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唐朝皇帝魏征,唐朝的魏征是谁

kodinid 38 0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历史唐朝皇帝魏征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历史唐朝皇帝魏征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魏征性格?
  2. 历史上魏征是个什么样的人?
  3. 魏征读音什么意思?

魏征性格?

魏征有胆,敢言他人所不敢言之言,而且不达目的不罢休,创了历史上君“畏臣之先例,树了历代君臣关系的典范 。

魏徵以直言敢谏而闻名,据《贞观政要》记载统计,魏徵向李世民面陈谏议有五十次,呈送给李世民的奏疏十一件,一生的谏诤多达“数十余万言”。其次数之多,言辞之激切,态度之坚定,都是其他大臣所难以伦比的。

历史唐朝皇帝魏征,唐朝的魏征是谁-第1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魏征以直言敢谏闻名,提出君主应兼听***,偏听则暗,认为创业难,守业更难,应时刻记住隋亡的教训,向太宗提出他愿意做一个辅佐国家的良臣,而非愚忠之臣。同时,魏征在其政治实践中,做到了修身立德、勤政奉公。首先,魏征生活节俭。其次,魏征刚正不阿。

魏征魏征(580-643)字玄成,唐初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河北巨鹿人。从小丧失父母,家境贫寒,但喜爱读书,不理家业,曾出家当过道士。隋大业末年,魏征被隋武阳郡(治所在今河北大名东北)丞元宝藏任为书记。元宝藏举郡归降李密后,他又被李密任为元帅府文学参军,专掌文书卷宗。

唐高祖武德元年(618),李密失败后,魏征随其入关降唐,但久不见用。次年,魏征自请安抚河北,诏准后,乘驿驰至黎阳(今河南浚县),劝嵛李密的黎阳守将徐世绩归降唐朝。不久,窦建德攻占黎阳,魏征被俘。

历史唐朝皇帝魏征,唐朝的魏征是谁-第2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窦建德失败后,魏征又回到长安,被太子李建成引用为东宫僚属。魏征看到太子与秦王李世民的冲突日益加深,多次劝建成要先发制人,及早动手。 玄武门之变以后,李世民由于早就器重他的胆识才能,非但没有怪罪于他,而且还把他任为谏官之职,并经常引入内廷,询问政事得失。魏征喜逢知己之主,竭诚辅佐,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加之性格耿直,往往据理抗争,从不委曲求全。有一次,唐太宗曾向魏征问道:「何谓明君、暗君?」魏征回答说:「君之所以明者,兼听也,君之所以暗者,偏信也。以前秦二世居住深宫,不见大臣,只是偏信宦官赵高,直到天下大乱以后,自己还被蒙在鼓里;隋炀帝偏信虞世基,天下郡县多已失守,自己也不得而知。」太宗对这番话深表赞同。

魏征的性格:为人正直,遇事敢谏。

历史唐朝皇帝魏征,唐朝的魏征是谁-第3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魏征(580—643),字玄成。曲城(今山东掖县东北)人。历任谏议大夫、秘书监、侍中、太子太师,封郑国公。魏征是辅佐太宗实现“贞观之治”的主要谋臣。他为人正直,遇事敢谏,前后曾提出二百多项建议,受到太宗的敬重。魏征敢于犯颜直谏,太宗能够虚心纳谏,君臣遇合,成为历史上的佳话。

(一)命途多舛

(二)做事有远见、乐于助人

(三)敢于直言

(四)心系百姓

(五)看到事情的轻重主次之分

(六)做事抓住原则、从实际出发

(七)善于借鉴历史事件来劝说帝王

(八)得到皇帝的极度赞扬

历史上魏征是个什么样的人?

魏征:生于580年,逝于643年2月11日,字玄成,唐朝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和史学家,因直言进谏,辅佐唐太宗共同创建“贞观之治”的大业,被后人称为“一代名相”。

魏征读音什么意思?

wèi zhēng 

魏徵(580年~643年),别名魏征、魏郑公,字玄成,巨鹿郡下曲阳县(今河北省晋州市)人。[1]唐朝宰相、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和史学家。

魏徵(580-643) : 唐初政治家。字玄成,钜鹿(今河北巨鹿西北)人,后移居相州内黄(今河南内黄西)。隋末参加瓦岗军,后又被窦建德重用。入唐后成为太子李建成的心腹,太宗即位后,被破格提拔为谏议大夫,参预朝廷大事。先后上谏二百多次,屡劝太宗以隋亡为鉴,“居安思危”。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历史唐朝皇帝魏征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历史唐朝皇帝魏征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标签: 魏征 太宗 李世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