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抗清的历史,明朝抗清的历史背景

kodinid 44 0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明朝抗清历史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明朝抗清的历史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明末抗清英雄?
  2. 明末抗清十大名将分别都是谁?

明末抗清英雄

阎应元 ,字皕亨,汉族直隶通州(今北京通州)人,明末抗清名将民族英雄,江阴抗清三公之一。

1645年,即明弘光元年(清顺治二年),任江阴典史期间,率十万义民,面对二十四万清军铁骑,两百余门重炮,困守孤城八十一天,使清军连折三王十八将,死七万五千人,史称江阴八十一日。城破之日,义民无一降者,幸存者仅老幼五十三口。阎应元被俘后坚决不向清廷贝勒下跪,被刺穿胫骨,“血涌沸而仆”,终英勇就义。

明朝抗清的历史,明朝抗清的历史背景-第1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夏完淳

夏完淳是今天上海地区人。他的父亲是夏允彝,乃明末江南著名文人。夏完淳自小便十分聪明。五岁的时候就能背诵诗经,七岁的时候便会做事,十几岁的时候便参加了抗清义军。后来他被清军俘获,但拒不投降,英勇就义,年仅16岁。

定国南明三大柱石之首,支撑南明王朝的最后一根孤木。本为大西反贼,后弃暗投明,对大明朝忠心不二,率领大西余部坚持抗清二十年,两蹶名王,复地三千里,打的清军闻风丧胆,收复江南半壁江山

明朝抗清的历史,明朝抗清的历史背景-第2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可惜清军势大,孙可望和郑成功多次拆台,李定国独木难支,最后败退缅甸。永历帝被害后,李定国听闻后,呕血数升,泣血而亡。

明末抗清十大名将分别都是谁?

明末抗清十大名将包括袁崇焕史可法、郑成功、孙承宗、夏完淳、袁崇焕、阎应元、沐天波、熊廷弼等名将。其中,袁崇焕被誉为明末抗清十大将领之首,而史可法则是明末重要将领之一。其他名将包括李定国、郑胜利、张煌言、沐天波等。

回答如下:

明朝抗清的历史,明朝抗清的历史背景-第3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1、李定国,南明三大柱石之首,支撑南明王朝的最后一根孤木。本为大西反贼,后弃暗投明,对大明朝忠心不二,率领大西余部坚持抗清二十年,两蹶名王,复地三千里,打的清军闻风丧胆,收复江南半壁江山。可惜清军势大,孙可望和郑成功多次拆台,李定国独木难支,最后败退缅甸。永历帝被害后,李定国听闻后,呕血数升,泣血而亡。

2、郑成功,明末大海盗郑芝龙之子,南明三大柱石之一。为抗清与父亲决裂,率领部下独自抗清,纵横东南,数败清军,南京之战打的清军闻风丧胆,可惜因骄傲自满功败垂成,被迫退往东南,收复宝岛台湾,以台湾为基地坚持抗清,成为大明的最后一面旗帜。

3、张煌言,南明三大柱石之一。本为一介书生,面对国家危亡,弃笔从戎,高举义旗,聚众十数万,三次率兵北伐,可惜无力回天,被俘后誓死不降,慷慨就义。

4、沐天波,大明最后一位黔国公,世受国恩,多次婉拒永历帝的加封,只愿与大明共存亡,追随永历帝生死不弃,为救永历帝战死缅甸。

5、阎应元。1645年,清兵大举南犯,危难之际,17岁的阎应元聚集十万义民,独抗20余万清兵,坚守江阴81天,连折清军三王十八将,由于寡不敌众,阎应元和十余万义军全部战死。

6、何腾蛟。湖广总督何腾蛟,收拢溃散明军,与李自成残军合作,坚持抗清,被俘后宁死不降,英勇就义。

7、张名振。宋有岳鹏举刺字抗金,明有张名振刺字抗清。张名振原台州石浦游击,清兵南下后起兵抗清,曾联合郑成功三上长江,于金山遥祭孝陵,终因国恨家仇,郁积于心,病死在舟山军中。

8、秦良玉。巾帼不让须眉,率八千子弟兵血战辽东,重创敌酋。1648年重病在身的秦良玉接到永历诏书,瞿然而起,拜伏受诏,感泣道:”老妇人朽骨余生,实先皇帝恩赐,定当负弩前驱,以报皇恩!不过秦良玉虽有报国之心,可惜重病在身,奉诏没几天因病而亡。

9、黄得功。南明抗清名将,虽拥兵自立,割据一方,但在民族大义面前毫不含糊。清军南下后,弘光帝朱由菘逃入芜湖黄得功营中,黄得功为保弘光帝,率部抗击清军,战死沙场。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明朝抗清的历史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明朝抗清的历史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标签: 抗清 清军 定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