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曾国藩和明朝历史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曾国藩和明朝历史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曾国藩如何评价王阳明?
王阳明是明代著名思想家、哲学家,在学术思想方面继承宋代大儒陆九渊,以自己的体悟加以完善,形成了独具一格的“心学”体系。王阳明的思想一出世,便产生了巨大的反响,为当时萎靡消沉的社会灌输了生机与活力。曾国藩曾评价说:“王阳明矫正旧风气,开出新风气,功不在禹下。”几百年来,王阳明的思想影响了海内外无数人,张居正、曾国藩、章太炎、康有为等都从中受益。美国哈佛大学教授杜维明断言,21世纪是王阳明的世纪。
如果曾国藩在崇祯朝,会被杀掉吗?
崇祯皇帝继承了老朱家的优良传统,疑心特重,对手握重兵的边关大将更疑,连他宠信的大将袁祟焕都被凌迟外死了。曾国藩军事才能平庸,善守拙,军事上以"结硬寨,打呆仗”笨方法取胜,每一战都得用一两年时间。崇祯皇帝弄不到那么多军饷,疑心又重,曾国藩长十个脑袋也不够砍的。
祟祯皇帝朱由俭十七岁当皇帝,做了十七年皇帝,他是一个有理想的年轻人,勤于政事,生活俭仆,数十年如一日,如果是在太平时期,还称得上是一个好皇帝。但在王朝末期个人能力和性格缺陷使国家和自己陷入万劫不复的地步。朱由俭刚愎自用,对文武大臣缺泛信任,上任伊始,铲除魏忠贤势力,重新启用东林党人,首辅换了几十个,他的大部分精力也用在了和文官集团扯皮上。
崇祯时期并不缺良将,袁祟焕,孙传庭,卢象什,洪承筹,吴三桂,曹文诏等都是一时人杰。明军屡打败仗除了诸将配合不力外,最主要的原因是粮草不济,每承担不起长期战争,主张速战速决,少花银子多办事,事情结果往往事以愿为。本来魏忠贤是能弄到银子的,能够保证大明国家机器正常运转。魏忠贤一死,大明财政陷入枯竭,粮饷无法保障,局势糜烂。
曾国藩是清朝重臣,1852年奉命组建地方武装团练湘军。清***不给一两银子兵源和银子由自己筹备,。曾国藩以师生和同乡为纽带组建了一支战斗力非常强的军队。曾国藩打仗不***用出奇制胜战术,以"结硬寨,打呆仗"为主,每次打仗命士兵筑城掘壕同太平军拼消耗,等太平军弹尽粮绝时再发动进攻。
这种战法往往用一两年时间,但非常有效,是曾国藩打败太平军的法宝,城破之后,允许士兵抢劫,众赏之下必有勇夫,湘军的战斗力比八旗兵和绿营兵强多了。而崇祯皇帝玩不起这种战术,主要是缺银子,纵兵抢劫也有损朝庭形象。所以,曾国藩生活在祟祯时代不会有什么做为,早被嚓喳啦。有名君,才会有能臣。
在崇祯年间,以曾国藩之过,据某些网友之意,杀十次也不为多!
当时太平军兴起,八旗、绿营兵无能,曾奉命回乡编团练,组织湘军,初战大败,这叫"付托不效";
之后,太平军在石达开指挥下,深入江西,连陷几十个州县,曾国藩这是"纵敌长驱";
湘军屡次战败,曾国藩总隐匿下来,只报胜仗,打下南京后,湘军抢掠大批金银和女人,用船只运回湖南,却上报南京"圣库"空无一物,这叫"专恃欺隐"!
湘军围攻南京二年以上,战死八九千人,病死二万余人,久攻不下,清廷急了,派李鸿章来援,曾立即拒绝(害怕淮军分功),这叫"遣散援军"!
看到了吧?杀袁崇煥时宣布的几大罪状,曾国藩都有了,再加上英法联军进犯京津,咸丰帝急调湘军勤王,曾却断然拒绝,干脆建议咸丰向英法联军屈服。凡此种种,你想崇祯还容得了他吗?
但是,该不该杀和会不会杀是二码事。湘军将领全是曾的故交、门生、同乡、至亲密友,每营五百人,只服从营官;全军只服从曾国藩一人。沒有曾,谁也指挥不了湘军,所以崇祯心里虽恨,都决不敢杀曾国藩!不信?你看祖大寿领兵东去,后来又降清,归来后崇祯动过他一根头发没有?
对比王阳明与曾国藩,两个“完人”的异同是什么?
愚钝和天才都不能成为圣贤完人,
只有诚意正心而至修身克己复礼,一以贯之才有可能成为完人。如果能如此立志做去不管愚钝也能有所成就,如果没有如此立志培养即便天才也只是凡夫俗子终无所成。
再说说曾国藩不是愚钝者,王阳明也非绝顶天才,因人生坎坷崎,阳明悟道后来立志真切意真诚而致良知,一生不变培养此学此志修身克己最后能成就卓越!人要靠立志培养方能成就终身,不然小打小闹小聪明终无所悟不会有大成就。
…………………………………………
说“立志”谁都懂,但又有谁真悟!恐怕志提起少,常放下则多…此志不持有断便没有立,不立又何言志在。真志能立得住智慧便能养得充满凡事都能迎刃而解…人心皆同何必分愚钝与天才都是自私臆断之见解!时刻致良知便能意诚,诚意不断便能立志,所以有志者事竟成!
谢谢史先生邀请
这两个完人,是名副其实的。但对照你的图片,可以说王阳明更完美!更不易!更震古烁今!
都说阳明先生天纵英资,但谁有能想到他老人家一生都在与病魔作斗争呢?上天给了他一颗聪颖的大脑,但同时也给了他一副病怏怏的身板……也说明什么事都难以两全。
可以说,阳明先生在第二次考中进士之前,是活在一个官宦家庭,是***的,但之后就历尽坎坷了,一生都在与病魔、与旧势力、与反贼、与皇帝作斗争。其心可昭日月!此心光明、亦复何言!
这样说来,曾文正公怎能相比呢?
谢谢史先生的邀请!都是随业再来人,因缘不同,对社会的影响也不同,供献不同。为官之道也好,实现自己的思想理想也好,不好比较。因为他们都是带着各自“使命”的再来人。
世人总结,曾国藩只能算半个完人,王阳明是一个完人。这是最大区别。曾国藩不敢反抗朝庭,内心不够强大,认为自己只能是臣子,内心里就没有完全肯定的是思维。王阳明达到从心所欲,知行合一的境界!
王阳明和曾国藩相比,谁对后世的影响更大?
他们对后世影响都不大,真正对今天和后世影响最大的还是"现代哲学和自然科学"。中国今天高速稳定发展的前提,都得益于"现代哲学"特别是马克思主义和毛泽东思想,及现代科学和现代科学技术和文化。
现在是,将来也必定是!
看到回答里有人抹黑王阳明,抹黑曾国藩,深感愤慨。正好前几天在xi ma la ya FM上听了“王阳明心学、儒学、国学三重奏”的音频,对王阳明的思想有所了解,所以来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
什么是为人处世的最高标准?按照《左传》中的说法,便是:“立德、立功、立言” “此之谓不朽”。而一直以来,在中国历史上就有“两个半圣人”的说法。也就是说,达到“三不朽”标准的人只有“两个半”,其中孔子是一个,另一个便是明朝的王阳明,最后“半个”圣人便是曾国藩。从这个评价上来说,曾国藩与王阳明究竟谁的影响大显而易见。
不过,既然题主非要将两人的影响力分出个高下,今天我们就只能分别从这“立德、立功、立言”三点来判断了。
首先是“立德”,立德是什么?用我们今天的话来说就是:树立高尚的道德。阳明心学,是明代影响最大的哲学思想。作为心学的创立者,王阳明的学生遍布天下,他所提出的“心即理”“致良知”“知行合一”等观点,影响了包括曾国藩、***、蒋介石在内的一批人。这便是立德所在。而以儒家为宗的曾国藩,向来戒娇慎独,十分自律,每日修身养性的他在“立德”方面的成就也是不容置疑的。
其次就是“立功”,所谓立功,就是为国为民建立功绩。王阳明是明朝杰出的军事家,他在没有正规军的情况下,多次替朝廷扫平叛乱,而且几乎没有打过败仗。而曾国藩在“立功”方面的成就,主要是为清廷打败了太平天国,将大清在覆灭边缘拉了回来。
最后一个就是“立言”,立言即是提出具有真知灼见的言论。王阳明创立了能与程朱理学分庭抗礼的心学,给后世留下了《传习录》这样的心学典籍。而曾国藩则是留下了《曾文正公全集》,其中《家书》最为著名,平淡家常中孕育真知良言,富有极强的感染力。
其实,从这三个点来看的话,两个人的成就并无太大区别。非要比的话,王阳明活得比曾国藩自在倒是真的,王阳明有自己的社会理想,做官也是为了实现自己的社会理想。一旦两者发生冲突,王阳明会毅然决然地选择理想。但曾国藩始终只是一个官员,他的忠君为民多是为了做稳官位,做大官。不仅如此,两人在军功上虽然相差不大,后世评价却是完全不同的。很多人认为曾国藩效忠清廷,是愚忠,所以并不看好他压制农民起义的军功。不过,在其位,谋其职,拿谁的俸禄,替谁办事,想来又有多大的错。
纯手敲,谢绝抄袭,喜欢给我点赞哟。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曾国藩和明朝历史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曾国藩和明朝历史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