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历史温度记录,明朝历史温度记录表

kodinid 40 0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明朝历史温度记录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明朝历史温度记录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明朝时广东的气候?
  2. 公元1000年至今的气候史?
  3. 明末的小冰期有多冷?

明朝时广东气候

明清时期,广东天气一改常态,变得极为寒冷,结冰下雪更是常事,明朝时期的广东,可以说是非常任性的,动不动来场大雪,把大家好不容易种活的农作物给毁了。

一直到1893年的一场“特大寒潮”以后,广东开始进入无雪时代。1893年,对于广东人来说可是经历了一场特大考验,广东从来没有经历过那么寒冷的天气。

明朝历史温度记录,明朝历史温度记录表-第1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特大寒潮”首先损害的就是人们所种植的农作物,在极寒天气之下,原本适合广东种植的作物根本无法成活。大量的动物也被冰死,尤其是那些“候鸟”。

公元1000年至今的气候史?

就我国而言,竺可桢教授经研究认为,我国在历史时期的气候可以分出四个温暖时期和四个寒冷时期,其特点世界冰后期气候变动的总趋势相似.

1、第一个温暖时期(公元前3,000年到公元前1,000年左右,仰韶文化时代和河南安阳殷墟时代),我国黄河流域发现有象.

明朝历史温度记录,明朝历史温度记录表-第2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第一个寒冷时期(公元前1,000年左右到公元前850年,周代初期),汉水两次结冰,之后紧接着大旱.

2、第二个温暖时期(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初年秦汉时代),象群栖息北限移到淮河流域及其以南,在公元前659年到公元前627年,淮河流域有象栖息.

第二个寒冷时期(公元初到公元600年,东汉三国到六朝时代),有淮河封冻的记载(公元225年).

明朝历史温度记录,明朝历史温度记录表-第3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3、第三个温暖时期(公元600年到1,000年,隋唐时代),只在长江以南如信安(浙江衢县)和广东、云南才有象.

第三个寒冷时期(1000到1200年,南宋时代)出现了太湖封冻的情况(1111年).1178年福州荔枝曾全部冻死.

4、第四个温暖时期(1200到1300年,元朝初期),在第三个温暖时期,今河南省的博爱和陕西西安、风翔都设有管理竹园的竹监司,到了南宋时因气候寒冷,竹子无法生长,竹监司被取消了(风翔除外),到了元朝初期(1268到1292年),竹监司又重新设立,说明气候又转暖.

第四个寒冷时期(1400到1900年,明末清朝时代).十七世纪是我国最寒冷时期,特别是1650~1700年为最冷,在这五十年中,太湖、汉水和淮河结冰四次,洞庭湖结冰三次.江西建于唐朝的柑桔园在1654年和1676年的强烈寒冬中完全毁掉.在近500年的第四次寒冷期中,即欧洲所谓的“现代小冰期”,温度仍有明显起伏,其中有四次较冷期(即1470~1520年,1620~1720年,1840~1890年,1945起特别是1963年以后)和三次回暖期(1550~1600年,1720~1830年,1916~1945年).

明末的小冰期有多冷?

明末的小冰期用单纯的零下多少摄氏度来探究的话,从“人畜冻死万计”这一句来看,估计至少也在零下十摄氏度以下。

明史·五行志》中明确记载:“景泰四年冬十一月戊辰至明年孟春,山东、河南、浙江、直隶、淮、徐大雪数尺,淮东之海冰四十余里,人畜冻死万计。五年正月,江南诸府大雪连四旬,苏、常冻饿死者无算。”

也就是说,从景泰四年开始算,到第二年正月的时候,多地连下大雪四十天,可见当时气候严酷到何种程度。

史料明确记载,从景泰四年开始,到万历五年这一百多年,气候环境很明确就是“恒寒”。而自洪武之后到崇祯这数百年间,也经常出现“雨雪陨霜”、“冰雹大如弹丸”、“伤人伤稼伤畜伤田”这样的记载,而且这种气候灾害一出现,就绵延百余里。

从气象记载来看,当时气候变化可以说是太过残酷。尽管只是“小冰河期”,但带来的恶劣天气依旧持续了数百年。如果不是亲身经历,恐怕很难从文字当中体会当年气候有多恶劣。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明朝历史温度记录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明朝历史温度记录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标签: 时期 气候 明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