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兴化的历史,明朝兴化的历史简介

kodinid 21 0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明朝兴化历史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明朝兴化的历史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以前兴化是不是属于扬州?后来划分给泰州的呢?
  2. 江苏里下河的历史?

以前兴化是不是属于扬州?后来划分给泰州的呢?

宋代的兴化,始隶泰州,后改扬州。南宋高宗建炎四年(公元1130年)升高邮军为承州,割县(兴化)治之;高宗绍兴五年(1135年)复兴化县治,复隶泰州。绍兴三十一年(1161年)又建高邮为军,仍以兴化隶属,后又复隶泰州。孝宗淳熙四年(公元1177年)再隶高邮。

元代(1271-1368年),兴化属高邮府,隶扬州路。

明朝兴化的历史,明朝兴化的历史简介-第1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明代(1368-1644年)兴化属高邮州,隶扬州府

清代(1644-1911年)初沿袭明的旧制,为扬州府高邮州兴化县,后直隶扬州府。

1949年4月,隶属于苏北人民行政公署泰州专区。

明朝兴化的历史,明朝兴化的历史简介-第2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1953年,苏北,苏南行署区和南京市合并恢复江苏省,兴化隶属于江苏省扬州专区。

1983年,撤销扬州地区,设立地级扬州市,兴化隶属于扬州市。

1987年,经***院批准,兴化撤县建市,撤销原兴化县,设立兴化市,由江苏省直辖,扬州市代管。

明朝兴化的历史,明朝兴化的历史简介-第3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1996年,兴化市改由新成立的地级泰州市代管。

江苏里下河的历史?

江苏省里下河地区位于世界有名的大运河东侧,位于灌溉总渠的南侧,到海边这一带广阔的地区,河道纵横,历史上是著名的鱼米之乡,物产丰富,有宝应,兴华泰州这一些文化名城,历史上人才辈出,人杰地灵,自古就是人间的天堂,不可多得的好去处!

里下河泛指里江苏省内运河以东地区的各个县市区。民国时易名里下河,“下河”名称最早始于宋。

明代称东下河,清代为下河、民国时称里下河。对下河曾有两种解释,一是指里运河之东各河的总称,二是里运河之东地势低下,为有别于运河堤防以西之上河,故名为下河,后多从第二种解释。至民国是时由于处于里运河之东,故民国时易名为里下河。

下河之名来源与扬州运道有着密切关系。邗沟开凿之初,直到宋代初年,邗沟东西相平,陆地相连,河湖相通,天长等地山丘来水由西向东自然排往大海。为了解决邗沟水源不足,宋代开始筑堤界水,使邗沟以西凹地汇而成湖,因筑堤将东西分割开来,蓄水以后,便出现堤西水位高,堤东水位低,因此高的叫上河,低的叫下河。宋绍熙元年(1190年),进士曹叔远在《五龙王庙记》中讲到高邮清水潭以东“俗号称下河”,可见“下河”之名,始于宋,是以东西水位高低划分上河、下河的。清康熙时,西侧有里运河车逻、南关等归海坝的坝水流入;北面与黄淮冲积平原的黄河相隔;南面有通扬运河的水流入;东侧串场河沿线入海口因年久被沙土淤浅,比兴化、高邮河身反高,形成了四面高,中间低,四水投塘的形势,因此常把该范围称为下河七州县,即山阳(今淮安区)、宝应、高邮、江都(今扬州市)、兴化、盐城、泰州七州县。

雍正以后增加了甘泉、东台、阜宁等县,不再称七州县。道光初年,里下河范围未变,州、县增至十个:即山阳(今淮安区)、宝应、高邮、甘泉(今扬州市区西北)、江都(今扬州市区东南)、泰州、东台、盐城、阜宁、兴化。

民国初年不仅保留了下河的名称,还改下河称为里下河,内有宝应、高邮、江都(今扬州)、泰县(今泰州)、东台、兴化、盐城、阜宁、淮安9县。今里下河范围与清代稍有不同,西至里运河,北至苏北灌溉总渠,东至串场河(河东至东海部分,今称为沿海恳区),南至新通扬运河。

由于里运河简称里河,串场河俗称下河,里下河平原介于这两条河道之间,故得名于此。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明朝兴化的历史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明朝兴化的历史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标签: 兴化 下河 高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