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隋朝京杭大运河历史文献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隋朝京杭大运河历史文献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京杭大运河全长志?
京杭大运河显示了我国古代水利航运工程技术领先于世界的卓越成就,留下了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孕育了一座座璀璨明珠般的名城古镇,积淀了深厚悠久的文化底蕴,凝聚了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诸多领域的庞大信息。保护好京杭大运河,对于传承人类文明,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
190.25公里的苏伊士运河建成后,大大缩短了从亚洲各港口到欧洲去的航程,马克思将其称之为“伟大的航道”。总长82公里的巴拿马运河,被誉为世界七大工程奇迹之一和“世界桥梁”。
上述两条河流,被誉为世界上最具有战略意义的两条人工水道。但与长达1794公里的中国京杭大运河相比,却在多个方面黯然失色。
我们今天所说的京杭大运河开掘始于春秋时期,完成于隋朝,繁荣于唐宋,取直于元代,疏通于明清(从公元前486年始凿,至公元1293年全线通航),前后共持续了1779年。
在漫长的岁月里,京杭大运河主要经历三次较大的兴修过程。到了隋朝,隋炀帝动用几百万人,开凿贯通了大运河,这为以后国家的经济文化空前繁荣作出了巨大贡献),隋代开始全线贯通,经唐宋发展,最终在元代成为沟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贯通南北的交通大动脉。
京杭大运河显示了我国古代水利航运工程技术领先于世界的卓越成就,留下了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孕育了一座座璀璨明珠般的名城古镇,积淀了深厚悠久的文化底蕴,凝聚了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诸多领域的庞大信息。
大运河与长城同是中华民族文化身份的象征。保护好京杭大运河,对于传承人类文明,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
京杭大运河始建于春秋时期,是历经世界上里程最长、工程最大的古代运河,也是最古老的运河之一,与长城、坎儿井并称为中国古代的三项伟大工程,并且使用至今,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一项伟大工程,是中国文化地位的象征之一。大运河南起余杭(今杭州),北到涿郡(今北京),途经今浙江、江苏、山东、河北四省及天津、北京两市,贯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主要水源为南四湖(山东省微山县微山湖),大运河全长约1794公里。运河对中国南北地区之间的经济、文化发展与交流,特别是对沿线地区工农业经济的发展起了巨大作用。
秦朝修过京杭大运河吗?
秦朝没有修过京杭大运河。
京杭大运河始建于春秋时期,主体主要由隋朝的隋炀帝组织修建。
京杭大运河是世界上里程最长、工程最大的古代运河,也是最古老的运河之一,与长城、坎儿井并称为中国古代三项伟大工程,并且使用至今,是中国古代文化地位的象征之一。
大运河南起余杭(今杭州),北到涿郡(今北京),途径今浙江、江苏、山东、河北、天津、北京,贯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主要水源为微山湖,全长1747公里。
春秋时期吴国为讨伐齐国而开凿邗沟,隋朝大幅度扩修并贯通至洛阳、涿郡,元朝翻修时弃洛阳而取直至北京,至今已有2500多年历史。
2002年,大运河被纳入“南水北调”东线工程,2014年6月22日,大运河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隋朝京杭大运河历史文献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隋朝京杭大运河历史文献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