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明朝的历史线索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明朝的历史线索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明朝的国号为何是“大明”?
“明”日月并行!
早在朱元璋参加红巾军起义时,凤阳就出现了一个童谣谶语“八个小孩一头牛,日月同行照***!”
“八个小孩一头牛”暗指“朱”。“日月同行”暗指“明”。“照***”暗指“得天下”。连起来就是一个姓朱的人建立了“明”得了天下。这句谶语看似玄幻,确有传说出处。
朱元璋,原名朱重八。自幼父母双亡,生活贫苦。从小就给地主家放牛。一日,他和汤和等七个小伙伴一起放牛的时候。一头小牛犊不幸掉下山崖摔死了。朱元璋灵机一动,将牛尾巴放在一个山缝里,然后八个孩子把牛肉给烤着吃了。
吃完牛以后,朱元璋怕官府追究,就逃离家乡出家了。然后就去滁州投靠了红巾军。
“日月同行”。自古人们认为,太阳负责白天,月亮负责晚上。每日早晚相替,日月各司其职,永不相见。
当日月同天时,预示着是改朝换代,出圣君的时候。
民间谚语“日月同辉,圣人出!”就是这个意思。
“***”自周武王设九鼎以来,“天下”的另一个叫法就是“***”。
明朝(明朝统治者官方认可的国号为“大明”),自1368年明太祖朱元璋在应天定都建国,至1644年被清朝推翻,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族建立的大一统中原王朝,共传十二世,历经十六帝,享国276年。
“明”,说文解字解释为:“照也。从月从囧。凡朙之屬皆从朙。明,古文朙从日。武兵切。”,关于以日月作为国号,定国号“大明”,来源有多种说法:
1.普遍认为受到宗教的影响,与宗教有关。著名历史学者吴晗等人认为,大明国号的源头是明教(此说被金庸等作家在小说中***用而广为人知),而胡阿祥等人认出自白莲教,源头则是佛教。且朱元璋本人也曾加入明教,手底下有一部分信众用“明”作国号以示正统地位,同时也附和明教中的“明王出世”预言相对应。
2.开国皇帝太祖朱元璋的个人经历的影响。元朝末年,农民起义层出不穷,其中韩山童率领的农民起义军政权首领自称“明王”,其子韩林儿自称小明王,朱元璋曾作为其部下,在之后又通过一系列不光彩手段取得了***的领导地位。以“明”定国号,应当存在安抚人心,显示***来源的心思。
3.“五德终始说”、“阴阳五行之说”的对统治者的影响。在中国古代,政治思想家们以土、木、金、火、水相克的原理来阐释社会运动规律, 其终始循环表现出命定论的特征。经学思维模式以先王政典为逻辑起点, 通过崇圣推演内圣与外王的关系, 在其理念中把先王的言行视为不可动摇的权威。根据以明喻火,根据元朝起于北方,拿“阴阳五行说”推论,南方为火,属阳;北方为水,属阴;以“五德终始说”,元朝的建立是以“水德”取胜,南方的朱元璋是以“火德”取胜,表示明朝取代元朝是以火克金。对此,史载刘伯温、李善长等明王朝的奠定者均高度赞同。
4.儒家传统文化对统治者的影响。古代统治者对如祭祀等一些重大事件的记载都从儒家经典中循章取义,“大明”一词在儒家经典《易经》乾卦和《诗经.大雅》中早就出现了,在《易经》中,“大明”表示光明周而复始,成就天地四方,在诗经中是歌颂周文王的功业。明太祖朱元璋从目不识丁到自学治国理政,十分尊崇儒学和中华文化,而且从大明一词在儒学经典中的意义来看,也是符合情理的。
当然,以上各种可能因素,本人更倾向于第四种。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明朝的历史线索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明朝的历史线索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