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高晓松评明朝历史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高晓松评明朝历史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高晓松说明朝是“三无朝代”,三无是哪三样东西?
可能是因为明朝的成就并没有其他的朝代的成就高,而且明朝的君主也没有其他朝代的厉害。像是其他朝代都是有过比较辉煌的时期,而明朝就显得相对惨淡一点。所以高晓松才说明朝是三无朝代。
高晓松讲的历史真实吗?
高晓松嘴里的历史,是高晓松的历史。他对历史的态度,是由他的感觉和高兴随意而生的,只要有人相信,这就是历史。中国又没有篡改历史罪,加之又有人喜欢,又可以立名,还可以圈粉,更重要的可以赚钱。一举多得,一说万利,也就无所故忌,口若悬捅了。以前就以一个中国青年受美国的嬉皮士文化影响较深,把自己打扮成中国山寨嬉皮式模样,有点中西结合的嬉皮味道,风格,腔调来看待他。说点海阔天空,东西南北不着调也是嬉皮本色,是国人的包容他。但現在,他是以美国人的身份在媒体上現身,再对中国说三道四,信口雌黄那就是对中国的攻击和抹黑了。国人反感反对也就正常了。
历史本来就扑朔迷离,本来就可以任人分说。为什么只能听赞叹声,不能冷静下来看看为什么别人会这样说?不要再用天朝大国来YY自己了,历史是不忍细读的。我认为高说的很好。有兴趣的可以去听听北京四中两位历史老师的课和清华的秦教授。谈的很透彻,说的很直白。
我们不要被那些貌似忠厚的外表与看似华丽的言词所欺骗,剥开这些装饰才能看到那颗包藏的祸心,不能理解朋友,看看他言词背后想表达的思想来自行判断。
有网友整理了一下高晓松的一些奇葩观点,包括但不限于:
中国人全世界最不严谨;
中国人全世界最爱占便宜;
中国和美国最大区别就是潜规则;
美国人从来没有***过中国人;
高晓松知道的历史肯定不只是教材中的历史,他小时候的邻居就是历史大家,高晓松对历史也感兴趣,人也非常聪明,历史大家当然也愿意告诉他很多不摆在桌面的史料;同时高晓松走的地方多,见识的也多,能见到接近历史的史料,所以高晓松知道的材料是靠谱的。只不过广大的人民群众接受的东西只是来自课本,和高晓松讲的差距太大,又不愿意、没有机会看其它的资料,所以落差可想而知。
出来说高晓松讲的不对的没有一位历史专业的学者。
为什么有些史学家、作家说“明朝是最‘不堪’的一个朝代”?
这是实话啊,没问题。军事上明朝对外被各种***刷人头抢地盘,吐鲁番汗国占哈密卫,缅甸抢占三宣六卫,瓦剌土木堡,鞑靼庚戍之变,河套地区让蒙古拿去一百多年,区区一个日本大内氏朝贡使团拿短刀就能在争贡之役暴打全副武装的明军,俘虏明军总兵,全身而退。一个字,弱。
经济上除了郑和下西洋赔本赚吆喝引来一群白眼狼拿土特产换几十倍价值的赏赐,隆庆开关那几十年开放一个港口对外贸易以外,毫无建树。一个字,穷。
顺道一提,明朝对内是挺狠的,在朝鲜立下先登平壤之功的戚家军,不仅战后被明朝赖账不发,还在蓟镇之变把戚家军诱骗到校场全部杀光,完事扣一个兵变的罪名。
是有些政治投机分子的说法,和史学家没有什么关系,史学家是一份非常神圣的职业,在中国古代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其职业操守不受政治利益操控,为了真理真相,可以抛头颅洒热血,作家冯梦龙在《东周列国志》里有非常精彩的描写,明朝是汉人最具有实力开拓辽阔的草原时代,将首都建立在草原边上,就是为了有效可以控制开发草原的牧业,这个过程与女真人进行爱恨情仇的博弈,是在所难免的,后人不应过多从恶的方面宣传,而应该从利益共享的方面对待,还历史***的一面。
明朝的历史,已经被篡改。清朝为了更好的统治,对明朝皇帝进行大面积的污蔑,我们后人看到的历史记录很多都是被修改过的。有时候民间的记载可能要比***史记更为客观公正。
明朝在中国历史上是比较另类的一个时期,已经被抛弃千年的人牲又被朱元璋捡起来,每当皇上驾崩宫里一片哀嚎,许多宫女妃子被迫殉葬,不管你是否有子嗣,只要被选中就得去陪葬死去的皇上。直到明英宗才废除人牲,这令人发指的陪葬才被终结。明朝时期政治黑暗,宦官专权把持朝政特别严重,官员贪腐严重侵蚀朝廷财政,特务机构东厂、西厂加锦衣卫,对人民实行高压统治。不过这个时期的商品经济还是比较发达,由于明朝实施是重农抑商,禁海导致明朝财政状况一直不好,加上靖难之役、郑和七下西洋,朱棣五次讨伐北元,修北京城、土木堡之变弄的大明不堪重负,百姓生活一直不好。直到后期张居正实现一条鞭法改革,财政状况才有所缓解。文化方面总的来说人们比较熟悉的宣德炉、青花瓷是明朝的时期的亮点,还有绘画小说戏剧比较繁荣。以至于后人戏称明朝为粗大明。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高晓松评明朝历史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高晓松评明朝历史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