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隋朝与历史上哪个王朝类似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隋朝与历史上哪个王朝类似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中国历史隋朝之前是什么朝代?
南北朝(420年—589年[1] )是南朝和北朝的合称。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时期,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民族大融合时期,上承东晋十六国下接隋朝,由420年刘裕代东晋建立刘宋始,至公元589年隋灭陈而终。
南朝(420年—589年)包含刘宋、南齐、南梁、南陈四朝;北朝(386年—581年)则包含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和北周五朝。南北两方虽各有朝代更迭,但长期维持对峙形势,故称为南北朝。
南北朝前期仍是士族政治,社会阶层分为士族、齐民编户、依附户及奴婢,对外交流也很兴旺,东到日本和朝鲜半岛,西到西域、中亚、西亚,南到东南亚与南亚。
此时也出现民族大融合的趋势,比如北魏孝文帝改革,进一步加速少数民族封建化(汉化)的步伐。
大定元年(581年)二月,北周静帝禅让帝位于杨坚,北周覆亡。杨坚定国号为“隋”,定都大兴城。随后南下灭陈朝,统一中国,结束了自西晋末年以来长达近300年的分裂局面。
秦朝和隋朝的命运为什么那么相似?秦朝和隋朝是如何导致灭亡的?你觉得千古罪人是谁?
我是六菠萝,我谈一下看法。
秦朝和隋朝确实都是短命王朝,他们如堤坝一样,看似坚固,但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如堤坝决口一样瞬间覆灭。两个王朝覆灭的过程虽然迅速,但都事出有因。
先说秦朝,秦朝的灭亡其实在始皇帝焚书坑儒时就留下了隐患。秦朝建立后,时代已经变了,但秦始皇仍然“卒用秦法”,即商君之法。对于六国贵族则严密监视,对于百姓则严刑峻法。
所以,“天下苦秦久矣”就是百姓的心里想法。陈胜吴广起义如星星之火,项燕等六国勋贵迅速起事。前206年,趁着项羽苦战秦军,刘邦抢先入关中,秦朝灭亡。
再说隋朝,隋朝的灭亡缘于隋炀帝三征高丽,每次动辄数十万大军。结果每次都惨败,由此导致的苛捐杂税繁重。杨玄感首先叛乱,随后瓦岗军、洛阳王世充、河北窦建德纷纷揭竿而起,而并州李渊也与隋朝决裂,趁机攻占西安。走投无路的隋炀帝在东都被杀死。
说谁是罪魁祸首?秦朝的祸首在始皇帝,而隋朝的罪人则在隋炀帝。
秦、隋两朝都是盛极而衰,从大一统国家走向分崩的路,灭亡的根本原因是大兴土木,掏空了国力,造成经济崩溃,在残余势力反扑或新势力取代中成为历史。
大兴土木具两面性,其一为了加强统治和享受的举措之过,其二为了抵卸外敌和繁荣经济的政策之功。
第一、满足个人私欲之罪。
1、秦始皇大修宫殿,极尽奢华,并修筑了千古之谜的秦始皇陵墓,以满足这个史上第一个皇帝的享受和显示帝家的尊严。
2、隋炀帝以月使二百万人修建洛阳东京,以掌控中原和江南经济,避免长安供粮的窘境。主张是极有见地,但为了满足个人享受的私欲,奢华之余耗费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导致国力日渐趋微。
第二、军事卸敌、经济繁荣之功。
1、秦朝面对的不仅是国内的六国残余势力的反扑,更有匈奴不断的入侵。由于匈奴游牧民族的特性,灵活机动性高,很难做到有效的防守,秦始皇下令改造和连接燕、赵、秦旧长城,并修建从临洮到辽东的万里长城,彻底解决了匈奴犯边的威胁,保证中原的安定和发展。
孟姜女哭的是小家庭的破碎,没看到长城保证了中原千家万户的完整,虽然是对当时不人道的强征民丁的控诉,但掩盖不了长城当时防卸之功。
秦始皇开拓西南修建五尺道,并建立行政机构,掌控东南、岭南、北方边远地区,形成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2、隋朝继续维护万里长城,并在朔方至灵武,榆林至紫河新修长城防卸突厥入侵。
以洛阳为中心,建造大运河,连接众多水系,形成贯穿南北的水路,使江南与中原紧密相连,有力促进了经济发展,也带动了商业的繁华,最重要的是保证了军事物资的运输。
秦始皇修长城,隋炀帝修大运河,都消耗了巨量的人力、物力,给人民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同时急速消耗了积蓄的国力。再加上为个人享受的大兴土木,国贫民穷,最终被新势力的兴起而取代,成为昨日黄花。
长城依旧在,运河依旧流,虽然失去了战时的意义,但面对这些前人的遗迹,我还是很感慨。虽然一身骂名,后人隔得远了,也就看清了,瑕不掩疵,功在千秋。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隋朝与历史上哪个王朝类似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隋朝与历史上哪个王朝类似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