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历史下册建筑,明朝时期建筑

kodinid 40 0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明朝历史下册建筑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明朝历史下册建筑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明代榫卯古建筑有哪些?
  2. 土司住的房子叫什么?
  3. 明清时期的宗教建筑有哪些?

明代榫卯古建筑有哪些?

十三陵中,建成于明永乐十一年(1413年),明成祖朱棣的长陵棱恩殿,占地1956平方米,全殿由60根直径1.17米、高14.30米的金丝楠木巨柱支承,黄瓦红墙,垂檐庑殿顶,是我国现存最大的木结构建筑大殿之一。

土司住的房子叫什么?

木府

明朝历史下册建筑,明朝时期建筑-第1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木府(英语:MuFuMansion)是丽江木氏土司衙门的俗称,位于丽江古城狮子山下,是丽江古城文化之“大观园”。整个建筑群坐西向东,是一座辉煌的建筑艺术之苑。

纳西族人原来没有汉族姓氏朱元璋建立明王朝后,远在滇西北丽江纳西族土司阿甲阿得审时度势,于公元1382年“率从归顺”,举人臣之礼,此举大获朱元璋赏识,朱将自己的姓去掉一撇和一横,钦赐其汉姓“木”,从此纳西传统的父子连名制得以改成汉姓名字。

木府是一座辉煌的建筑艺术之苑,它充分反映了明代中原建筑的风***气质,同时保留了唐宋中原建筑古朴粗犷的流风余韵,而其座西朝东,府内玉沟纵横,活水长流的布局,则又见纳西族传统文化之精神。丽江旅游有一句话:“不到木府,等于不到丽江”。

明朝历史下册建筑,明朝时期建筑-第2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明清时期的宗教建筑有哪些?

我国佛教建筑的历史很久,北魏唐朝曾经是寺庙建设的高峰期,但留存到今天的佛寺,多数已在明清两代重建或新建过,因此其建筑往往有着前朝的遗存式样,但更多地是充满着明清的建筑风格。

明、清时代,在藏族、蒙古族等少数民族分布地区和华北一带,新建和重建了很多喇嘛寺。它们在不同程度上受到汉族建筑风格的影响, 有的已相当汉化, 但还是保留着藏传文化的某些基本特点, 使人一望而知。像清代建的河北承德外八庙等。

承德外八庙之一

明朝历史下册建筑,明朝时期建筑-第3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明朝以后,中国佛寺建筑上出现一种拱券式的砖结构殿堂,通称为 “无梁殿”,如南京灵谷寺、 宝华山隆昌寺中都有此种殿堂建筑。 这反映了明朝以来砖产量的增加, 使早已应用在陵墓中的砖券技术运用到了地面建筑中来。灵谷寺位于南京市玄武区紫金山东南坡下,始建于天监十三年(514年),是南朝梁武帝为纪念著名僧人宝志禅师而兴建的“开善精舍”,初名开善寺。明朝时朱元璋亲自赐名“灵谷禅寺”,并封其为“天下第一禅林”,为明代佛教三大寺院之一。

南京灵谷寺无梁殿

镇江宝华山隆昌寺

明清时,官方与民间曾将一些老的寺庙进行了改建,比如,北京的***庙宇万寿寺西藏布达拉宫等。万寿寺始建于唐朝,明朝改建,称为聚瑟寺。明万历五年(1577年),万历皇帝之母慈圣李太后出资改建,更名为万寿寺,成为***寺庙,成为明代帝后游西湖(昆明湖)途中用膳和小憩的行宫。明万历三十五年,这里迎来了一件宝贝——永乐大钟,就是今天北京大钟寺的镇寺之宝。清朝时,又对万寿寺几次重修扩建,清乾隆十六年和二十六年,康熙皇帝曾两次在这里为其母祝寿。清光绪二十年(1894年),慈禧太后重修万寿寺行宫,形成最后的格局。据统计,慈禧一生曾32次去颐和园,慈禧往来于颐和园与紫禁城之间,都要在万寿寺拈香礼佛,在西跨院行宫吃茶点,故有小宁寿宫之称。万寿寺现为北京艺术馆所在地。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明朝历史下册建筑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明朝历史下册建筑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标签: 明朝 建筑 万寿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