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老王讲历史唐朝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老王讲历史唐朝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周至正月十八古会来历?
周至正月十八古会,是陕西省周至县流传已久的民间传统节日,历史悠久,起源于唐代。古会主要包括花会、秧歌、小戏等活动,以其强烈的地方特色和浓郁的民俗文化氛围而远近闻名。它是百姓展示自己才艺和传承乡土文化的平台,也是陕西五个古会之一,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和社会价值。每年正月十八日,成千上万的游客慕名而来,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2月14日,正月十八,西安市周至县天屯社举办一年一度的“十八会”。该古会起源于纪念当地三位抗元义士,是周至县规模较大的古会之一,由14个社每年轮流办会,唱大戏、看社火、走亲访友,当地群众尽情享受农闲时节。
周至正月十八古会起源于唐朝,是古代农民在农闲时举办的一种民间***活动。这一天农民会穿上节日盛装,到村庄广场或者祭坛***,进行各种传统的活动,如舞狮、打鼓、燃烟花和放鞭炮等。这个节日的来历源于农历正月十五的“元宵节”,但因地域差异和时间演变,形成了各种不同的传统风俗。周至正月十八古会也因此成为了陕西省的一个重要民间文化遗产和旅游***。
周至正月十八古会的来历与元末明初的历史事件有关。据民间传说,元末明初时期,蒙古骑兵溃逃至周至,在渭河沿岸的二屯至六屯之间放牧,践踏庄稼并禁止农耕。
当地有三位侠义之士,王明、王德、王勇,他们结义组成了铁链团,发动周围村庄的百姓练武,并使用铁链和火铳作为武器与元军抗争。
杨国忠出外做官一年半,回来后他老婆说怀孕了,为什么?
前几年大火特火的电视剧《芈月传》,里面有这样一段情节:
当了太后的芈月空闺寂寞冷,就与英俊潇洒的义渠君勾搭在了一起,孤男寡女,干柴遇烈火,后来芈月不小心怀了孕。
芈月很想把孩子生下来,但是先皇已经死了好几年了,这孩子咋来的,不好解释啊,于是芈月搜肠刮肚,终于想出来绝妙的解释:这孩子是与先皇梦交而生的。
大家信以为真,齐齐赞叹道:“先皇威武,先皇真乃神人也!”
这编剧脑洞真是大!芈月和义渠君到底有没有孩子,还真的说不清道不明的。
到了唐朝,上述荒诞离奇的剧情又重新上演的一遍。故事的主人翁是杨国忠、杨国忠的老婆裴氏和隔壁老王。
杨国忠年轻之时,风流成性,是烟花柳巷的常客,后来他在妓院见到了裴氏,这裴氏长的娇滴滴的,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
杨国忠立马被裴氏的风***吸引到了,恨不能与裴氏长相厮守,后来他东拼西凑、变卖家产,终于凑够了银子,把裴氏赎出来做了老婆。
后来,杨国忠攀上了杨贵妃这根高枝,加上他从小练就的溜须拍马、曲意逢迎的本事,很快就混上了丞相的位置。
这天,玄宗派杨国忠外地办事,这件事有些棘手,加上路上一来一回,少说也要一年半载的时间。
杨国忠出差之后不到一个月,这裴氏就按捺不住了,浑身燥热难耐,后来她就与隔壁老王大哥搞上了,而且还不小心怀孕了。
这个故事比较有意思,是唐朝人挖苦杨国忠的一个故事,这件事情记载在《开元天宝遗事》这本笔记小说里。
杨国忠这个角色我们太熟悉了,是杨贵妃杨玉环的族兄。托杨贵妃的福,杨国忠曾经做到过大唐的宰相。
故事说杨国忠去出差,一去就是一年半。***疆域宽广,加之古代的交通效率,这事是可以被理解的。
结果杨国忠出差一年半回来后,他老婆给了他一个意外的惊喜,他老婆告诉他自己怀孕半年了。
意不意外?惊不惊喜?自己离家一年半,老婆却怀孕半年了。杨国忠但凡稍微有点科学常识的,都知道自己头上顶了个呼伦贝尔大草原。
但是他老婆一句话,杨国忠立马多云转晴。因为他老婆说了4个字。这孩子是“感孕而生”。是因为自己太思念杨国忠了,上天赐予自己的。
要知道上古史书里只要提到圣人、帝王的出生,肯定和普通人不一样。不是这边一道红光,就是那边一个祥瑞。甚至还有圣人、国君,父亲究竟是谁还待商榷,总之是母亲“感孕而生”的。比如吃了个蛋,踩了下脚印,结果就怀孕了。
“感孕而生”也就意味着自己的儿子不是凡人啊。
所以这绝对是大喜事啊。一定要热烈庆祝,广而告之。结果杨国忠主动把“自己出差一年半,老婆怀孕半年多”的“大喜讯”周知四临,公布天下。结果老百姓们都笑出了八块腹肌。
之所以有这么促狭的故事,主要在于唐朝的老百姓对杨国忠充满了意见。
如何理清中国各王朝与中亚和西亚国家的关系?是否能把中国历史和欧洲历史联系起来?
从国际地理学的角度来看,中亚西亚是一片辽阔的大平原。古时的交通工具不发达,长距离的移动和交往需要马匹。
中国各王朝时代的中原地区由于没有良种马,所以中原地区与中亚西亚的交往缺少交通工具的支持。再者,中原地区是农耕文明,对于漠北地区的不毛之地,缺乏主动探索的兴趣,所以中国历代王朝与中亚西亚各国之间的有效互动很少。即使汉唐以来的丝绸之路,也是避开了沙漠和戈壁滩等荒凉地区,来自于***的商人牵引着驼队穿行于东方和西方之间。
对比中原地区,漠北塞外的游牧民族拥有更多马匹,对他们来说,与中亚西亚地区长距离的交往和移动有技术上的可行性。但是,游牧民族由于文化落后,对占领地区缺乏有效的管制,所以游牧民族和中亚西亚地区更多的是劫掠和抢夺,缺乏贸易或文化方面的良性互动。
历史上有哪些人设崩塌的例子?
孔融应该是人设崩塌之人的代表。孔融的前后巨大反差是令人震惊的。
孔融是东汉末年文学家,因为文***出众,被誉为“建安全齐子之一”,孔融是孔子的第二十世孙泰山都尉孔宙之子。孔融最出名的就是小时候让梨的故事:
汉朝时,有个叫孔融的孩子,十分聪明。孔融有五个哥哥,一个弟弟。有一天,家里吃梨。一盘梨放在大家面前,哥哥让孔融先拿。你猜,孔融拿来了一个什么样的梨?他不挑好的,不见拣大的,只拿了一个最小的。
父亲看见了,心里很高兴:别看这孩子才四岁,还真懂事。就故意问孔融说:“这么多的梨,又让你先拿,你为什么不拿大的,只拿一个最小的呢?”孔融回答说:“我年纪小,应该拿个儿小的,大的留给哥哥吃。”父亲又问他:“你不是还有个弟弟呢,他不是比你还要小吗?”孔融说:“我比弟弟大,孔融我是哥哥,我应该把大的留给弟弟吃。”父亲听了,好孩哈哈大笑:“好孩子,真是一个好孩子。”
孔融长大之后,因为名气被称为孔北海,但其人设也开始崩塌了。孔融曾说“父与子,根本没有什么恩义,只不过是当时的情欲发作而已。”“母与子,就像是一件东西寄存在瓦罐里,倒出来之后母与子就没有什么瓜葛了。”这些混账言论与小时候的孔融相去甚远,对父母的不孝、不奉养让他成为了彻底的小人。孔融说话做事还喜欢直来直往不计后果,后来因为多次触怒曹操而被以不孝、忤逆的罪名处死。
孔融之死牵连满门,最终落得了个不忠不孝的骂名。这种前后极其矛盾的变化,让人想来咂舌。孔融人设崩塌,这是个典型的例子。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老王讲历史唐朝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老王讲历史唐朝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