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隋朝二世而亡的历史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隋朝二世而亡的历史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隋朝有多少年天下
隋朝是中国历史上承南北朝下启唐朝的大一统朝代,从公元581年—公元619年,享国38年。
隋朝在政治、经济、文化和外交等领域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政治初创三省六部制,完善于唐朝,巩固中央集权,正式推行科举制,选拔优秀人才,弱化世族垄断仕官的现象,另外建立政事堂议事制、监察制、考绩制,这些都强化了***机制,根据南北朝的经验而改革政治,兴建了隋唐大运河以及驰道改善水陆交通线。
三十九年。隋朝是一个二世而亡的短命王朝只存在了短短的三十九年就亡国了,历史记载是因为隋炀帝的残暴统治对天下各地的百姓横征暴敛,因为开凿运河、三征高丽导致了隋王朝不得民心才使得隋王朝灭亡了,但是隋炀帝到底是不是暴君这个始终存在争议,但隋朝是只有三十九年。
隋朝有38年天下。
隋朝建立于581年, 亡于618年, 经历了38年,是中国历史上承南北朝,下启唐朝的大一统朝代。公元581年2月,北周静帝禅让于丞相杨坚,北周覆亡。隋文帝杨坚定国号为“隋”,定都大兴城(今陕西西安)。公元589年,隋军南下灭陈朝,统一中国,结束了自西晋末年以来中国长达近300年的分裂局面。隋文帝励精图治,开创了开皇之治繁荣局面。
隋炀帝在位时期修建了贯通南北的大运河,但因过度消耗国力,引发隋末民变和贵族叛变,后于618年灭亡。
隋朝有38年年天下。
隋朝(581年—618年或619年)是中国历史上承南北朝下启唐朝的大一统王朝。
581年二月,北周静帝禅让帝位于杨坚,北周覆亡。后来,在589年,陈朝灭亡到南方,中国统一,结束了西晋末期以来近300年的分裂。605年,隋炀帝任职后,于文凯奉命修建洛阳东都,606年颁布了迁都洛阳的诏书。
隋文帝时期,人民生活富裕,安居乐业,政治稳定。隋阳帝时期,兴建了南北大运河,但由于国家权力的过度消耗,导致了隋末的民事起义和贵族起义。618年,禹文化等发动叛乱,***隋阳帝;隋龚皇帝杨佑禅让李元、李元称帝,建立了唐朝。
隋朝自灭南朝陈后,疆域东起辽河、北抵大漠、西至敦煌、南据交趾,大业元年(605年)又吞并林邑,国土面积达427万平方公里,不久林邑复国,后大业五年(609年),吞并吐谷浑、伊吾,疆域达到极盛,国土面积达到467万平方公里。
隋代地方上分为州、郡、县***,隋文帝基本统一天下后,鉴于从东汉末年开始的州郡县***制已经混乱不堪,废除天下郡置,改为州县二级制,以州直接统县,隋炀帝时又改州为郡。隋炀帝继位后,不久将所有的州改为郡,实行郡县二级制,全国190个郡,1255个县。
619年,王世充拥立的皇泰主杨侗也被废,隋朝灭亡,国祚38年。
秦朝和隋朝为什么都二世而亡?
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两个朝代灭亡的最根本原因都是提前耗尽了民力,使天下愁苦。
始皇帝一统天下之后,天下看似太平,实则暗流涌动。各路反叛势力都在等待时间以图自立。而这个时候,国家刚刚一统,经过几百年的战乱,民众已经疲惫不堪。如果此时始皇帝能减轻刑罚,已怀柔政策安抚六国故地,同时减轻徭役释放民力,我想经过一两代人的努力,其整体实力会突破新高。而此时,始皇帝并没有这样做,派两大主力兵团继续作战,蒙恬一部北上上郡,赵佗一部南下岭南。这两部兵团加起来差不多得有一百万人。那么秦国刚刚一统,各行各业都百废待兴,却要养活这么一批庞大的军团继续作战,其艰难程度可想而知。与此同时进行的还有修建骊山陵墓,阿房宫,长城。这些都是需要耗费极其庞大的人力物力历时多年才能完成的伟大工程,然而竟然在同一时期全部开始。秦统一的过程之中,杀戮太重,长期的兼并战争使各国的人口数量急剧下滑。仅剩下的那么点人要同时承担几项如此庞大的工程,这已经把民众累到了不造反不行的地步了。虽说这些壮举是利国利民的百年大计,但是完全可以分批进行,哪怕一个完成在去做另外一个。这是典型的急功近利,操之过急的表现,直接导致天下揭竿而起,二世而亡。
而隋炀帝杨广时隔几百年之后,以同样的背景,同样的方式结束了大隋的命运。隋朝结束了两晋南北朝那个混战几百年的时代不久,皇位传到了杨广手中。修建大运河,营建东都洛阳,讨伐吐谷浑,征讨契丹,征讨突厥,这些同样是千秋大计,但同样也是劳民伤财的的表现。传言京杭大运河有多长,修建时死的人能把运河填满,虽说这是一个夸张的说法,但是这集中的体现了隋朝民众为修建运河而付出的沉重代价。继而率军开始四处讨伐,这也是奠定国家版图的壮举,但是打仗是要死很多很多人,花费很多很多钱的。终于,在杨广第三次征讨高丽的时候,国家已经承受不了这无休止的战争,各路义军推翻了大隋。两个朝代建立的背景几乎一样,灭亡的速度差不了多少,给后世的影响都非常巨大,灭亡的原因更是惊人的相似。这正是应了杜牧《阿房宫赋》里的那句话,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民力一旦耗尽,万事皆休。欢迎发表不同的见解,可以在评论区交流哦。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隋朝二世而亡的历史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隋朝二世而亡的历史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