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皇室真实历史,明朝皇室真实历史***

kodinid 51 0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明朝皇室真实历史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明朝皇室真实历史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明朝皇帝后代都去哪了?
  2. 世界上有明代吗?
  3. 天下第一指的是哪个朝代朱铁胆是哪个王爷?
  4. 清朝入关后,祭祀用了太庙,那原来太庙里明朝的老祖宗们去哪里了?

明朝皇帝后代都去哪了?

明朝有一个制度,就是皇子皇孙都一直登记在册,领取俸禄。到了明朝末年,皇孙已经有十几万人。他们李自成灭了明朝之后,很多都被起义军杀掉了。清朝入关之后,南明小朝廷还存在,后来也被灭。南明小朝廷的最后一个皇帝逃到了缅甸。说不定还有缅甸明朝王室后人。

世界上有明代吗?

当然存在,元朝年到农民起义,最终形成了三个起义集团,一个朱元璋,一个陈友谅,一个张士诚;最终朱元璋干掉另外两大集团,之后挥兵北进将元顺帝赶回了大漠,收复了燕云之地,建立了大明王朝汉人再一次做了自家的主人;之后明朝两百多年,是鼎盛而又黑暗的两百多年;而在明朝这两百多年里,有万邦来潮永乐盛世,也有屈辱的土木堡之变,有万历的三大征,也有明末的农民起义;

明朝皇室真实历史,明朝皇室真实历史视频-第1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有,明代就是明朝。

明朝(1368年―1644年[1]),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1644年李自成攻入北京,崇祯帝自缢,明朝灭亡。明朝宗室南方建立了多个政权,史称南明。清兵入关后,陆续击败弘光、隆武、绍武等诸***。1662年永历帝被杀,南明覆灭。1683年,清军攻占台湾,奉明正朔的明郑覆灭。

世界上当然有明代。是朱元璋在1368年建立的王朝。__共历经276年,16位皇帝。是中国历史上出现资本主义萌芽最多的一个朝代,不过在朱元璋以后。明太宗朱棣将都城从南京迁都到北京,防备北边的边患。并且明代的火器有了长足的发展。虽然皇帝的权力有所加强。但后期内阁首辅的权利也对君权造成了一定的制约,形成了一定微妙的平衡。这是一个有意思的朝代。

明朝皇室真实历史,明朝皇室真实历史视频-第2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天下第一指的是哪个朝代朱铁胆是哪个王爷

指的是宁王朱宸濠

朱宸濠(1476年7月1日-1521年1月13日),明朝宗室,明太祖朱元璋五世孙,宁献王朱权之玄孙,宁康王朱觐钧庶长子,明朝第四代宁王,也是最后一代宁王。

成化十二年(公元1476年)六月十一日,生于上高王府。朱宸濠初封上高郡王弘治十年(14***),袭封宁王。正德二年(1507),贿赂近臣刘瑾、钱宁、伶人臧贤等人,恢复宁王护卫,畜养亡命之徒,强夺官民,劫掠商贾,密谋起兵。企图以子入嗣明武宗,谋夺皇位

明朝皇室真实历史,明朝皇室真实历史视频-第3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清朝入关后,祭祀用了太庙,那原来太庙里明朝的老祖宗们去哪里了?

“太庙”是古代皇帝祭祀先祖的地方,也可以说是皇帝的“家庙”,最初里面只供奉皇帝的先祖,后来皇后功臣也获得了被供奉于太庙的荣誉,即“配享太庙”。

太庙制度早在夏朝时代就已经出现了,不过那时候祭祀先祖的地方还不叫“太庙”,太庙这个名称是西汉时期才正式确定下来的。

而从某种意义上讲,“太庙”更是一个王朝兴衰的见证,太庙在则江山在,太庙亡则江山失,所以基于此种祭祀观念,当新王朝取代旧王朝时,新王朝的统治者就往往面临一个非常尴尬棘手的问题,即“该如何处理前朝的太庙”。

可能有的朋友会说,既然是前朝太庙,那就直接毁掉好了,可是如果直接毁掉,那新朝统治者将会面临其他一系列问题,最大的问题就是该如何收取天下人之心?要知道新朝初立,所面对的都是前朝遗民,只要前朝不是特别的残暴,总会有大批遗民对前朝念念不忘,所以,如果随意毁掉前朝太庙,则天下人心不服,新朝刚建立起来的统治威信也会荡然无存。

所以,前朝太庙不能毁,而纵观我国历代王朝,也会发现,如果和前朝没有血海深仇的,新朝大多没有损毁太庙,***如前朝太庙不幸在战火中损坏了,新朝还会对其进行修缮重建或选址令建,但是有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就是,新朝建立后,前朝的太庙规模一定会有所缩减,毕竟前朝已经覆灭,若再以皇帝之礼祭祀,也说不过去,而这个问题就要牵扯到古代礼法制度之“二王三恪”制了。

“二王三恪”制的大体意思就是,新朝取代前朝后,新朝君王为了彰显新朝之正统地位,会给予前朝皇族后裔一定的爵位,一般情况下都会是王爵或者公爵,对应不同的爵位还有相应的封邑。如果封前两代王朝的皇族后裔,则称之为“二王后”,若封前三代王朝的皇族后裔在,则称之为“三恪”。

例如,唐朝武德元年,封隋恭帝杨侑为酅国公,封北周后裔为介国公,此即为二王后。而后梁立国后,则封唐宗室李嵸为莱国公,与隋朝后裔酅国公杨仁矩为二王后,而加上后周宇文氏子孙介国公则为三恪。

那么在了解了“二王三恪”后,我们就要解决最主要的问题了,即新朝如何具体处理前朝太庙。

前面说过,新朝通常情况下是不会毁掉前朝太庙的,但是基于“二王三恪”之礼,前朝太庙的规模一定会缩减,《周礼》对宗庙有一个非常严格的限定,即天子立七庙,诸侯立五庙,大夫立三庙,士立一庙,庶人无庙,以此区分亲疏贵贱。

不过实际上各朝代对于太庙庙数也有不同的规定,因此,《周礼》的规定只是告诉大家一个事实,即古代上至皇族下至地方[_a***_],祭祀先祖的庙数是有严格规定的,不可逾制,否则就是杀头,诛族的大罪。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明朝皇室真实历史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明朝皇室真实历史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标签: 太庙 明朝 前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