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历史朝贡文化,明朝历史朝贡文化有哪些

kodinid 44 0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明朝历史朝贡文化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明朝历史朝贡文化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朝贡外交体系形成时间?
  2. 朝贡贸易和对外贸易一样吗?
  3. 明朝共有148个朝贡国,清朝7个,为何差距如此之大?

朝贡外交体系形成时间

朝贡体系,是自公元前3世纪开始,直到19世纪末期,存在于东亚、东南亚和中亚地区的,以中国中原帝国为主要核心的等级制网状政治秩序体系。常与条约体系、殖民体系并称,是世界主要国际关系模式之一。

在明朝,正式形成了所谓的朝贡制度。此前分别是畿服制度、册封制度、羁縻制度

明朝历史朝贡文化,明朝历史朝贡文化有哪些-第1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朝贡贸易对外贸易一样吗?

不一样

所谓朝贡贸易,古已有之,就是通过两国官方使节的往返,以礼物赠答进行交换的贸易方式。和正常的对外贸易不同,朝贡贸易均须纳贡,非朝贡不得贸易,贸易是附属于朝贡的。这是朝贡贸易的根本特征,也是朝贡贸易和宋元时代市舶贸易最大的区别。对于朝贡贸易,中国***一般不进行抽分。抽分或抽解作为一种人口税,为唐宋以来已有的制度。但明代为怀柔外国起见,对于贡船附载来华的货物,不论在会同馆或市舶司所在地出卖,多不向外商征税,而且还“厚来薄往”,大加赏赐。

明朝共有148个朝贡国,清朝7个,为何差距如此之大?

关于这个问题,明朝朝贡国有148个国家,为何清朝只有7个?我认为有以下几个原因

明朝历史朝贡文化,明朝历史朝贡文化有哪些-第2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第一,大明朝实力强横,周围的国家都以他为中心,所以才有那么朝贡国,因为都想得到庇护。

第二个,清朝是满族,不是汉族汉人统治了这中原已经上千年了,所以周围的国家一般都会以***为首。所以突如其来的满族,得不到身边国家的认可。

第三,周围国家通过征战,一些国家被吞并,所以在数量上有所减少,以上就是我要说的。

明朝历史朝贡文化,明朝历史朝贡文化有哪些-第3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明朝是中国历上朝贡国最多的一个朝代,最多的时候确实有一百多个,但是这个仅仅只是在大明的前期,后来随着大明的衰落,朝贡国也是一直在减少,特别是大明后期禁海政策以后,加上西方国家开始入侵东南亚,明朝的朝贡国就迅速的减少了。但是到后期还是有几十个的。

中国的朝贡体系可以追溯到商周时期,但是真正算确立下来还是在隋唐时期开始确立的,我们都知道隋文帝被称为圣人可汗,这个时候的隋朝真的是万国来朝,唐朝强大很大程度就是继承了隋朝的朝贡国,让周边的国家不敢冒犯大唐。后来五代,两宋时期朝贡体系基本上崩溃,在元朝又开始确立,到了明朝的时候,朱元璋,朱棣等把中国的朝贡体系算是发展到了顶峰。

大明前期空前强大,当时周边所有的国家基本上都是大明的朝贡国,附属国。朱元璋在的时候还把日本琉球朝鲜安南,苏门答剌、西洋国、爪洼国、湓亨国、白花国、三弗齐国、渤泥国等15国列为“不征诸夷”,而且还写入了《组训》。当了朱棣时期,我们都知道郑和下西洋,这个时候东南亚,印度洋沿海的很多国家都成为了大明的朝贡国,仅仅只是在这些地区大明的朝贡国就达到了50多个。而且当时陆地上,西域西藏等地区都是大明的朝贡国,比如说今天的不丹,阿富汗等等地区,大明的西部地区的朝贡国也达到了50多个。

到了清朝的时候为什么这些朝贡国都没有了?并不是说大清比大明弱了,只是说管理的方式不一样了。大清一开始的朝贡国都是继承的大明的,但是比如说***,蒙古新疆等等地区就直接与内地来往,已经是属于国家内务了。但是日本,朝鲜等等地区还是朝贡国,也就是清朝承认这些国家为独立的国家。

到了大清的后期西方列强开始全面的入侵到亚洲了,光绪年间,当时缅甸越南,琉球,朝鲜等等几个还是中国的附属国,但是随着西方的介入,比如说越南被法国占领成为法国的殖民地,琉球被日本占了成为了日本的一个县,还有朝鲜。缅甸也是英国人开始插手之后,自此之后大清所有的朝贡国就都没有了。

大明之所以那么多朝贡国一方面是因为大明的强大,而且当时大明实际控制的面积确实没有大清的多,所以周边小国林立,还有当时大明前期下西洋宣扬国威。大清之所以没有那么多,一方面是因为更改了一些国家的朝贡体系,让他们直接受中央的管辖。另一方面大清后期的软弱失去了很多朝贡国。

一个原因是小国家少了,比如,明朝时期光是西戎就有40多个朝贡国。但是这40多个西戎朝贡国,在清朝建立的时候,早都被准葛尔汗国灭了,然后清朝又把准葛尔汗国灭了。

第2个就是朝贡体系,就是名声好听,一点实惠也没有。在明朝,那些小国和部落向明朝只是进贡一些不值钱的物品,但是明朝的回赠却价值几倍,乃至几十倍。数倍、数十倍暴利驱使着众多国家争先恐后前来进贡,运来无数在本国滞销的货物,明王朝只能高价吃下。

比如,琉球就通过朝贡体系,得到大量低价商品贩卖于他国。“若番船不通,则无丝可织,每百斤值银五六百两,取去者其价十倍”。这样的中转贸易可谓是“无本万利”。

后来就有外国商人冒充所谓的外国贡使,跑来上贡,欺骗大明的财物。这种,“厚往薄来”政策导致,大量伪劣海外产品堆积如山,没有办法,只能当工资发放。其中最烦人的就是琉球,规定2年来一次,结果一年能来好几次,天天拿着一点土特产来蒙骗财物。正所谓:“一岁常再贡、三贡。天朝虽厌其烦,不能却也”。

毕竟一斤龙涎香,在苏门答腊只有1斤中国铜钱9贯,但是明会典记载如果是朝贡龙涎香,朝廷就要赏赐1斤48贯。这种利润,大家当然喜欢争先恐后的来朝贡了。比如1斤锡,只有1斤500文,却给琉球赏赐1斤8贯。1斤胡椒产地不过19文,琉球送过来,要赏赐1斤30贯,达到了160倍。

正统初期,英宗曾“敕南京守备太监王景弘等,于官库支胡椒、苏木三百万斤,委官送至北京交纳”。一次支用达三百万斤,可见花了多少冤枉钱,最后没有办法就当工资发放。文武官俸钞倶折支胡椒、苏木。

因此传教士利玛窦认为,朝贡关系的本质,不是世界向中国朝贡,而是中国向世界朝贡。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明朝历史朝贡文化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明朝历史朝贡文化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标签: 朝贡 大明 明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