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明朝平播州历史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明朝平播州历史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明朝播州有多大?
明朝时播州介于川、贵、湖之间,远于王化,山川深阻,地势险要,方圆二千里。
明太祖在云南设立布政使司,永乐十一年(1413)明成祖在贵州设立布政使司。在布政使之下,根据少数民族地区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特点,***取了不同的统治措施,在落后地区保留了元朝的土司制度,任命当地少数民族的上层人物作土官进行统治。明朝洪武五年(1372年),首领杨铿降明,此后被视为苗疆土司,明任命其为播州宣慰司使。前后历经二十九代,杨氏世代统治此地,接受中央皇朝任命
播州区隶属于贵州省遵义市,地处贵州省北部,大娄山脉东支中段与乌江中段北岸之间,介于东经106°17′22″-107°26′25″,北纬27°13′15″-28°04′09″之间,东接湄潭县、瓮安县,南邻息烽县、开阳县,西连仁怀市、***县,北邻红花岗区、汇川区。属于国家战略下的黔中经济区和黔北经济协作区核心区域,系贵州"金三角"战略腹地,是长江中上游综合开发和黔渝经济合作的重要节点。
播州之役的时间?
时间是在明万历二十四年至二十八年1596-1600年间,主要作战时间是在1599年至1600年。参战方兵力的话,明王朝24万大军,有7万官军和17万左右民军。播州土司杨应龙各部应该在3万左右。
明王朝主要指挥官兵部尚书李化龙,万历皇帝非常喜欢李如松,可是万历二十六年(即是1598年),李如松在与蒙古部落的交战中阵亡,不然远征播州肯定有他,因为万历皇帝非常喜欢他,以他作为帝国武力的支柱,万历三大征中有两次都是他带军。
播州之役是明朝万历年间打败播州土司杨应龙叛乱的一场战争,是明神宗万历三大征之一 。
万历十八年(1590)始,杨应龙与明***的关系逐渐恶化,万历二十四年(1596),杨应龙公开反叛,挑起战端,播州之役爆发,战争初期,由于明王朝毫无准备,杨应龙占据优势,但随着明王朝平播力量的增强,战争态势发生了逆转。万历二十八年(1600)杨应龙最后的据点-海龙屯被明军攻占,杨应龙***,播州之役结束 。
播州之役历时114天,明王朝集四川、贵州、湖广八省之力,出兵24万,耗银约二百余万两,最终平定杨氏叛乱。但战争对明朝的各方各面也产生了深远影响 。播州之役几乎耗尽了明朝最后的军力和财力,削弱了东北的防御力量,是明衰清兴的转折,故有"明实亡于万历"的说法 。
“播州”是遵义以前的别称吗?大神们帮帮忙?
是 唐贞观十三年(公元639年),将隋代的郎州改名为播州,领辖今黔北的大片地域。播州之名,历经五代、宋、元到明朝末叶,存在了962年。所以人们常习惯用“播州”来代称古代的遵义。
从征播州从的意思?
在这里,“征”的意思是征伐,讨伐;出兵攻打。
这句话的意思是:马千乘带领三千人马跟随明朝官军征伐播州。
秦良玉,忠州人,嫁石砫宣抚使马千乘。万历二十七年,千乘以三千人从征播州,良玉别统精卒五百裹粮自随。明年正月二日,贼乘官军宴,夜袭。良玉夫妇首击败之,追入贼境,连破七寨,大败贼众,为南川路战功第一。贼平,良玉不言功。其后,千乘为部民所讼,瘐死云阳狱,良玉代领其职。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明朝平播州历史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明朝平播州历史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