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石窟介绍隋朝历史文化,敦煌石窟介绍隋朝历史文化

kodinid 45 0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敦煌石窟介绍隋朝历史文化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敦煌石窟介绍隋朝历史文化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敦煌石窟讲解?
  2. 敦煌石窟保存众多飞天形象是哪一时期的?
  3. 隋代是莫高窟建窟最频繁的朝代吗?
  4. 敦煌地区保存的飞天是什么时期的?

敦煌石窟讲解?

敦煌石窟,是我国和世界闻名的珍贵历史文化遗产之一,包括莫高窟、西千佛洞、瓜州榆林窟、东千佛洞、水峡口下洞子石窟、肃北五个庙石窟、一个庙石窟、玉门昌马石窟。因其各石窟的艺术风格同属一脉,主要石窟莫高窟位于古敦煌郡,且古代敦煌又为本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故统称敦煌石窟。

莫高窟开凿于前秦建元二年(366),时间最早创于公元366年(另有始建于西晋末年东晋永和九年等说),历经十六国北朝、隋、唐、五代西夏、元等历代的兴建,历时千年,延续时间最长;现存石窟700余个,规模最大;雕塑3000余身,壁画4500余平方米,内容最丰富。窟内绘、塑佛像及佛典内容,为佛徒修行、观像、礼拜处所。敦煌石窟是融建筑、雕塑、壁画三者于一体立体艺术,是中国古代艺术史的百科全书。

敦煌石窟介绍隋朝历史文化,敦煌石窟介绍隋朝历史文化-第1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近代发现的藏经洞,内有5万多件古代文物,由此衍生专门研究藏经洞典籍和敦煌艺术的学科--敦煌学。1961年,被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1987年,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世界上现存最大的佛教艺术宝库。

敦煌石窟保存众多飞天形象是哪一时期的?


主要来自于隋唐时期。

这一时期的敦煌莫高窟在继承和发展民族传统的同时,融入了外来飞天艺术的成就,创造出了一系列独特的敦煌飞天形象。这些形象不仅保留了西域飞天的特点,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形成了具有敦煌特色的飞天艺术。

敦煌石窟介绍隋朝历史文化,敦煌石窟介绍隋朝历史文化-第2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莫高窟内的壁画和雕塑反映了不同历史阶段的飞天艺术风格,包括早期的模仿萌发期、中期的转型创意期、盛期的定型鼎盛期以及晚期的程序化衰落期。因此,可以认为敦煌地区石窟保存的飞天形象最多的是在隋唐时期。

隋代是莫高窟建窟最频繁的朝代吗?

隋朝立国短短三十余年,隋文帝杨坚与隋炀帝杨广均崇圣佛教,在这时期佛教如日中天。莫高窟在短短的三十多年时间里建了百余个洞窟,是莫高窟这座历史遗迹中最闪光的一部分。此时敦煌飞天数目骤增,满窟皆画飞天,敦煌飞天艺术出现高峰,与朝廷大力倡导画飞天也有重大关联。

据史籍载隋炀帝特别喜爱飞天,他在宫中曾让匠人为其创造“活动飞天”,在大门上挂帷幕锦幔,装饰木雕飞天,经过机械传导,飞天可上下升腾俯仰,卷动锦幔上升。

敦煌石窟介绍隋朝历史文化,敦煌石窟介绍隋朝历史文化-第3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是,莫高窟建窟最频繁的朝代,隋代是莫高窟建窟最频繁的朝代。根据不完全统计,隋朝一代,前后仅三十八年,却在莫高窟建窟一百余个,其中新建石窟一百零一,重修北朝石窟五个。十六国北凉、北魏、西魏、北周四个朝代,一百八十余年,现存洞窟仅三十六个,只有隋朝一代的三分之一。

敦煌地区保存的飞天是什么时期的?

敦煌地区的飞天形象出现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从十六国时期开始,到元代末期的漫长过程中,历代的敦煌石窟壁画中都包含了飞天的形象。

具体来说,敦煌飞天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十六国时期的北凉到北魏时期,这一阶段的敦煌飞天受到了印度和西域飞天的影响,其特点包括带有圆光的头部和半裸的上身。随着时间的发展,到了西魏到隋代的时期,敦煌飞天经历了一次重要的变化,形成了中西结合的风格,其中西域风格和中原风格的混合尤为明显。隋代时,飞天的身形变得更加修长和柔美,而到了唐代,特别是初唐盛唐期间,敦煌飞天进入了一个成熟的阶段,这时他们的艺术形象达到顶峰,完全中国化,形成了一种从容自若且优美的姿态,融入到复杂的画面结构中,成为整体中最闪亮的色彩之一。最后,从五代到元代的时期,敦煌飞天开始呈现出程式化的特征。因此,可以说敦煌飞天的演变经历了千余年的时间,展现了丰富的文化和艺术变迁。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敦煌石窟介绍隋朝历史文化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敦煌石窟介绍隋朝历史文化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标签: 飞天 敦煌石窟 敦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