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战国到隋朝的历史发展趋势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战国到隋朝的历史发展趋势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夏朝到隋朝的时间轴?
夏朝∶前2070年-前1600年(470年)
商朝∶(前1600年-前1046年(554年)
周朝∶西周∶前1046年-前771年(275年),东周∶前770年 -前221年(549年)
春秋∶前770年 -前476年(295年)
战国∶前475年 -前221年(254年)
秦朝∶前221年-前206年(16年)
西楚王朝∶前206年-前202年(5年)
西汉∶前202—公元8年11月(210年),东汉∶25年-220年(195年)
新朝∶公元8年12月-23年10月(16年)
玄汉王朝∶23年10月-25年(2年)
夏(约前2070--约前1600年)
约公元前2070年 禹建立夏朝。
商(约前1600--前1046年)
约公元前1600年 商汤灭夏,商朝建立。
约公元前14世纪 商王盘庚迁都殷。
西周(前1046--前771年)
公元前1046年 周武王灭商,西周开始。
公元前841年 国人***。
公元前771年 犬戎攻入镐京。西周结束。
春秋(前770--前476年)
公元前770年 周平王迁都洛邑。东周开始。
历史发展顺序?
历史的发展顺序是从古到今的一个顺序。是从最开始的原始社会到现在的现代社会。从最古老的原始社会到现在的一个新科技的一个社会。
从夏朝东周,秦朝,西汉,东汉三国,西晋,东晋,南北朝,隋朝,唐朝,五代,北宋,南宋,辽朝西下,今朝元朝,明朝清朝,到今天的现代的北京。
夏朝:约公元前2029年-约公元前1559年,共计:471年
商朝:约公元前1559年-约公元前1046年,共计:438年
周朝:约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256年,分为西周、东周,东周又分为春秋、战国,共计:867年
秦朝:公元前221-公元前206年,前221年秦王嬴政统一六国,首称皇帝,共计:16年
西楚:公元前206年-公元前202年,西楚霸王项羽,共计:5年
西汉:公元前202年-公元8年,汉高祖刘邦,共计:210年
新朝:公元8年腊月-公元23年10月6日,新太祖建兴帝王莽,共计:16年
玄汉:公元23-25年,汉更始帝刘玄,共计:3年
东汉:公元25-220年,汉光武帝刘秀,共计:196年
三国:公元220-280年,魏、蜀、吴三足鼎立,共计:61年
夏朝、商朝、西周、东周、秦朝、西汉、东汉国、西晋、东晋、南北朝、隋朝、唐朝、五代、北宋南宋、辽朝、西夏、金朝、元朝、明朝、清朝 夏朝(公元前21世纪—公元前16世纪) 商朝(公元前16世纪—公元前11世纪),都城在毫,今河南商丘北。
西周(公元前11世纪—公元前771年),都城在镐京.
秦,隋朝极其相似,都造成大一统,都是短命你有何感想?
秦国统一天下是奋六世之余烈,变法图强,堪称一部奋斗史,秦始皇继承先辈们强大***以武力征服天下,所以实现了大一统,但并不是民心所向,众望所归,六国臣民一直不断反抗,始皇帝通过中央集权制强化统治地位,通过一系列的政治、经济、文化上的改革一定程度缓和了“民族矛盾”,但是晚年沉迷长生不老之术,焚书坑儒、大兴土木,全国各地巡行造成人力物力损耗巨大,民怨四起,此时的国家已经面临巨大政治危机,危机之下李斯与赵高断送了秦国最后的希望,***传圣旨逼死公子扶苏,让公子亥继位。而秦二世与赵高沆瀣一气,加重了秦灭亡的步伐。根本原因是民心不归一,六国臣民一心想复国之心不死,只不过在秦始皇高压下暂避锋芒,到了秦二世时代彻底爆发了。
而隋朝统一前经历了魏晋南北朝时代,民族大融合,以及文化的融合洗礼,各民族之间逐渐融合,民心期望大一统,过上安稳的日子,而隋文帝杨坚顺应民心,属于众之所望,统一是相对来说比较顺利的。只不过到了隋炀帝时代暴政之下,异心渐起,大兴土木更是劳民伤财,怨声四起,最后各路诸侯伺机而动,导致其灭亡。隋朝的灭亡的根本原因是因为隋炀帝暴政。
综上所述我们不难看出秦隋俩朝虽然都仅仅已立二世,但二者灭亡的原因有些本质区别。
秦朝是实现大一统,但是民心不可期,大一统之下,矛盾一直存在,一直被激化最终爆发。
隋朝顺应民心赢得天下,但是隋二世暴政导致爆发诸侯起义,民心已失。
历朝历代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 天下。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战国到隋朝的历史发展趋势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战国到隋朝的历史发展趋势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