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都察院历史,明朝都察院历史简介

kodinid 20 0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明朝都察院历史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明朝都察院历史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明朝都察院官阶排名?
  2. 刑部、大理寺、都察院都是干什么的?
  3. 左都御史和右都御史有什么区别?都是几品官?

明朝都察院官阶排名?

明朝都察院设左右都御史左右副都御史、左右佥都御史及浙江江西福建四川陕西云南河南广西广东山西山东湖广贵州等十三道监察御史共110人。都御史为台长,也是都察院的最高行政长官。与六部平行,合称七卿

刑部、大理寺、都察院都是干什么的?

刑部、都察院、大理寺为三法司,一般重大案件都是三法司会审,有点像现在的公检法一样。

明朝都察院历史,明朝都察院历史简介-第1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刑部:有点类似于当今的公安部+***的组合,同时因为古代缺少立法机关,刑部也充当一点立法机关的职责。

都察院:主要是评议审查官员,有点类似于当今的纪委书记,同时还有点人大的职责,此外,明朝规定在外任职的总督、提督、巡抚、经略、总理、赞理、巡视、抚治等人员,可以加都御史或副都御史、佥都御史头衔。

大理寺:掌重大案件的最后审理和复核,大理寺是中国古代掌管刑狱的中央审理机关,“理”为中国古代对法官的称呼,有点类似于现在的最高***,对案件有最终的决定权。

明朝都察院历史,明朝都察院历史简介-第2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左都御史和右都御史有什么区别?都是几品官?

左、右都御史为明清两朝的官职,是都察院的两位最高长官,都察院是前朝的御史台演变过来的,御史台的长官叫御史大夫,位列“三公”之一,是丞相之副,负责监察百官,后来地位虽有所下降,但仍专掌监察、执法等事,与六部平级。

信国公汤和,明朝第一任左都御史,那时还称左御史大夫。

明朝初期沿袭元制,在中央设御史台,长官为左、右御史大夫,从一品,下设御史中丞和侍御史,早年的刘伯温就是正二品的御史中丞,洪武十三年因为胡惟庸一案,朱元璋裁撤御史台,改立都察院,左、右都御史为长官,正二品,下设左、右副都御史,正三品,左、右佥都御史,正四品,都察院与六部平级,左、右都御史与六部尚书们合称为七卿。

明朝都察院历史,明朝都察院历史简介-第3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清朝时,都察院派官员查核内务府,图为清稽查内务府御史衙门。

明朝的左、右都御史都是最高主官,两人做的事是一样的,两人都有各自的副职,也就是左、右副都御史,但古代以左为尊,所以左都御史虽与右都御史官职、品级一样,但地位要高。因为御史是代表中央巡查各地,掌司风纪,察中外百司之职,于是在明初就有左都御史领总督之职,右都御史领巡抚之职的先例,比如洪武时期的右都御史王彰领河南巡抚,到了清朝时也沿用了此例。

比较出名的纪晓岚、刘墉,都担任过左都御史。

顺治时清廷沿用明制,设立都察院,左、右都御史满汉各1人,均为正二品,康熙时拔高左都御史地位,将其列入议政大臣雍正时左、右都御史定为从一品,使其成为都察院最高长官,左副都御史为其副官,正三品,而右都御史虽也为从一品,但已不是实职,而成为***,各地督抚有治理一方道官考察处分之权,所以雍正以后,右都御史成了各地总督兼衔,右副都御史成了各地巡抚的兼衔。

都御史的官职其实是和明太祖朱元璋进行的一场官僚体系改革有关,在明朝建立之前朱元璋就准备建立起一套完整的监察体系以保证自己政权的稳定,因为他深知元朝下层官员的***导致其灭亡,所以为了能够有一个稳定的发展根基就撤掉设立几千年的御史台改建都察院,以实现对百官和各项政策的监督。

明都察院上层的***叫左右都御史,下设有左右副都御史,佥都御史,以达到分解职责,共担责任的目的,而且明朝时期为了更好的制约其他官员的权力,以保证都察院有足够的监督权,把左右都御史的官阶提到正二品。而且古人多是以左为尊,所以左都御史多为权力高点。

在有了明朝的基础以后,清朝更是保留和改革这种监督制度,早期在皇太极统治时是没有左右都御史之说的,当时的都御史叫丞政,副都御史叫参政,后来福临入关以后进行了新的改革,并开设满汉都御史各一人,后期官阶在一品和二品之间调节。此时的右都御史没有过大的权力,很多是挂名之职,也就是达到一定的官位就兼任都察院的右都御史,所以此时的左都御史还是官职,权力比较大的。

古人的印象中都是以左为尊,所以在很多官职设置上也会参考尊卑次序,以达到官阶与风俗相符合的现象。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明朝都察院历史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明朝都察院历史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标签: 御史 都察院 右都御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