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历史官职唐朝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历史官职唐朝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唐玄宗在位时设立的官职?
唐代官职:唐朝是中国统一时间最长,国力最强盛的朝代之一。618年由李渊建立,定都长安(今西安),并且设东都洛阳,武周时期洛阳神都,北都太原等陪都。唐朝文化兼容并蓄,接纳各个民族与宗教,进行交流融合,成为了开放的国际文化。那么唐朝的官职又是如何划分的呢?
唐代官制分中央官制、地方官制、少数民族政权的职官制几个方面。
中央官制
唐代的官制基本是沿袭隋制。《新唐书·百官志》云:“唐之官制,其名号禄秩虽因时增损,而大抵皆沿隋故。”
以皇帝为首的封建国家体制,在唐高祖武德时期就比较完备地建立起来。皇帝掌握着国家的最高权力,操有对一切臣民生杀予夺的大权。法律和法令都以皇帝的名义颁布,皇帝有权修改法律和法令,并可以不受法律和法令的约束。在皇帝之下,有三省、六部、九寺、五监等职官体系。在中枢机构中,制令机关、封驳审议机关与行政事务机关是分工而又合作的。政务机关和事务机关的职责是很分明的,监察机构也很完备。此外,还有一套比较完备的品阶勋爵制度。《新唐书·百官志》说:其辩贵贱,叙劳能,则有品、有爵、有勋、有阶,以时考覈而升降之,所以任群材、治百事……方唐之盛时,其制如此。
狄仁杰担任的“内史”为何只是正三品?“内史”的职权有多大?
简单来说,在狄仁杰那个时代,正三品是最高的实权官职。
在人们印象中,宰相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肯定是一品大员吧,但其实宰相往往都不是一品官员,尤其在唐朝,宰相经常是三品官员。
先说一下唐朝的官制,唐朝官制在前代基础上继续发展,职官、勋官与爵官之分,职官还配有散官(有名无实的称号),综合起来非常复杂。
在秦汉时期,官员的等级分化全靠俸禄,俸禄二千石以上就是大员。魏晋时期实行九品中正制,形成了官员品级制度。唐朝延续了这个制度,几大类官都有品级,但品级数量不同。
内史是职官,我们介绍一下职官的分级。职官有九品,有正、有从,自正四品往下,还有上、下,总共有九品三十等。职官里边也并不只有实权官职,还有一些荣衔,纯粹是表示地位尊崇,实际上不管事。
比如三师三公这些就算荣衔,他们都是正一品,一般给德高望重的大臣,但这个大臣要处理政务的话,得兼任其他官职,比如长孙无忌是太尉(三公之一),要兼任检校中书令才能处理具体事务。
接下来是二品,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最为重要的尚书***官尚书令就是正二品,可李世民当过这个官职,后来没人敢当了,尚书令下面左右仆射成了尚书省的实际长官。
左右仆射是从二品的,他们加上其余二***官中书令和侍中(都是正三品),就是唐朝的宰相班子。后面为了加强皇权,皇帝将三***官之外的官员也吸收进了决策机关,就出现了“同中书门下三品”、“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这种官职。
何为内使?
武则天篡唐改周,改变官职名称。
内使就是唐代的中书省,内史令也就是中书***官的中书令。
唐制,中书省执行下列行政流程:
预审奏折,分类整理上报给皇帝,针对一般性质的事件拟定初步处理意见。
平时备皇帝咨询。
依据皇帝决定草拟诏书,传门下省复核。门下省复核同意,中书省将诏书发布给尚书省去具体执行。
换句话说,中书省就是皇帝秘书处。中书令就是皇帝秘书长。著名的李林甫知道吧?就是唐玄宗的中书令。
如果你对中书令的地位还有疑问,那么,明代的内阁首辅,清代首席军机大臣,大体也就是中书令的身份。
为何作为宰相的中书令只有三品?
前言:说起狄仁杰,这可是家喻户晓的人物啊,电视剧“神断狄仁杰”系列,吸引了无数观众,一句“元芳你怎么看”成为网络热词,我们也都知道,在武周时期,狄仁杰是武则天手下股肱之臣,那么很多人心里有疑问了,狄仁杰担任的内使只有区区正三品,怎么能行使这么大的权利呢,带着这样的疑问,我们继续往下看:
一,我们来看看狄仁杰为何只是正三品
真实历史中的狄仁杰,先后升任汴州判佐、并州都督府法曹、大理寺丞、侍御史、度支郎中、宁州刺史、冬官侍郎、文昌右丞、豫州刺史,后遭张光辅弹劾贬为复州刺史,此后又任洛州司马,最后升任地官侍郎,代理尚书事务,并加授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凤阁鸾台平章事可不是一个小官,它可是堪比宰相,实权人物,到了最后,狄仁杰还官拜内使正三品。
二,很多人要问了,区区正三品的官职能有多大的职权呢?
1.按理说,狄仁杰作为武则天的宠臣,实权人物,内使加授凤阁鸾台平章事才正三品,或许很多人很难理解,狄仁杰头上一大把正一品,二品超级大佬怎么轮得到他三品小官把权。这个问题我就好好给大家分析一下:狄仁杰虽然只是正三品官,但是它的权利堪比一品,为什么这么说,因为,隋唐两代为了限制权力,一二品的***给与崇高的地位荣誉但不给实际权利,也就是说,正一品的三公三师,正二品的尚书令都是空闲虚衔,自然的,凤阁鸾台平章事这个官衔就成了实权人物。《新唐书.百官二》载“光宅元年,改中书省曰凤阁,中书令曰内史”看见没,狄仁杰的凤阁鸾台平章事已经形同宰相。
2.内史还拥有以下几点权力: 其一,“皆宣署申覆,然后行焉”,在当时凡是以下这七类诏书的发布都需要经内史的申请审核,才可颁布天下。其二,由内史在旁宣读行礼项目,然后皇帝与文武百官则依据内史的宣读来进行祭祀行动。其三,最重要的职权:“亲征纂严,则戒饬百官”,在皇帝御驾亲征时,内史拥有监督百官之权,同时,一旦百官犯错,内史则有告诫百官的权力。其四,当皇帝在大殿册立皇后、皇太子,及册封王爵时,由内史负责在百官前宣读册封诏令。
结束语:综上所述,大家还会认为区区正三品内使官职还小嘛,不要忘了,正一二品大员都是虚职,只有三品才是实权人物,而且,内使的权限极大,上文可以看出,有告诫弹劾百官的权利。这点也更加证明,狄仁杰是武周时期武则天最为倚重的官员之一。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历史官职唐朝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历史官职唐朝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