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明朝皇室的历史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明朝皇室的历史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明朝皇族长乐是怎样的人?
明光宗朱常洛,明朝第十四位皇帝,年号泰昌,庙号光宗。明神宗朱翊钧长子,天启皇帝和崇祯皇帝的父亲。
朱常洛身世和明神宗一样,都是父皇偶然临幸宫女所生。因此朱常洛从小得不到父爱。他在位期间进行了一系列革除弊政的改革措施,罢除了万历朝的矿税,拨乱反正,重振纲纪。但每日回宫后却沉于酒色,纵欲淫乐,身体羸弱。
朱常洛继位一个月死去,儿子朱由校继位。
明朝重大历史事件及时间?
展开全部
明朝(1368年到1644年)
明朝(1368年 -1644年)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共传十六帝,享国二百七十六年。
为加强与海外诸国的联系,朱棣派郑和出使西洋。从1405年到1433年,郑和七次航海,访问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地区。
16世纪中期 戚继光抗日倭
明朝派戚继光到浙东抗倭。他率领戚家军,在台州九战九捷,取得抗倭斗争的重大胜利。后来他又率军开赴福建、广东,与另一位抗倭名将俞大猷连续重创倭寇。到1565年,东南沿海的倭寇基本剿清。
1553年 葡萄牙攫取澳门居住权
16世纪,新航路开辟以后,葡萄牙人于1511年占领了马六甲,愈甚渴望对中国的往来。1513年,葡萄牙国王派出一支对华使团前往中国,并在广州登陆,希望与明***建交。后来经过几次海战,葡萄牙战败,明武宗同意葡萄牙人在澳门开设洋行,修建洋房,并允许他们每年来广州“越冬”。这是西方国家第一次正式性的登陆中国并接触中国。
正统、景泰、天顺三朝30余年,政局动荡,使得经济生产受到很大影响。据文献记载,此三朝有官窑产品:正统三年(1438)曾禁止民窑烧造和官窑器式样相同的青花瓷器;明代景德镇瓷业“空白期”:正统十二年(1447)又有不准民窑私造黄、紫、红、绿、青、蓝、白地青花等瓷器的禁令;景泰五年(1451)有减饶州岁造瓷器三分之一的记载;天顺元年 (1457)曾派中官赴景德镇督烧瓷器;天顺三年(1459)又有将原定烧造13.3万余件的瓷器准减8万的命令。从上述文献记载看,这段时期不论官、民窑器都曾有烧造。但传世品中至今未见一件署年款的官窑瓷器,所见瓷器均为民窑所产,故学术界有“空白期”和“黑三代”之称。
明朝三百年皇室成员总共一百万人左右是算出来的吗?有哪些历史依据?
***都是有族谱的,是可以统计出来的。
如果用数学算法算,那人类的繁殖能力也是极可怕的,***如每20年生育一代,每对夫妇生育4个子女,100年后的后代数量就是4的五次方,就是***人,300年后后代就是4的15次方,4的15次方等于1073741824,十亿七千万啊。当然这是没有考虑疾病,瘟疫,战争,天灾人祸这些情况下算出的数字。
明朝的藩王制度,一个最大的麻烦,就是历代分封不断,只要是皇室子弟,就要分封给爵,用国家的财政,把王爷们养起来。朱棣篡位,藩王消权,整日不谈国事,除了吃喝就是生人,日久天长,越养越多,财政负担也就越大。
嘉靖年间明朝御史林润的奏折里说:天下供应京城的粮食,每年四百万石,但各王府消耗每年却有八百万石。可见早在嘉靖年间国家已经养不起这些王爷了。
《天潢玉牒》记载:万历年间,明朝的宗室总数长到三十多万,明末天启年间,短短30年间,宗室人数达到六十多万。40年后崇祯皇帝上吊,明朝灭亡,此时的宗室王爷绝对不止100万。
《宗藩条例》规定:藩王后代们请爵封赐,要礼部拍板,户部没钱,礼部不批,得不到封赐的藩王,既没有国家养,更无法入民籍,自食其力的工作。崇祯年间,好些藩王因为得不到名分,又不许出去工作,竟然活活饿死。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明朝皇室的历史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明朝皇室的历史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