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朝历史考题,大明朝历史考题及答案

kodinid 39 0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大明朝历史考题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大明朝历史考题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明朝参加科举有什么要求?一定要是进了学监的?
  2. 明朝后期有科举考试吗?
  3. 1499年,明朝一场科举考试悬案,为何说两考生改变中国历史?

明朝参加科举有什么要求?一定要是进了学监的?

明朝从一开始就建立科举制度。规定只有官办学校的学生可以参加科举考试。中央设国子监,为全国最高学府,学生称为“监生”,由各地官学选送。各府、州、县都设有官办学校,学生有固定数额,称为“生员”,俗称为“秀才”。

读书人考取生员之后就享有免役权和不受笞杖刑和不受刑讯逼供的法律权利,可以礼见长官。

大明朝历史考题,大明朝历史考题及答案-第1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生员可以参加每三年一次的乡试布政使司一级),考取即为“举人”。生员也可以经过考试推荐为监生。

举人经六年一次的“大挑”可以直接任官,监生也可以被选拔为官。但举人、监生出身者开始一般只能担任教官或者不重要的副官。

举人并可参加三年一次的会试(全国统考)。会试合格后再经殿试合格,即为进士。进士可以直接任知县(正七品)。头几名一般选入翰林院。明朝是封建专制达到顶峰,完全变成祸国殃民的毒瘤的第一个朝代。在科举制度方面也有表现:禁止生员谈论时事政治

大明朝历史考题,大明朝历史考题及答案-第2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各级考试的考题全部出自儒家经典,对这些经典的诠释一律以宋代理学家的注解为准。

更怪诞的是答题必须模仿古人语气,不得涉及时事,不得自由发挥。

考试文体统一为强调排比对偶的八股文

大明朝历史考题,大明朝历史考题及答案-第3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明朝后期有科举考试吗?

明朝的一直是有科举考试的。而且科举制度还是非常完美的,在明朝科举考试,几乎是寒门学子改变命运的唯一机会。不过到了明朝后期,由于朝政***,***受贿成风。在考试时大量的会出现营私舞弊的情况,由贿赂考官泄露考题冒名顶替等等。

明朝后期有科举考试,中国历史上最后一次科举考试是1904年7月4号,有清朝礼部273名贡士参加的。

明朝以后,科举制度进入了它的鼎盛时期明代统治者对科举高度重视,科举方法之严密也超过了以往历代。科举考试的内容也有一个变化过程。

1499年,明朝一场科举考试悬案,为何说两考生改变中国历史?

我们现在能够用互联网与高科技的东西来记录我们发生过的事情,但是古人没有照相机、监控器等等,只能依靠纸和笔来记录,甚至在没有纸和笔的年代,只能用更古老的方式来记录。但由于***有限,所以只有重要的事情和人物才有可能被史官记载,会出现“烂尾”的现象,也会与野史有很大差别,真相可能只能留在过去,只有当事人知道。而在1499年的时候发生了一场惊天动地的科举***案件,这个案子在史书上有,叫做“程敏政泄露试题案”,但是最终调查的结果却是模糊的,但是在这场考试中,有两位考生却改变了中国历史,一起来看看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吧。

先来说说程敏政泄题的案子吧,在明朝科举考试非常严格,程序繁多,这是因为朱元璋特别痛恨***,毕竟在古代读书才是出人头地的唯一途径,要是考试程序不够严谨那会寒了多少考生的心啊。所以当时程敏政泄题案子出来的时候,皇上勃然大怒,坊间流言四起,程敏政被迫告老还乡,涉案其中的唐寅和徐经终身禁考。是不是听到了熟悉的名字,没错就是你想的那个唐伯虎,我们都知道唐伯虎不仅风流倜傥,而且才华过人,当时年纪轻轻就考取了功名,程敏政先生也非常赏识这位年轻人。当时唐寅和徐经是同一届的考生,所以两个人当时一起去拜见城内的先生,可就是这一拜,让他们深陷这个案件,无法脱身。

徐经当时是富家子弟,所以拜访贵人的时候送了不少礼物,谁也没想到程敏政竟然就是他们的主考官,当时有一张试卷答的非常好,程敏政未看其姓名便推断是唐寅所写,当时在场的其他人便觉得蹊跷,后来有人将此事报案。但是程敏政到底受贿没有,史书上没有说明,反正将这个案件的所有人都进行了处罚。也不知道对唐寅来说是好事还是坏事,在剥夺考试资格之后,自己不用在寒窗苦读,反而成为了一个精通书画的潇洒男子。

第二个考生不是徐经,而是与唐寅一同考试的王阳明,他没有受泄题风波的影响,由此成功进入仕途,对读书人来说这便是最好的结局,可是王阳明不是普通人,他想要国家能够一切平顺,政治清明,可是他眼前的这个国家却深陷混沌,君主是非不分。他没有受那场风波,他没有受那场泄题风波,经由那场考试,王阳明进入了官场。在政治斗争中,王阳明深受迫害,最终选择了离开,离开这个朝堂,去培养好祖国的下一代。也是在教书中他更加了解书中的内容,并且提出了“心学”。

王阳明这样的读书人是不肯屈服那样的黑暗,既然改变不了这个朝堂,那就退一步培养好的苗子,让他们去影响世界。从此明朝少了一个好朝臣,多了一位***级别的教书先生。如果唐寅没有发生那样的一个意外,他进入这样的官场,是会同流合污还是会选择与王阳明那样急流勇退?我们不得而知,只知道在历史长流里面留下的是一个玩世不恭的少年

1499年的那场考试改变了很多人的命运,他们的发展轨道发生了很多变化,但王阳明和唐寅也阴差阳错地改变了世界的历史,不过***使历史再来一次,他们是否会发生变化呢?王阳明不会,他的身上依然有读书人的顽固与坚守的清白和真理;唐寅即便成功考取功名,可能也会忿忿不平那样的朝政,所以再来一次还是现在这样模样,历史依然被他们改变着。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大明朝历史考题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大明朝历史考题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标签: 明朝 科举 唐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