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高中历史隋朝灭亡教案设计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高中历史隋朝灭亡教案设计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魏晋南北朝教学分析?
魏晋南北朝(220年—589年),又称三国两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只有37年大一统,而余下朝代替换很快并有多国并存的时代。这个时期由220年曹丕承东汉汉献帝禅让,建立魏朝(曹魏)开始,到589年隋朝灭南朝陈而重新统一结束,共369年。可分为三国时期(以曹魏正统,蜀汉与孙吴并立)、西晋时期(与东晋合称晋朝)、东晋与十六国时期、南北朝时期(南朝与北朝对立时期,共150年)。另外位于江南,全部建都在建康(孙吴时为建业,即今天的南京)的孙吴、东晋、南朝的宋、齐、梁、陈等六个国家又统称为六朝。
历史教学如何保障学生的先学先行?
一、认真阅读教材。首先阅读教材目录,这样可以构建教材整体框架。其次,认真阅读课文,主要包括:导读部分的重要归纳、提示、问题等;教材正文及小字,正文要一字一句的读,是重点,小字及注释也要看;历史图片(历史文物、遗址、人物、示意、形势、场景等)要图文配合,尤其要看图片名与教材正文相关部分;辅栏是帮助学生掌握和理解知识的,按照辅栏要求完成,不懂的可以加“?”以便课堂上听教师讲解;课文后的习题是帮助学生消化知识的,要完成与思考;知识拓展部分根据学生自身情况去阅读、思考和实践。第三,地图册与填充图册要配合教材阅读与完成。二、根据提纲预习。以七年级下册为例:1、基础知识根据《人教版2019年七年级下册历史复习提纲》在教材上准确圈画提纲中加横线的历史事件名称、时间、人物、地位,主要是朝代建立时间、建立者、都城(古今名),战役名称、发生时间、战役双方及重要人物、谁胜谁负、战役在历史上的作用。2、历史图画熟悉教材中与历史地图册中的人物图(如隋文帝)、文物图(如唐三彩)、形势图(如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历史地图(如郑和下西洋,清朝疆域)及示意图。3、阅读教材、地图册、练习册中的名人名言、历史材料(古文、图片)。4、问题归纳根据《人教版2019年七年级下册历史复习提纲》的标记在教材上批注:原因、措施、影响等字样,按顺序勾画要点(主要是加粗部分,有时需要在教材上添加要点)。如:“贞观之治”(1)主观原因:他吸取隋朝速亡的历史教训,因此,他勤于政事,虚心纳谏,从善如流。(2)客观措施:①任用贤能。唐太宗广纳贤才,有敢于直言的魏征;知人善任,房玄龄善于谋略,杜如晦敢于决断,他们都是贞观时期著名的宰相。②政治:进一步完善三省六部制;制定法律,减省刑罚;增加科举考试科目,鼓励士人报考,进士科逐渐成为最重要的科目;严格考查各级官吏的政绩。③经济:减轻人民的劳役负担,鼓励发展农业生产。④边疆:唐太宗时期先后击败东、 西突厥,加强了对西域的统治。(唐朝设立了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加强对西域的管理)影响:开创“贞观之治”。(唐太宗在位期间,国家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国力增强,文教昌盛,史称“贞观之治”。)在相应地方批注(2)客观措施,勾画①任用贤能。②政治:完善三省六部制;等等。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我回答的问题仅供参考,有不妥之处请指正。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高中历史隋朝灭亡教案设计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高中历史隋朝灭亡教案设计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