利果实,还是亲戚家的胜利果实,李世民是杨广的侄子。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唐朝唐太宗历史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唐朝唐太宗历史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