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人对隋朝历史的评价,西方人对隋朝历史的评价是什么

kodinid 51 0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西方人对隋朝历史评价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西方人对隋朝历史的评价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如何评价隋朝?
  2. 为什么没有人说隋朝?
  3. 为什么历史上对于隋朝的评价是“其兴也忽也,其亡也速也”?
  4. 有人说隋朝比唐朝富裕,有数据可以证明吗?

如何评价隋朝?

隋朝虽然只有短短的38年,但其历史功绩还是不可磨灭的,隋朝结束了长期的分裂,使全国统一,有利于经济发展,还有隋朝有几件大功绩.第一隋炀帝大运河,第二,创三省六部制,第三,开创科举制.这三件事为以后各个朝代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为什么没有人说隋朝?

隋朝的功绩,为何在历史上存在感极低。隋朝是一个存在时间比较短,又富有争议的朝代。一般在两个大一统王朝之间出现的朝代,史书里的记载都较为简练,普罗大众对这方面理解的也不多。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现象,是因为这些规模较小存在时间较短的国家,对中国历史产生的影响微乎其微。

西方人对隋朝历史的评价,西方人对隋朝历史的评价是什么-第1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为什么历史上对于隋朝的评价是“其兴也忽也,其亡也速也”?

隋朝再我们古代,是第二个在经历数百年乱世之后,形成的大一统王朝。有关于隋朝的评价:其兴也忽也,其亡也速也,算是对隋朝的一句总结语。

其兴也忽也,说的是隋朝的出现给人们的感觉,好像是突然半路杀出个程咬金一样,另人十分惊讶。

这是因为隋朝建立者杨坚,是北周朝的一个普通大臣当时北周可以用如日中天来形容。

西方人对隋朝历史的评价,西方人对隋朝历史的评价是什么-第2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可突然北周的皇帝(杨坚女婿)去世了,杨坚便利用国丈的身份突然崛起。

且一发不可收拾,直到灭北周、建大隋、统一天下,这可都是在杨坚有生之年完成的。由此可见其兴起的突然性,多么让人目不暇接。

其亡也速也,说的是隋朝的灭亡给人的感觉,好像是天上突然下来一道闪电劈中了他,另人都来不及思考它便已经成了灰烬。

西方人对隋朝历史的评价,西方人对隋朝历史的评价是什么-第3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这是因为隋朝,是二世而亡。杨坚从北周的普通大臣,到建立隋朝统一天下,再到其子杨广(隋炀帝)身死国灭,只有几十年时间。

当时的隋朝可是东亚霸主,灭的这么快,认人都来不及反应。由此可见其灭亡的速度,是多么超然的事实。

有人说隋朝比唐朝富裕,有数据可以证明吗?

根据史料

一是粮仓。隋朝***在各地都修建了许多粮仓,存储粮食皆在百万石以上。贞观十一年,监察御史马周对唐太宗李世民说:“隋家储洛口,而李密因之;西京府库,亦为国家之用,至今未尽。”隋朝灭亡了20年,可人家储存在仓库里的粮食还没吃完!1969年在洛阳发现了隋朝的含嘉仓遗址,内探出259个粮窖。其中还有一个粮窖还留有已经炭化的谷子50万斤。

二是户口、田亩数。隋文帝初登基时全国人口400万户,隋炀帝登基时已达890万户(含被征服的陈朝50多万户),以一户六口计,全国人口不下5000万,这个数字大约直到唐玄宗时才达到。直到唐太宗死后,唐高宗继位,计户口380万户。唐玄宗时,全国760万户,4100万人。隋开皇九年已垦田地1944万顷,大业中期已垦田地5585万顷。

这么一对比,就感觉唐朝是继承隋朝的遗产成长起来的。

隋朝“有钱”的真相:

一。隋朝是军事化的国家,它的家底是北周宇文家族为首的关陇贵族打下来的,强军体制要想确立,需要国家手里有钱、有粮、有人口,

于是,隋朝在强军背景下,搞高度垄断的商业经营,粮食、盐、铁、布帛等等战略物资的存储贩运,都由国家控制。

二,还需要调动民间资本、引进国际资本,所以隋朝要建粮仓、开运河,让老百姓看着国家有钱有粮,富户们就有了经营信心;隋朝还营建东都洛阳、江都(今扬州)等若干区域中心城市,拿运河把它们串联起来,请来很多西域突厥客商,拿大场面唬住他们,在他们投资经营后,收取营业税。

三。 那么长安、洛阳两京的粮仓的作用呢?因为两个地区周边是产粮区,通过运河,可以很好地筹集、调运物资,马周给太宗上书里说的,实际是唐朝从隋朝继承了这两大仓库的经营模式,这令唐朝一直受惠

四 。隋朝人口更多?隋文帝时候,为了彰显国家实力,把很多黑户甚至僧尼也以估算形式列入国家账册,这也是国家做局圈钱的一部分,所以那时的国家是内外两本账。 古代中国大多数人是农民,人口只有与土地结合起来,才能形成财富,但是很可惜,这里边很多田产都在山东江南地区士族和关陇贵族手里。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西方人对隋朝历史的评价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西方人对隋朝历史的评价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标签: 隋朝 国家 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