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明朝历史的变局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明朝历史的变局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大礼议事件”和“争国本***”哪个对明朝的影响更大,伤害更甚?
当然是争国本。
大礼之议表面上是争爹。大臣认为“为人后者为人子”,所以嘉靖应该仿宋代“濮议”英宗认仁宗当爹的例子,认弘治当爹;嘉靖则认为按照武宗遗诏,自己是来“嗣皇帝位”而不是来当皇子的,自然不需要认爹。其实嘉靖说得有道理,因为宋仁宗生前,英宗就已经入宫,有父子之实,而嘉靖又没被弘治抚养过,自然不需要认;而从人情方面看,大臣借口不忍弘治绝嗣,但是嘉靖的爹兴献王只有这一个儿子,嘉靖认不认爹都会绝嗣一家,人情上也站不住脚。
实际上,这是嘉靖和以杨廷和为首的大臣们就嘉靖初年的权利分配展开的斗争。最终,在张孚敬、桂萼、方献夫等人的支持下,杨廷和仅仅三年就被罢归,杨慎带头伏阙力谏,流放云南,嘉靖一朝六次大赦都没获赦。
所以可见,虽然大礼之议的斗争非常激烈,但是双方第一是按照礼制行事,第二斗争非常快就结束了,并没有带来更多的损害(当时的嘉靖还是相当勤政的,并不是后来那个天天***的“万寿帝君”)。
而争国本***,万历千不该万不该的,就是违背规矩,拿消极怠工来和群臣斗气。万历39年,内阁就一个人(叶向高)支撑,六部尚书侍郎加上都御史,一共仨人,剩下的全空着,挑了人选万历也不批准,用叶向高自己的话说,“朝端空虚已极”。大家可以想象一下,这样的朝廷面对辽东急变,安有不败之理?
大学士沈鲤以用人、行政二议上言,谓:
今日自内及外各衙门缺多不补,补又不下,谁为肩任其事者。祖宗朝面决政事,至世宗末年深居静摄,始不面决。乃其时臣下之所廪承,无不振举者。
夫章奏即政事,停章奏是停政事也,缓章奏是缓政事也。皇祖(嘉靖)深居大内,而章奏批答,疾如风雨。遇有大事,又每于西苑召阁部文武大臣面赐商确,故其时庶政修明,人心震肃,亦自与临朝称制者不殊。皇上祗循其倦勤之迹,不踵其励精之志,毋亦有未尽者乎?
——《明神宗实录》
一个是为死去的爹要待遇,一个是为活的这儿子要地位。你说是死的重要是还是活的重要?
正德十六年,武宗朱厚照驾崩了,但是他没有儿子继承皇位,于是异地藩王朱厚煾白捡了皇帝来坐,虽然是天下掉馅饼,可还是一波三折。
首先就是入门的问题,其实很简单,朝廷和太后按照太子之礼迎朱厚煾继承明武宗朱厚照法统登皇帝位,按礼法,太子入宫需走东华门,居住在文华殿。
朱厚煾可不是一般人,能被一堆藩王里面选出来继任皇帝位,肯定智商是够用了,朱厚煾非常聪明的意识到了朝廷和太后的意思,这是让他来继承孝宗的血统,继承武宗的法统,此时自己只是个太子身份。
朱厚煾不干了,直接怼了回去,我是来继承皇帝位的,不是来当太子的;既然是皇帝,那我就应该走大明门,住奉天殿。他的意思也很明确,是朝廷和太后选我来做皇帝的,不是做太子,要不,你们就另选其他人吧,我还是回我的兴陆当藩王。
这入门的问题其实就是后面大礼仪***的开端,也是整个***的症结所在。
以当时内阁首辅杨廷和为首的朝廷百官只能接受了朱厚煾走大明门,入奉天殿。朱厚煾顺利登基称帝,史称嘉靖。
其实,所谓的“大礼议***”和“争国本***”,虽然闹得是惊天动地,史书上对此也是不惜浓墨渲染,仿佛它们对大明朝的江上社稷有着深远影响。但其实呢,明朝官员之所以对此乐此不疲,不过是因为这牵扯到他们最直接利益,至于对国家和百姓,根本就没有任何影响。
首先,我们来看“大礼议***”,其核心就是嘉靖当皇帝后,想追封自己亲生老爸为太上皇,结果大臣们却想要嘉靖认老皇帝正德为父亲,对此嘉靖自然不肯干,于是双方由此硬生生争执长达三年半之久,期间数百位官员受到牵连而被贬谪,最后在嘉靖取得胜利后,百官们更是集体痛哭哀嚎,仿佛大明将从此走上不归路似的。
那么,明朝官员为什么要这么奋不顾身要让嘉靖认正德皇帝当父亲呢?按照他们的说法,这是在维护大明朝的礼法,避免大明朝的江山社稷因此***不安,更是为天下百姓树立好的形象。但其实呢,这背后不过是官员与皇帝之间的利益之争。
因为,从法理上,正德皇帝选择嘉靖继位,是让他做为自己儿子,以保证自己一系的利益可以继续延续。但是,如果嘉靖认了自己的亲生父母,就相当于背叛了这种基本的契约关系,这也意味着他要将老皇帝一系渐渐挤到边缘地位。
换句话说,如果嘉靖认了自己的亲生父亲,那正德老皇帝的父母、老婆、兄弟姐妹、大兄哥小舅子,自然就只能靠边站,而他们作为帝国第一家庭成员的地位,自然也要让给嘉靖皇帝的直系亲人。
但是,如果嘉靖不认自己的亲生父亲,那从法理上来说,老皇帝的亲人就依然是帝国第一家庭成员,而嘉靖自己的直系亲属,就只能排在他们后面。 在嘉靖刚登基时,正德皇帝的亲人,在帝国内部,肯定拥有绝不可低估的影响力,而且当时朝堂上的大部分官员,都是正德皇帝留下来的政治班底,不少人甚至是走了正德皇帝亲人的门路,才爬上现如今的位置。
对于他们而言,嘉靖皇帝如果不认自己的亲生父母,那代表他属于是正德皇帝利益集团的延续,那现如今朝堂上站着的这些人,他们的既得利益就很容易全盘保存下来。
但是,如果嘉靖了自己的亲生父母,整个帝国的利益分配,就需要重新来一遍洗牌。至少,老皇帝的亲人,就得渐渐靠边站。同时,曾经走老皇帝亲人上位的官员,也需要另改门路或者退位让贤,把位置让给嘉靖皇帝看好的官员。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明朝历史的变局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明朝历史的变局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