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军队架空历史,明朝军事

kodinid 45 0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明朝军队架空历史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明朝军队架空历史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求明朝架空历史的小说?
  2. 推荐穿越架空历史小说,文笔好,感情戏多,最好是军事历史小说?
  3. 求一部架空历史的军事小说写的是男主穿越到唐朝末期跟朱温斗?
  4. 明朝末年,北方战事吃紧而且短兵缺将,为什么不把南方的军阀集团北调支援呢?

求明朝架空历史的小说

嗯 我不知道你说的是那本书,不过推荐几本很好的明朝***:穿越之纨绔少爷(已完结),大明王侯(已完结),新书《明朝伪君子》正在连载 稍微次一点的有: 明统天下其他的历史小说经典的有《我是秦二世》《三国之暴君颜良》 《资本大唐

推荐穿越架空历史***,文笔好,感情戏多,最好是军事历史***?

架空: 《重生之武大郎玩转宋朝》:很精彩的水浒改变,改变的人物很符合个性,我喜欢这个更甚于原著。

明朝军队架空历史,明朝军事-第1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男主虽然不专一,但也不会觉得种马。女主都很厉害啊。历史穿越: 《***万户侯》,《名门》,《晚宋》,《大明官途》,《李唐传奇》:高月作品。都是男主建功立业的,阴谋斗争为主。《明》很专业的穿越改造***,其中的一些道理也很让人感慨。《***酒徒》:极品调酒师穿成了一个纨绔子弟,看他如何让把纨绔子弟变为才子酒徒。《化工***》:用化学改变世界了。以上是军事的,下面是悬疑破案类的。《纳妾记》1,2 《刑名师爷》

《绍宋》 作者:榴弹怕水

下了次九龙井竟穿越成了南逃中的赵构?知足吧,晚两年穿越过来变成吓出毛病的宋高宗,你不得立马再跳一次井?

主角大学毕业回家办户口,顺便帮人下九龙井救狗,回过神来就穿成了皇帝赵构?还正在靖康之变之后的南逃途中!十万大军搜山检海可不是闹着玩的。21岁的年轻人突然担此重担,这可如何是好?只能硬着头皮整顿朝廷、步步为营和群臣机智交锋。他北上抗金,复兴大宋,终是成功一统天下!本书战争描述热血,人物鲜明,强烈推荐

明朝军队架空历史,明朝军事-第2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求一部架空历史的军事***写的是男主穿越到唐朝末期跟朱温斗?

篡清,千夫斩,步步生莲,曹贼,窃明,强烈推荐曹贼、无家、篡清 《无家》 《 回到明朝当王爷》 《双阙》 《混在三国当军阀》 《汉鼎》 《大争之世》 《明》 《靖难天下》 《华夏立国传》 《武唐攻略》

明朝末年北方战事吃紧而且短兵缺将,为什么不把南方的军阀集团北调支援呢?

明末精兵强将大多云集北方,南方军力早已空虚,自保尚且捉襟见肘又何谈分兵北上?即便在明朝国力最强盛、军事最强大的阶段,军力部署也始终遵循着“北重南轻”“居重驭轻”的原则。

特别是明成祖迁都北京后,仅常驻京畿重地的明军就有3大营和50多个卫所,常备兵力保持在50万至60万人。此外为增强京师防卫力量,明廷还下令河南山东等地官军每年春秋两季轮番赴京担负执勤、操练等任务,称作“班军”,这部分兵力也有16万之众。换言之,明成祖能够随时掌握、直接调动的兵力就超过70万人!

明朝军队架空历史,明朝军事-第3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须知,永乐年间按493个卫所、每卫5600人定额估算(当时明军缺编问题尚不严重),全国总兵力约275万人,也就是说部署在北京及周边数百里以内的官军已占到前者四分之一强。这还没包括驻守九边重镇的近70万边防大军、分驻北方各省(非边防军)的卫所,全算上的话明朝在北方的总兵力至少有160万人,占全国总兵力的60%左右

除了兵力雄厚,明代的北军在大多数时间里的武器装备也远优于南军,尤其是当时最先进的火器、优良马匹基本上都配给了北军特别是京师驻军。

有明一代,南军主要驻扎、集中在东南沿海及西南边陲,比如云南最多时部署了20个卫所、兵力(足额状态下)超过10万之众。而四川(当时的四川还囊括了云贵一部,面积很大)因身处内地、安全压力较小,却只设置了区区5至6处卫所,防区面积大而兵力不足,也是导致后来明末四川一带频遭战火涂炭的一个重要原因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卫所制度在明代中后期开始衰落,但北军实力较强的优势并未改变。比如嘉靖年间驻防京师的明军虽缺额严重,仍保持了38万人的规模(缺额40%),边防军镇则普遍缺编三分之一左右,但同一时期沿海、江淮各卫所“缩水”现象就更可怕了——德州、徐州“守城不过疲卒二三百人”,漳州、泉州缺编率超过60%,整个福建驻军编制4.82万人,但实际点检也不到一半

而且,除了俞大猷、戚继光编练的新军,多数南方明军要么是难以离开防区,要么就是战斗力太差,南军“战五渣”的痼疾直到明末也没得到解决,甚至在崇祯帝景山自缢后,南明小朝廷“前赴后继”之际,后者仍要依赖各路左良玉这号北方军阀,甚至委身投靠北方农民军残部以求自保

明亡的主因是财政崩溃,就是,没钱。阉党横征暴敛,东林党重农税减工商税成政商一体,宗室庞大,尾大不掉,皇帝亲自到市场上调查菜价,以前是不可想像的。自然灾害成压垮大明的最后一棵稻草

明朝的卫所军制在中后期已经败坏,北方南方差不多,北方一些招募的边军长期对抗游牧民族,战斗力还强。南方抗倭成长起来起来的戚家军,还有少数民族的狼兵、土兵也悉数调往北方,但是一则人数有限,二则南北军相互猜疑,三则明廷指挥不利,最后也基本全军覆没。剩下的南方军队也基本 战斗力差劲

因为南方的军队也很忙,主要对付的是流动作战的张献忠部,

南方军队主要的有左良玉部、黄得功部、秦良玉部、刘良佐部

左良玉部很忙:左良玉已经多次北上救援开封,然后被打的大败,从此看见李自成就跑,李自成进攻襄阳时,左良玉跑到武昌,之后,抢了楚王的钱财跑到九江,扩军到了二十万,到九江后拥兵二十万观望自保。后张献忠克武昌,朝廷严令出兵,才出战大败立足未稳的张献忠,收复汉阳。待张献忠入蜀后,出兵收复武昌。

黄得功部也很忙:崇祯十五年(1642年),黄得功移守庐州。农民军攻陷庐江、凤阳两郡县。黄得功奉皇命在定远县镇守。当时张献忠匪帮暗藏在英山县、太湖县之间,黄得功用五千骑兵前往镇压他们,在石牌与他们相遇。张献忠畏惧了,不应战就逃跑。黄得功追上了他,不到尺把远,就想活捉他,反而被他逃脱离开了。黄得功就接管了张献忠所抢掠的一万多男女人员,命令他们各自回到家乡,把武器、辎重收归朝廷。

秦良玉部也很忙:崇祯十六年(1643年),张献忠攻陷武昌,处死楚王朱华奎,率兵再次进犯四川,秦良玉上呈全四川形势给巡抚陈士奇,建议派兵守十三个关隘,但陈士奇不用,秦良玉又找巡按刘之勃,刘之勃同意秦良玉的计策,但是却无兵可派。 崇祯十七年(1644年),张献忠领大军长驱直入,再次进犯夔州,秦良玉率军前往救援,但寡不敌众,被击溃。张献忠攻下成都后,秦良玉对部下说:“我兄弟二人都战死沙场,我一个妇人,受国恩二十年。到现在这种地步,也敢与贼势不两立!”于是秦良玉分兵守卫石砫境,张献忠到处招降四川土司,却不敢来石砫。

刘良佐部也很忙:崇祯年间统兵在宿松、庐州、六安一带同义军作战,升任总兵官。崇祯十年,同总兵牟文绶击溃罗汝才部下摇天动二十余万人。崇祯十五年,同凤阳总兵黄得功大败张献忠于潜山。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明朝军队架空历史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明朝军队架空历史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标签: 良玉 明朝 崇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