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隋朝历史上被低估的王朝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隋朝历史上被低估的王朝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中国哪个朝代是历史最富裕的朝代?
可能这个问题大家最先想到的是唐朝,唐朝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确实是繁华的朝代,但并不是最富有的,宋朝是中国历史上经济最繁荣、科技最发达、文化最昌盛、艺术最高深、人民生活水平最富裕的朝代 。
宋朝人均GDP达2280美元,整个宋朝占世界的GDP的65%,而北宋则占80%,南宋50%,是中国历史最富有的朝代。
明朝的万历时期占世界GDP的80%,整个明朝的GDP是45%,可是明朝末期发生灾荒和战争使其从80%迅速下滑至一半,在明朝中后期部分江南地区已经恢复至宋朝水平。清朝(35%-10%)可以排到明朝(40%-45%)后面,可是其后期的经济大幅度衰退,侵略战争以及大量白银用于赔款并流向国外,所以造成整个国力迅速跌落,从康熙乾隆嘉庆的35%跌至10%。
北宋朝税峰值达到1亿6000万贯。1两黄金=10两白银=10贯,所以,1贯=5克。现在1克黄金=19美元,按黄金折价,现在约值152亿美元。当时的 税率约为1/15,农民没有额外负担,也没有户籍制,想做生意就可以进城,商业尤为发达。司马光曾说:“世风日下,贩夫走卒接着***”。
由于其他赋税不多,那么GDP差不多是152×15=2280亿美元。当时北宋的人口差不多一亿,因此也可以有2280美元的人均GDP。其实,换算美元有很多不合理的地方,因为黄金的开***量有了极大的增长,所以,应该比2280美元高得多!
宋朝年财政收入最高曾达到16000万贯文,北宋中后期的一般年份也可达8000万~9000万贯文,即使是失去了半壁江山的南宋,财政收入也高达10000万贯文。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概念呢?我们用其他的数字比较一下就知道了。
明隆庆5年(1571)国家岁入白银250万两。明末天下大乱,在后金和农民起义的两面夹击下,明***先后增加了辽饷,剿饷和练饷的征收,即著名的“三饷加 派”,结果弄得民怨沸腾,烽烟四起。这种杀鸡取卵的做法为国家每年带来大概1000万两左右的财政收入。也就是说,此时明朝一年的财政总收入大约是 1500万两白银左右。如果我们认为银钱的一般兑换率为1两白银=1贯铜钱的话,那么此时明朝的财政收入仅仅是北宋的不到1/10,南宋的不到1/6,尽 管这已经是南宋灭亡的300多年之后,尽管明朝的国土要远远大于宋朝。
清朝的财政状况比明朝要好一些,国家初定的顺治7年(1650)岁入1485万两。咸丰年间(1850前后),岁入约为3000万~4000万两。数量仍 然远远小于600年前的宋朝,而此时中国的人口已经超过3亿,估计为宋朝人口的2倍~3倍以上。直到清朝末年,国家岁入才达到了宋朝的水平。(由于兑换率 折色率等方面原因,可能会对宋朝的岁入有所高估,但即使如此,宋朝的岁入远远大于其他任何一个封建王朝依然是一个无疑的事实)
如果说是指传统社会,那就是宋朝,当然哪个朝代和当下中华人民共和国相比,都不能比。
宋代在江西、福建、湖南、河北等地,雨后春笋般涌现出许多新型的小城市,商品贸易的发达和市场的发展,促进了宋代城市化运动进程。北宋开封城内,每一交易动辄千万,货币流通需求量不断上升。宋代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繁荣,使国家赋税收入有了较大幅度的增长。据宋太宗说,宋代的赋税收入“两倍于唐室”。
这是《清明上河图》中的北宋汴京的城市风貌,是汴京当年繁荣的见证,也是北宋城市经济情况的写照。宋朝还产生了纸币,叫“交子”,作为全世界发行最早的纸币,在世界货币史上有着重要的历史地位。
我们从盛唐说起,在唐朝隋文帝时期,我国全国户籍达到907万户,口数达到5000万人,基本恢复到东汉时最高水平。隋朝耕地面积迅速扩大,至大业中,天下耕田5585万顷,超过汉代最高耕田面积的6倍之多。
根据专家的研究成果,唐代的实际耕地面积应在800万顷至850万顷,比汉代大约增加了50万顷到90万顷。唐代农业劳动生产率较之汉代整整提高了20%。中唐后的税收和贡品已经出现大量的棉布,其制成品开始流入中原市场。
唐代商业很发达,市场商品满目琳琅,百姓日常所需商品都可在市场买到。商品经济还潜入穷乡僻壤,如湖南一些地区,曾有“丰年贸易不出境”的古训,后来也“商贾通流”、百货繁盛。
但是,安史之乱一下把唐朝穷到了“解放前”。唐亡后,赵匡胤于公元960年建立北宋王朝,开启了两宋时代,社会经济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宋代在江西、福建、湖南、河北等地,雨后春笋般涌现出许多新型的小城市,商品贸易的发达和市场的发展,促进了宋代城市化运动进程。据统计,唐代10万户以上的城市只有十几个,而宋代则增加到四十余个。
北宋的汴京和南宋的临安是继长安、洛阳、南京之后,第四和第五个百万人口的大城市。这样的城市规模在历史上是空前的。
商品经济的繁荣必然带来货币关系发展。北宋开封城内,每一交易动辄千万,货币流通需求量不断上升。“钱荒”问题严重地影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最终使得白银的货币性质得到加强,并产生了纸币“交子”。
唐朝到底有多富
在我国历史上每个朝代都有不同的影响力,比如秦朝的军事,汉朝的礼仪文化,宋朝的政治清明,元朝的版图,明朝的宦官乱政,清朝的盛世,与此同时我们有一个盛世那就是我们的大唐。
1.文化影响久远
唐朝时期我国的外交已经远达海外,就比如唐玄奘出使印度,这是在继张骞以后又一位在外交方面再次将***的文化传入外邦之内,在海外带来了许多***,经过14年的翻译,在大雁塔就有唐玄奘的铜像,经书收藏在西安的大雁塔。
2.有最大的***园林
***芙蓉园,是唐朝当时最富裕繁华的园林。现在是春晚西安的分会场,中秋的分会场,在西北地区算的上最繁华的园林。至今依然保存完整,恢弘壮大,体验到唐朝的富裕,***的贵气。
3.最大的行宫
答:是宋朝。宋朝,分为北宋(960-1127年)、南宋(1127年―1279年)。北宋1111年时的国土面积 280万平方公里,南宋1141年国土面积 约200万平方公里。
宋朝是达到了我国封建王朝的顶峰,经济最繁荣、科技最发达、文化最昌盛、艺术最高深、人民生活水平最富裕的朝代。中国所谓的四大发明的三项被发明或是开始得到大规模的运用,火药、指南针、印刷术、纸币、垂线纺织,[_a***_]工艺的重要改革等。宋的GDP据专家测算占世界同期45%以上。宋朝是世界史上第一次出现了最早的纸币和银行。宋朝文字书法,篆隶真行草俱全,还有古篆体、瘦金体.种种精美的书法使人爱不释手。宋朝的钱币是当时周边各国最喜欢最坚挺的货币。虽然辽国、金国等国也仿制宋币造钱,但在金国流通最多最广的是宋钱。
- 一幅清明上河图,反映出宋朝的富庶繁华。
- 一个活字印刷术,加速了汉语言文字的功效
- 司南,当时先进指南针技术促使宋朝航海技术领先于世界
- 火药的迅速普及于军事对敌,使宋朝扛过了辽、西夏、金的攻击、打死了天之骄子的蒙古大汗蒙哥。
- 宋词的出现、朱熹儒家理学繁荣了文化。
宋朝有太多世界第一。
我是玉之溪!
隋和秦为什么快速灭亡?
秦,隋快速灭亡相同点是其第一代皇帝,太希望自己搞出盖世功绩了,而低估了,战乱留下的隐患。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很快,统一货币就是为了避免经济崩溃,建长城在当时是必须的,因为国内战力下降了,外族反而没有受到战乱所以危险变大。但是秦始皇后来为了留下自己的痕迹做了很多事,加大了赋税,苦了百姓。隋朝的也是这样,刚开始统一中国也做了不少事想回复国力,但是到后来也是为了自己而加重赋税苦了百姓,所以两个朝代才快速失去民心。快速灭亡
刚刚从战乱中统一的国家必须得发展生产,先让大家吃饱了就不造反了。秦朝隋朝急功近利,连年战乱好不容易建立一个统一政权,不休养生息直接就开始干工程。好比说你连着加了一个月的班,好不容易要回家睡觉了,老板叫你去他家刷墙。你肯定揍他!
我是清水空流,历史的守望者。期待你的关注和点评。
秦隋都是点燃自己照亮别人。自己栽树后人乘凉的典型。两个国家最大的特点就是过于刚烈。以武立国,以武亡国。但不同点是秦亡于昏君,隋亡于暴君。
秦国二世而亡。亡于不施仁政。过于刚烈,国家的弦蹦的太紧, 没有给百姓踹口气的时间。再就是统一时间太短,国家凝聚力不强,而且是第一个统一的大一统王朝。没有可以借鉴的经验。在统一以后。秦国也一直再扩张中,秦国应该是膨胀死的,骤然遇到兵变,没有任何准备,突然而亡。在当时的情况下,郡县制还不成熟,也就是说郡县制的推行操之过急,官僚集团没有能力来治理地方。而秦二世能力尚不足以治理这样一个庞大的国家,秦国和汉一样也是以强而亡的,国内的经济形式和政治环境支持不了边境的扩张,最后国内变乱,大秦帝国崩溃二世而亡。
而隋的灭亡就是隋炀帝太能干了, 隋炀帝绝对是罪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典型。三伐高丽,开凿大运河,民力开发过巨,过滥。导致民力不堪重负。根基既然动摇,民本不稳。大隋的覆灭也就在所难免了。隋朝既是世家门阀与关陇集团推荐上位的,也是世家门阀与关陇集团的联手给弄下去的,隋文帝杨坚和隋炀帝杨广都在拼命打压世家门阀与关陇集团的势力。杨广三次讨伐高丽,就是希望把关陇集团的力量消耗在对外征伐上,但关陇集团第二次就受不了 ,从而引发杨玄感造反,由此也敲响大隋的丧钟。也就是说杨广行事过于操切与急躁,如如果逐步或者***取比较怀柔的手段应该不会二世而亡。
最后一点就是***所说的隋亡于‘’蕴藏***‘’也就是说隋朝只知道囤积财富,而不知道藏富于民。国家的粮食直到李世民晚年都没有吃完。而杨广时期民间遭灾而不知开仓济民。隋朝是最能聚敛的王朝,但无论杨坚还是杨广都是性吝啬。隋代民间疲弊也是灭亡的原因之一。
秦隋代二世而亡是一件很可惜的事情。如果秦二世和隋炀帝折腾稍微的小一些,也不至于让西汉和***父子捡到这个便宜。就此成就汉唐盛世。汉唐盛世一半的功劳应该是秦隋给打的基础。
四大名著是否被高估?如没有被高估,在未来还有作品达到这样的高度吗?
在古代长篇小说领域,显然没有被高估,它们就是那个领域的最高成就。它们分别形象地阐述了儒道释家的思想,表达了局限的但超前的历史观,特别是《红楼梦》,对封建礼法制度的抨击使它达到前无古人的高峰。
四大名著成书以来受到大众的喜爱,不管是贩夫走卒还是达官贵人,不管是文人骚客还是布衣白丁,都能随口叫出其中的人物,随口讲出其中的故事,并且,这些故事深刻影响着受众的价值取向,成就中华民族性格的一部分。
往后,再要出现这样的伟大***,恐怕是做梦。好比唐诗,是诗界绝唱,是顶峰之顶峰,再无超越可能。文艺不同于科学,文艺是每一个顶峰都是绝版,谈超越,都很可笑。就如同孔子之后,老子之后,有谁能超越文化源头?千百年来还不是在吃他们的现饭。
网络化没有形成以前,人们的文化生活是单调枯燥的,人老祖辈的接触到的《三国演义》,最有趣味的《西游记》。
正是《红楼梦》与《水浒传》的口传心授,人们的骨脉彻底渗透了。
四大名著自身的文学艺术也盖世无比,特别是孙悟悟的七十二变化***极至。
当代火了的文学作品是借网络推波助浪,虽然一时火红,难以永世光芒。
文坛上再出名著谁也说不上,那是后人的事了。
名著难出的根本原因当代人接助的文化层次面十分广凡,信息量多之又多。长篇***类巨著很少有人埋头去读,这是限定因素,谁也得承认。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隋朝历史上被低估的王朝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隋朝历史上被低估的王朝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