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明朝大臣讲历史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明朝大臣讲历史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明朝大臣们有哪些有趣的历史故事?
在明朝,奇葩皇帝层出不穷,其中要说最奇葩的,可能非万历皇帝莫属了。
万历皇帝刚即位时,还算有点道德,在张居正的辅佐下,俨然一副明君的样子,但等张居正死后,万历就开始堕落了,最典型的就是躲在宫里三十多年不露面,创造了世界帝王史上一个空前绝后的奇葩记录。
皇帝这么不靠谱,下面的大臣自然就更不跟你客气了,辞职的辞职,下海的下海,还在位子上混的也都在勾心斗角,没人把工作当回事儿。最狠的是大理寺,作为当时的最高***机构,理应最庄严、最正规才对,实际上却让人大跌眼镜,不光没人上班,连公章都不知道弄哪儿去了。
万历三十四年,一代名臣李廷机被调入内阁,担任内阁首辅,也就是实际上的宰相。
这位李廷机,从小就好学上进,乡试时高中解元,会试时又高中会元,到了殿试,原本也是他的状元,本该成就赫赫有名的“连中三元”伟业,却不料当时的内阁首辅申时行走起了后门,把太医院的朱国祚提拔成了状元,李廷机只拿了个榜眼。
但是对于李廷机来说,这个状元的虚名一点都不重要,他要的是治国平天下。在南京任职期间,李廷机大力整顿地方弊政,从***财政到百姓衣食,从社会治安到家庭和睦,事无巨细,事必躬亲,没有他不管的。
有人劝他说,你是个当官的,只管掌握大方向就行了,这些俗事就让下面的人去干,没必要连这些俗事都件件管着。李廷机却说:“有俗人,无俗事,人不可不俗。天下国家事,何言俗也?”
这样的好官,自然受到了百姓的爱戴,李廷机的大名也开始传到了万历的耳朵里。万历一看,谁说我大明朝没有名臣?这不就是大大的名臣吗?于是就下令把他调到了内阁,担任内阁首辅,帮他把国家好好管理管理。
李廷机自然也很高兴,这不就是自己想要的终极结果吗?学成文武艺,货卖帝王家,这几年在小地方虽然也干出了点成绩,但终究比不上管理一个国家更有成就感。于是,李廷机就高高兴兴地上任了。
相声***刘宝瑞和郭全宝表演过一个传统段子《赶考》,说的是两名考生吴情和黄统上京赶考,吴情虽然家里穷,但凭借真才实学,考上了状元,黄统是不学无术,仗着家里有钱,和舅舅是主考官,成为了榜眼,在殿试时,皇帝亲自考察二人学问,因为吴情因为名字触犯了皇帝的忌讳,被赶出了皇宫,而草包黄统反而因为名字让皇帝满意,被提升为了状元。
相声段子听起来讽刺荒谬,但这确实一个真实的故事。吴情,明嘉靖年间人,嘉靖二十三年,他参加殿试,主考官原本将他定为了第一名,也就是状元,结果名单报道嘉靖皇帝面前时,嘉靖皇帝不干了,说吴情的名字不吉利,无情之人岂能居榜首。嘉靖又说,自己前晚上做梦,梦见打雷了,状元应该是名字里带雷的。一听皇上这么说,官员们就赶紧翻花名册,最后在两百多名开外,找到了一个叫秦鸣雷的,嘉靖皇帝这回高兴了,就把秦鸣雷点为了状元,将吴情降为了第三名探花。事情传到了民间,老百姓就编了句打油诗来讽刺这件事:‘’无情举子无情帝,鸣雷只好拣便宜。”
吴情不是明朝唯一一个因为名字丢掉状元的人。明成祖朱棣永乐年间,刘文秸考中了会试第一名,朱棣认为秸字不太好写,就改让一个叫洪英的人当了会元,朱棣觉得,洪英洪英,寓意着洪武皇帝英明。
到了永乐二十二年,朱棣乱改成绩的毛病又犯了,殿试上,考生孙曰恭的成绩是第一名,可朱棣看了之后直摇头,说曰恭两个字合在一起是个暴字,不吉利,就把孙曰恭降成了探花,而原本探花的名字叫邢宽,这就很符合朱棣的心意了,邢宽,就是宽以待人的意思,于是邢宽就被朱棣提拔成了状元。
“君子報仇,十年不晚”,歷史故事有時候也挺幽默。嘉靖年间,河北安肃县有个农民叫陈虎,一次服役时,来了宫中宦官,他汇报不及时,被打了一顿。陈虎回家后,下定决心,要让儿子将来也如宦官一般有权有势。他把长子***,随后长子被选入宫。又有一次,他服役时,来了一位进士,他又被打了,便让次子出外求学博取功名。
陈虎的长子陈矩进宫时九岁,一直在司礼监,他喜欢阅读经史,立志要经世济民,后来升任到司礼监的秉笔太监。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五十一岁的陈矩以司礼监首席秉笔太监掌管东厂。
他为人正直,有度量,能顾全大局,常说:“我只守着八个字,就是祖宗法度,圣贤道理。”。陈矩查处“妖书”案,并不大肆株连,而是控制在最小范围处理。后人赞称:“矩素清直,妖书事保全善类为多。”
陈矩随后升任为司礼监一把手掌印太监,并执掌东厂,集纠政、监察大权于一身。他并没有滥用权力,而是力图救正时弊,支持大臣进谏,极力阻止万历帝廷杖朝臣。他掌管东厂时,是东厂抓捕人最少,京师秩序最平稳的一段时期。
陈矩为人谦和,淡泊名利,朝野都对他敬仰有加。他去世后,万历帝为其祠的匾额题字“清忠”。文武百官亲临吊唁,身穿丧服的送葬者多至堵塞道路。
陈虎的次子陈万策认真读书,入京应试二十年,终于考取进士。他任官没多久去世,儿子以伯父恩荫,任职锦衣卫。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明朝大臣讲历史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明朝大臣讲历史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