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明朝历史题,中考明朝历史题及答案

kodinid 46 0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中考明朝历史题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中考明朝历史题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明末小说完本经典排行榜前十名?
  2. 有什么能媲美《明朝那些事》的历史小说?
  3. 明朝在中国历史上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存在?意义有多大?

明末小说完本经典排行榜前十名?

第一本,《带着仓库到大明作者是迪巴拉爵士

第二本,《回到明朝当王爷

中考明朝历史题,中考明朝历史题及答案-第1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第三本,《明末边军一小兵》作者是老白牛

第四本,《晚明》作者是柯山梦所著

第五本,《大明闲人》作者是大篷车所著

中考明朝历史题,中考明朝历史题及答案-第2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第六本,《锦衣夜行》作者是月关

第七本,《明朝伪君子》作者贼眉鼠眼

第八本,《官居一品

中考明朝历史题,中考明朝历史题及答案-第3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1.《大明第一太子

2.《大明从慎重开始》

3.《万历新明》

4.《大明合伙人》

5.《俊俏小御医遇上刁蛮大小姐》

6.《小阁老》

7.《明天下》

8.《承包大明》

9.《逆变1589》

10.《重建大明朝》

有什么能媲美《明朝那些事》的历史小说

1.首先《明朝那些事》是部历史著作,只不过是借用***的表现形式还原了整个明朝的历史.这种写史的手法使张居正,戚继光于谦王阳明等等这些历史人物有血有肉的展现在我们面前.我看完的感受就是,原来历史这么有趣.

2.张居正的改革,戚继光的抗倭,于谦的京城保卫战,王阳明的圣贤之路,在作者的笔下娓娓道来,仿佛回到了那个时代亲身经历.头一次觉得历史竟然可以这么写.

3.虽然对当年明月《明朝那些事》很是推崇.但是也有比他好的作品.也是写明朝的历史,那就是刘和平写的《大明王朝1566》,先说说这本书的由来,他和其他书不一样,其他书经历的过程是先有书再有剧本再有电视剧,而它是先有剧本再有电视剧后有书.

4.为什么我觉得《大明王朝1566》比《明朝那些事》要好,我觉得《大明王朝1566》人物的刻画更加细腻,嘉靖,徐阶,严嵩父子,胡宗宪,海瑞等人描写的更加真实.

5.建议先看书,再看电视剧这样会有一个好的对比.谢谢

嘉靖《大明王朝1566》

严嵩

答:之前悟空问答邀请我回答过一个“《明朝那些事儿》哪些地方不符合史实”的题,怪我一时没忍住,就随便挑一个事,说《明朝那些事儿》没有严格参考过过硬史料,而把李文澄先生著作于1999年的历史***《努尔哈赤》里一场虚构的战斗写进了书中。因此招来一片吐槽,有“明月铁杆粉”骂我:《明朝那些事儿》本来就是***,很好看的***,你较啥真啊?有本事你也写一本出来!

这骂得也太离谱了,引用钱钟书老先生的一句话:咱生不了鸡蛋,难道还不允许评论鸡蛋的好坏了?!

还有,我委婉提醒那些“明月铁杆粉”:可不要乱说,《明朝那些事儿》并不属于***,您既然这么喜欢它,就不要连它所属体裁都搞错了,而且,您口口声声说《明朝那些事儿》是***,明月本人听了,应该不会太高兴吧?

今天又看到悟空问答出现了“有什么能媲美《明朝那些事》的历史***”的问题,可见,还是很多“明月铁杆粉”不明就里,把《明朝那些事儿》误当***了。

这里,先说几个事,让大家对***有一个大致的认识吧。

“***”这个名字,一听,就知道在古代是很受鄙夷的。

班固《汉书.艺文志》把“***家”列为十家之后,所下的定义为:“***家者流,盖出于稗官,街谈巷语,道听途说之所造也。”

看看,“街谈巷语,道听途说”,是不登大雅之堂的。

象前后两汉司马相如、班固等人专心写歌赋可以求官,而唐宋文人在走科举之路,也可以写诗词来开路搭桥,至末明清写策论、写八股入仕就更不用说了。

***和戏曲、话本都属于民间艺人讨生活的创作,古典***兴于宋,盛于元明,到清朝红楼梦》达到巅峰。

感谢邀请。有哪些可以媲美《明朝那些事儿》的历史***?

《明朝那些事儿》是迄今为止唯一全本白话正说明朝历史的大型史学读本,适合当代人的阅读口味。2006年3月当年明月在天涯社区第一次发表,边写作边集结成书出版发行,2009年3月21日连载完毕,历时三年后出版发行,一共七本。讲述了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一直到崇祯皇帝朱由检梅山吊死明朝灭亡三百年间的风云变幻、王朝兴衰,以《明史》为基础,以年代和具体人物为主线任务加上***笔法,以通俗易懂、诙谐幽默风趣的语言,穿插很多流行元素,以一种全新的网络语言形式向普通读者阐述了明朝三百年间的历史故事和人物。其中原来印象中模糊的人物和事件,在当年明月的讲述中,一个个变得鲜活起来,让读者了解读到严肃历史背后的另一面,让历史变成一部活生生的生活故事,原来历史也可以这么有趣。


2006 年的中国文化界,属于明朝这个年份。《明朝那些事儿》出版后,迅速成为当当“终身五星级最佳图书”,被评为全国十大畅销书之一、全国中小学生必读的十本好书之一,连续多年被称为读者推荐印象最深之书,成为众多明星、名人、名流的枕边书,无数人口口相传的推荐的最有阅读价值的历史读物。

可以媲美《明朝那些事儿》的历史***,可以说和百家讲坛一样,属于文化快餐。既然是文化快餐,那就要满足以下条件:

1、白话文讲历史,语言要通俗易懂;

2、***的形式,可读性强;

3、最大程度接近历史现实,不要穿越、篡改;

4、历史不要一本正经,太过严肃,最好有趣;

要满足以上条件,推荐给各位以下系列

一、袁腾飞《这个历史挺靠谱》

当代的还是有很多,比如二月河写的《康熙大帝》,《雍正王朝》《乾隆皇帝》等等。

二月河的作品被拍成电视剧。电视剧还保留了***原创的一些人物,比如魏东亭,在历史上并无这个人。

二月河的作品,根据历史改编而来,对人物刻画很有个性。而且,电视剧基本遵照***改编。要是为了休闲,可以看看他的作品。

明朝在中国历史上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存在?意义有多大?

太祖高皇帝本淮右布衣,乘元纲失振,揭竿而起,南征北战凡十余载,奄有天下,历十五帝,传至怀宗。怀宗践祚十又七年,本欲澄清海宇,振兴社稷,然治国不得其术,驭人又无善法,刚愎自用,性本好猜,急于求治,反害国家。内无孤直,外乏良弼,有一袁崇焕而不能用,臣误君,君亦自误,是以积重难返,回天乏术,卒致身死煤山,社稷殄灭。予叹怀宗之遭时艰难,又恨其始终不自省也。读史至此,辄为之三叹而顿足曰:难矣,为人君者,轻则丧身,重则亡国。南明半壁江山,犹可为明室偏安之本,倘若弘光帝励精图治,任人唯贤,虽不能匡复中原,还于旧都,尚可效东晋南宋王朝之故事,与满清分庭抗礼,划江而治,绵延数十百年,亦非难事。然观弘光帝前后之所作为,深负天下之望也。史谓南宋、东晋臣民偷安江左,不足取哉,而予独谓南明且不宋、晋若也。嗟乎!天既厌明德也明矣,乃令闯王驰骋,献贼猖獗,流寇鹰扬,满人入主。岂所谓“物必先腐,而后虫生,堤必先裂,而后蚁入”也欤?

明朝一直被众多历史爱好者所研究讨论,其存在的重要性和意义不言而喻。明朝存在最重要的意义,个人认为是将本来因蒙古统治而快消亡的中华文化重燃。

蒙古统治中国近百年,他虽然在统治上***用了中原的一些统治制度,但其目的是掠夺和奴役中原汉人,本质还是奴隶社会的统治方式。

对于中原文化的诗书礼乐、忠孝廉耻等完全漠视,他传承的文化还是草原文化,虽然落后但凭借其统治地位还是在***之中强制推广。

中华文化在蒙古统治期间不断被改变并日渐式微

如果没有明朝的话可能我们中华[_a***_]只能象另外的几个文明古国的文化一样,只能在书本上和考古遗迹中去想象我们曾今辉煌灿烂的文化。

这篇回答纯属个人管窥蠡测,如有不对也请阅者赐教。

明朝(1368年~1644年),灭元而兴,亡于满清。先来看看古人对明朝的评价,康熙推崇明太祖朱元璋“治隆唐宋”,清修《明史》称明成祖朱棣“远迈汉唐”。

又有评价:无汉之外戚,唐之藩镇,宋之岁币,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作为一个***的朝代,明帝王对于敌对势力,确实坚守了气节,没有签订丧权辱国的条约,没有向一切外敌屈服,即如崇祯,宁愿自缢而不投降,这一点必须承认。

伟人评明朝:《明史》我看了最生气,除了朱元璋、朱棣两个不识字的皇帝搞得比较好,明武宗、明英宗稍好,其余的都不好,尽做坏事。这也和康熙对历朝明皇评价一致。

*明朝共十六位皇帝,优等的两位,一般的两位,还有十二位被评为不及格。作为国家的领导者,干的好不好,直接影响到国家能否强大

*明虽无汉之外戚,唐之藩镇,宋之岁贡。但明的“阉乱”也是其他朝所望尘莫及的。设司礼监由最初的秘书***机构,中后期成了皇帝的代言人,这与明皇怠政有直接关系。明大太监专权屡屡发生,王振、刘瑾、冯保、魏忠贤最为出名。

*虽然明朝皇帝有气节,但是自明中期起,外患从未断绝过,英宗时被蒙古分支瓦剌所擒,放回来后继位的代宗又不肯让位,后又被英宗趁其生病复辟。由于海禁,断绝多年倭乱又起,随后又有东北女真后金崛起。这说明什么?以明朝之威慑,并未如汉唐时外敌远遁的盛况。换个说法,明的军事战略偏于防御性的保守。从明疆域图可以看出,汉唐时拥有的广大西域,并未在明的版图中。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中考明朝历史题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中考明朝历史题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标签: 明朝 大明 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