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隋朝我们不知道的历史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隋朝我们不知道的历史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隋朝兴亡的历史脉络?
581年,北周重臣隨国公杨坚篡位称帝,建立隋朝。589年,杨广挥师渡江灭陈,重新统一全国。隋初,在杨坚隋文帝精心治理下呈现“开皇之治”的盛世气象。只可惜隋仅存二世。由于杨广隋炀帝的残暴统治,导致隋末农民起义的爆发。618年,隋炀帝在巡游江都的途中被部将杀死,隋朝也随他而去了。
隋朝为什么在短短38年之内迅速瓦解?隋朝是中国历史上最黑暗、最残暴的王朝吗?
隋朝(581年—618年)是五胡乱华后汉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北周静帝禅让帝位于杨坚,杨坚定国号为“隋”,定都大兴城,南下灭陈,统一中国,结束了自西晋末年长达300年的分裂局面。
先说隋文帝,杨坚,在位24年,开创“开皇之治”。隋文帝倡导节俭,废除一些苛捐杂税,并设置仓储制存粮食(隋灭,唐初粮食,都没有用完)。躬行节俭,使人民负担减轻。隋文帝,废除九品中正制,***取分科考试,选拔人才。隋文帝在位二十余年,社会呈现繁荣,史称,“开皇之治”。
接下来,隋文帝杨广,也是咱们感觉隋朝黑暗的时代,咱们重点的说下。
隋文帝死后,节俭以养德,留给隋文帝的是一片繁荣,府库充盈的隋朝。隋炀帝,心中说的,“我老子省钱就是给我花的,天经地义”。
开始花钱吧,在位14年,怎么把王朝花没了的吧。
迁都,修驰道
隋文帝大业二年(606年),也就是继位第二年,迁都洛阳。大业元年605年,继位之初便开始营造东都洛阳。隋炀帝又追求极尽奢华之美,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修驰道,筑长城。并对四周征讨,扩大隋朝版图。其迁都洛阳,主要因为当时经济发展,地理位置,对国家掌控,不再适合立为国都,唐朝以后,后面大一统王朝没有在长安建都的原因之一。隋炀帝眼光还是造前的。
杨坚为杨广打了一个厚实的家底
开皇元年(581年)全国户口只有462万户,而到了隋炀帝大业五年(609年),则达到8,907,536户,46,019,956人。但可惜的是,隋炀帝步子扯得太大了,同样的灭高句丽,唐朝从太宗皇帝打到了高宗皇帝,打击门阀贵族,唐朝从高宗延续到了武则天,开凿运河,更是需要几代的疏浚之功。
但杨广却想在一代之内毕其功于一役,自然会让国家无法承受,百姓疲敝不堪。而至于残暴***这些,比杨广更甚者如北齐诸帝,都能苟延残喘,何况隋朝乎?
你所知道的《隋唐英雄传》里,哪些人物是虚构的,哪些是真实的?
我们知道隋唐英雄传当中最有名的其实当属靠山王杨林,在我们小的时候看到的评书,隋唐英雄传当中,靠山王杨民是一个大反派,此人,手拿双戟,也算是一个大便,各路英杰的,人物,所以靠山王杨林一直是属于,所有的起义军,瓦岗寨的最大的敌人,就好像后期水浒传当中所描述的那个高俅一样是铁定的,反面角色
其实在中国历史上,根本没有靠山王杨林这个人,而且靠山王所谓的靠山王,一定表现的是皇帝的,直系,而且,和一字并肩王有一点类似,这很明显就表示其应该是隋炀帝的长辈,而在这所有人当中,能够称为sunday长辈的也可能只有,隋文帝杨坚的兄弟,杨爽,杨爽这个人是兄弟的兄弟,历史上记载并不多,但是关于杨爽蓝牙只知道他,在历史上绝对不可能像靠山,王杨林有那么大的权限,他也没有真正的对瓦缸寨种人进行围剿。
我们都知道,在瓦缸在奇艺当中会有形形***的各种人懂,其实,隋唐英雄传当中,把他们都聚集到了一起,但有一些其实是根本就不对的,比方说像单雄信这样的一个人,其实和马刚在当中很多人都是,不放到一起去的,而像王部长这个人,在隋唐演义当中也被说成是一个人品有点问题的人,但历史证明,其实王导本人并不如此,所以隋唐,英雄传也不过就是一个演义小说,我们大家就听之信之就可以了,大家看着热闹,其实是和真正的历史有很大的差距的
不过靠山王杨林这个人在历史上是绝对没有的,我们看的隋唐演义当中增加这一个人悟,主要的也是为了增加戏剧冲突以及,对于围剿瓦缸寨的权重,增大了,所以刻意凸显出这样的一个人物,其实关于隋唐的隋末的农民起义来说,隋朝虽然组织了有力的反击,但是力量并不强,也并没有靠山王杨林这个人
第一个大锤子就是虚构的;李元霸,一个大吹子就有400多斤,吓死我了,那得多么重,那得有多大,关羽青龙偃月刀才82斤。不过后来才知道,李元霸早夭折,意思就是小时候就死了,既然是虚构,老褚(作者褚人获)真的是不惜吧牛吹破了,真的是吹的没边了。
第一是***的也就算了,连续天下老二也是***的;宇文成都用凤翅镏金镗重达400斤,这个也是虽然就拿着一个,就不怕累死了,最终被李元霸杀死。正史上宇文化及确实有两个儿子,叫承基、承趾,但跟宇文化及都是一样的废物。窦建德击败宇文化及军后,宇文父子一起被杀。
老褚果然没有让我们失望失望,天下老三也是虚构的,裴元庆和李元霸一样用双吹,一个大吹子就300斤,两个600斤。我的那个啥,你们都是吃什么长大的。这么有大劲儿。历史上裴仁基儿子叫裴行俨,两个人都是被王世充杀死的。
果然老褚更加自信的编出来了老四雄阔海;力托千斤闸,这是多么大的力气,不知道是不是真的千斤闸,到这里,这四个人比举鼎的霸王还要厉害。历史上根本没有此人。
老五伍云召;老六伍天锡查无此人。
《隋唐英雄传》里人物庞杂,要说哪些人物是虚构的,哪些真实的,让我一一道来!
1.霓虹关总兵新文礼
历史并无此人,在《隋唐英雄传》里他是第十一条好汉,武功高强,因有横推八匹马的能力,被人们称作“八马将”。
2.临潼关总兵尚师徒
历史并无此人,在《隋唐英雄传》里他是第十条好汉,武功高强,人称“四宝大将”。
3.宇文成都
历史并无此人,在《隋唐英雄传》里为大隋天宝大将,天下第二条好汉,宇文化及之子!
4.雄阔海
《隋唐英雄传》里排名第四的好汉,外号“紫面天王”,曾双拳打死两只老虎,在扬州战役中,为救被困的众人,力托千斤闸,后赶了一天一夜路,水米未进,体力不支而死!
5.伍云召和伍天锡两兄弟
《隋唐英雄传》很多人物的名字都是真实的历史上也确有此人,只是很多故事是虚构的比如很多英雄的武器都在100斤以上等等我们就来具体的说说十三杰,四猛八大锤,四绝。
李元霸,原名李玄霸(避康熙玄烨讳),李渊第四子。天下第一条好汉,隋唐强无敌。历史上确有此人,只是没有这么猛。《新唐书》记载“卫怀王玄霸字大德。幼辩惠。隋大业十年薨,年十六,无子。”
宇文成都 天下第二条好汉,隋唐十八好汉中排名第二,雷神普化天尊转世,也就是《封神演义》闻太师转世。历史上为宇文化及长子宇文承基。
裴元庆,天下第三条好汉,力大无穷。瓦岗山头号猛将。历史[_a***_]为裴行俨,山西人,隋将裴仁基之子,有“万人敌”称号,死于王世充。
雄阔海 天下第四条好汉,历史无此人
伍云召 天下第五好汉,历史无此人
伍天锡 天下第六条好汉。历史无此人
罗成,天下第七条好汉,与隋唐第一猛罗士信共用隋末名将罗士信原型。罗成用了罗士信的经历。***罗士信用了罗士信的名字,***中的罗士信有点傻大个,真实的罗士信勇猛有智谋。
杨林 天下第八条好汉,隋炀帝杨广的叔父,隋朝开国九老之一,被封为靠山王。历史原型隋文帝杨坚异母弟弟杨爽,官拜大将军,智勇双全,曾打败突厥,可惜25岁就去世了。
魏文通 天下第九条好汉,人送外号“花刀帅”“九省花刀将”。历史无此人。
隋朝是如何一步步走向灭亡的?
隋虽然只历二世,但隋建国之初,隋文帝杨坚非常明白”自古帝王未有好奢侈而能久长者”的道理。《在隋书·卷第二高祖纪》中有记载:“每旦听朝,日昃忘倦,居处服玩,务存节俭,令行禁止,上下化之。”隋文帝本人就倡导节俭,然后又推出了很多有利政权的措施:整治吏治、罢免贪官污吏、删减酷刑、正式推行了科举制、减轻税赋等,所以当时也是政治清明、人民安乐。之后隋炀帝杨广即位,前期可以延续文帝的成果,还是国力非常强盛的。但是杨广为人过于过于急功好利,对外为了扩大版图,四处发兵征讨,曾三征高句丽;对内开凿大运河、修驰道与筑长城,其实目的是好的,可以带动经济文化交流以及贸易发展;还有就是杨广喜好奢华,宫殿建造及其奢华,使用大量人力物力财力,这些都大大的消耗国力,终究是劳民伤财、累积民怨;最终引起了危机。
最终,各地纷纷开始叛乱,隋朝的***开始分裂。河南有翟让、李密的瓦岗起义军,河北有窦建德的起义军,江淮地区有杜伏威、辅公祏的起义军;最后朝中的宇文化及、司马德戡与裴虔通等人发动兵变,杀死了隋炀帝,这时隋朝其实已经就名存实亡了。之后宇文化及拥立的,以及王世充拥立的王,已经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皇帝了。隋朝就这样走向了灭亡。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隋朝我们不知道的历史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隋朝我们不知道的历史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