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一口气隋朝历史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一口气隋朝历史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隋朝历史简介,隋朝最后一个皇帝是谁?
隋朝(581年-619年)是中国历史上承南北朝下启唐朝的大一统朝代。
公元581年二月,北周静帝禅让于杨坚,北周覆亡。杨坚定国号为"隋",定都大兴城(今陕西西安)。公元589年南下灭陈朝,统一中国,结束了自西晋末年以来长达近300年的分裂局面。公元605年,隋炀帝即位后,令宇文恺营建东京 ,同年 下诏迁都洛阳(今河南洛阳)。 隋文帝在位年间社会民生富庶、人民安居乐业、政治清明,开创了开皇之治繁荣局面。隋炀帝在位时期修建了贯通南北的大运河,但因过度消耗国力,引发隋末民变和贵族叛变。公元618年宇文化及等人发动兵变,杀死隋炀帝。隋恭帝杨侑禅让李渊,建立唐朝。公元619年,王世充拥立的皇泰主杨侗也被废,隋朝覆灭,国祚38年。
隋朝在政治、经济、文化和外交等领域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政治初创三省六部制,完善于唐朝,巩固中央集权,正式推行科举制,选拔优秀人才,弱化世族垄断仕官的现象,另外建立政事堂议事制、监察制、考绩制,这些都强化了***机制,根据南北朝的经验而改革政治,兴建了隋唐大运河以及驰道改善水陆交通线。 在军事上继续推行和完善府兵制,经济上一方面实行均田制并改定赋役,减轻农民生产压力,另一方面***取大索貌阅和输籍定样等清查户口措施,以增加财政收入。外交方面,隋朝盛世也使得当时周边国家和境内的少数民族如高昌、倭国、高句丽、新罗、百济与臣服的东突厥等国皆深受隋朝文化与典章制度的影响,外交以日本的遣隋使最为著名。
隋朝最后的皇帝是隋炀帝杨广
如何较全面地了解隋唐历史?
要系统学习隋唐史,还是要从原始史料入手。首先是正史,包括隋书、旧唐书、新唐书、旧五代史、新五代史,这是传记体,但里边的《志》很重要。要了解隋唐制度,必须读正史的《志》。
其次是《资治通鉴》。通鉴看起来是二手资料,但由于剪裁精当,叙事条理而简练,所以,了解隋唐史,其实从通鉴入手是最合适的。
第三是典章制度的书。《通典》必读。
第四是文集等资料。《全唐文》《全唐诗》多翻翻。特别是出土的墓志之类,有很多史料价值。
还有出土文献,要深入研究的话,也要阅读。
当然,我说的是专业。如果只是了解,读一些通俗读物也行。
真正的隋唐历史是怎样?
隋朝在开皇九年(589)灭掉陈,结束了中国自西晋以来两百七十多年的分裂局面,重现统一王朝。
隋朝时期,经济繁荣,国力昌盛,万国来朝,唐朝亦不能及。隋朝仓库丰盈,“府藏皆满,无所容,积于廊庑。于是更辟左院以受之。”隋炀帝还在诸地建造大型粮仓,不少仓储的粮食到了唐朝贞观年间还没有用完。
开皇二年修建新城大兴城,也就是后来的长安城。城市总体规划整齐,布局严整,面积约70平方公里,后经唐代扩建达到约83平方公里,是当时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城市,同时也是一座国际化大都市。外商使节云集,繁荣兴盛。不得不提的是,日本的平安京也是据此仿建而成。
为了抵御突厥,还多次修建长城。为了方便南北交流,开凿了京杭大运河,营建东都洛阳。这也为隋朝的快速灭亡留下祸端。但是不能不注意的是此时经济中心南移的趋势已经很明显,客观上此举顺应了历史的潮流。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隋朝和商朝一样,大批军队东征夷人,最终导致民变而灭亡。
隋朝对外[_a***_]频繁,先是八伐突厥,又攻灭吐谷浑,讨占城、征讨契丹、征讨流求,最后因为三征高句丽,发生民变,因而亡国。
唐朝开国皇帝李渊,在太原起兵,走的是曹操的路数,拥立新帝,自仁丞相,进封为王,拉拢一伙,打击一伙。最终夺得胜利。
期间英雄人物有很多,但是在隋唐演义中有很多虚构的人物,还有一些人物名字和事迹对不上,总之隋唐演义和隋唐史有很大出入,大都是说书人为了表演效果所作。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一口气隋朝历史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一口气隋朝历史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