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明朝大理的历史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明朝大理的历史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询问大理在元朝被灭后的情况?
1253年,蒙古宪宗命忽必烈率兵入云南,擒大理王段兴智,毙执政国主高泰祥,灭大理国。元至元十三年(1276)置云南行中书省,在昆明设中庆路,将政治中心由洱海地区移至滇池一带。
大理国灭亡后,元朝于至元十一年(公元1274年)派赛典赤·赡思丁为云南平章政事(相当于***),建立云南行省,云南的政治中心由洱海边的大理转移到了昆明。 公元1276年,赛典赤把原来的万户府、千户所、百户所改建为路、府、州、县。
至此,“云南”正式成为行省级区划的名称。现在大理州的辖境当时分属于大理路、鹤庆路、云龙甸平民府和威楚路。
明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明军袭破大理城,改路为府,在大理地区设置大理、鹤庆、蒙化三府。
现今的永平、南涧两县则分属永昌府和楚雄府。 清顺治十六年(公元1659年),吴三桂率清兵入云南。但严格地说,清朝最终控制云南全省是在吴三桂死后的康熙20年(公元1681年)。
这之前,云南政区基本沿袭明治,以后亦只有小的变更。清朝,大理地区各县分属于大理府、丽江府、永昌府和蒙化直隶厅。 大理府为迄西道治所,云南提督驻地。
公元1911年,昆明“重九起义”后,云南成立军***,1913年改迤西道为滇西道,后为腾越道。
1929年,废除道制,实行省县两级制,大理地区设置了祥云、弥渡、宾川、凤仪。蒙化、大理、永平、云龙、漾濞、邓川、洱源、剑川、鹤庆13县。 公元1950年2月1日,大理专员公署成立。
大理专区辖大理、下关、邓川、洱源、云龙、水平、漾濞、蒙化、凤仪、弥渡、祥云、宾川,以及现在属于临沧地区的云县、缅宁(今临沧)、顺宁(今凤庆)共15个县市。1956年 11月 22日,大理白族自治州成立。
到1983年,区划几经调整,大理州辖有现在的一市(大理市)、八县、三个民族自治县。 1982年3月,经***院批准,大理被定为全国第一批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同年11月,***院又将大理列为全国44个风景名胜区之一。
大理古城旅游景点?
大理古城东临碧波荡漾的洱海,西倚常年青翠的苍山,形成了“一水绕苍山,苍山抱古城”的城市格局。从779年南诏王异牟寻迁都阳苴咩城,已有1200年的建造历史。
现存的大理古城是以明朝初年在阳苴咩城的基础上恢复的,城呈方形,开四门,上建城楼,下有卫城,更有南北三条溪水作为天然屏障,城墙外层是砖砌的;城内由南到北横贯着五条大街,自西向东纵穿了八条街巷,整个城市呈棋盘式布局。
彩云之南—云南大理古城旅游景点主要有:崇圣寺三塔(国家5A级旅游景区),大理南诏风情岛(国家4A级旅游景区),宾川鸡足山景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大理古城(国家4A级旅游景区),大理剑川石宝山•沙溪古镇旅游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巍山古城(国家4A级旅游景区),新华民族村(国家4A级旅游景区),漾濞石门关(国家4A级旅游景区)等等。
大理古城四城门是怎么分布的?
东门是通海楼,南门是承恩楼,西门是苍山楼,北门是安远楼。
清朝翻修四门,改东门为承清楼,改西门为永镇楼。
明大理古城,四角有角楼,东北角楼为颍川楼,东南角楼为西平楼,西南角楼为孔明楼,西北角楼为长聊楼。
古代所取这些城楼的名字,是很内涵的,比如东门通海楼,意思是出去就通往洱海,南门承恩楼,是明朝征服大理之后,天使从龙尾关来,从南门进入。
南门也是朝向中原大路的一道门,所以,叫承恩楼。
西门苍山楼,是一出门就是大理的点苍山;北门安远楼,是因为大理之北,许多地方都没完全平定,没有完全归顺大明帝国,因而要“安远“。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明朝大理的历史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明朝大理的历史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