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安民的历史,明朝安民的历史背景

kodinid 47 0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明朝安民的历史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明朝安民的历史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军事堡寨什么意思?
  2. 大明王朝灭国后的原因?
  3. 历史上,朱瞻基的两个叔叔到底是何结局?

军事堡寨什么意思?

军事堡寨是中国封建社会- -种常见的军事防御型堡垒形式。文章叙述了明清以前军事堡寨的历史演变,分析了明清时期晋北长城军事堡寨的发展,探析晋北军事堡寨的建筑特点文化价值:长城堡寨的城墙除了原有的军事功能,而且.上升为明朝保境安民的重要象征;长城军事堡寨城墙还具有典型的方形形状特点;兵营布局在晋北军堡中占据着重要地位,明廷在军事堡寨内推行军屯制度,晋北,长城的军事堡寨就具有了两种功能,一是军事防御的功能。

二是生活生产的功能。

明朝安民的历史,明朝安民的历史背景-第1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明王朝灭国后的原因

明朝(1368年―1644年),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的。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

元朝末爆发红巾起义,朱元璋加入郭子兴队伍。1364年称吴王,史称西吴。1368年初称帝,国号大明,定都于应天府;1420年朱棣迁都至顺天府,以南京为陪都。明朝初历经洪武之治、永乐盛世、仁宣之治等治世,政治清明、国力强盛。中期经土木之变由盛转衰,后经弘治中兴、万历中兴国势复振。晚明因政治***、东林党争和天灾外患导致国力衰退,爆发农民起义。1644年李自成攻入北京,崇祯皇帝自缢,明朝灭亡。明朝宗室南方建立了多个政权,史称南明。清兵入关后,陆续击败弘光皇帝、隆武皇帝、绍武皇帝等诸***。1662年永历皇帝被杀,南明覆灭。1683年,清军攻占台湾,奉明正朔的明郑覆灭。

明朝灭亡的根本原因是明朝所建立的中央集权社会制度。中央集权社会制度造成了巨大的且不可调和的社会矛盾。明朝灭亡的直接原因是明朝后期百姓负担过重,经济和生活危机恶性循环。

明朝安民的历史,明朝安民的历史背景-第2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任何事物的灭亡都有其内外因,明朝的灭亡也不例外,明朝灭亡的原因如下:

一、朝廷内因。诸多的内部原因导致明朝民心涣散,众叛亲离,最终灭亡。

1、皇帝昏庸无能。

明朝安民的历史,明朝安民的历史背景-第3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明朝后期,皇帝多是***无能之徒,有好道教的,有沉溺女色的,甚至有喜欢当木匠的。皇帝是封建国家的主心骨,所谓上梁不正下梁歪,他的昏聩,势必会在朝野掀起一股***之风,导致朝纲败坏,国本不固。

2、官场***。

明中后期,贪官横行,暴吏无数,他们媚上欺下,贪得无厌,残暴至极,搞得民不聊生,最后导致民变,这是很重要的原因之一。

3、宦官专权

明中后期,皇室嫡亲香火不盛,接位的多是小皇帝,这样,导致内宫宦官有机可趁,把握了朝廷大权,甚至到了“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地位。这些宦官多是残暴、***之辈,他们为了一己之私,杀忠臣,刮民膏,还勾结敌国,是明朝灭亡的另一重要原因。

4、无可战之师。

明朝灭亡的根本原因是明朝所建立的中央集权社会制度。中央集权社会制度造成了巨大的且不可调和的社会矛盾。

明朝灭亡的直接原因是明朝后期百姓负担过重,经济和生活危机恶性循环。 扩展资料 明朝灭亡的根本原因是明朝所建立的`中央集权社会制度。

中央集权社会制度造成了巨大的且不可调和的社会矛盾。

明朝灭亡的直接原因是明朝后期百姓负担过重,经济和生活危机恶性循环。

历史上,朱瞻基的两个叔叔到底是何结局

朱棣一共生了四个儿子,其中老四朱高爔刚出生不到一个月就夭折了,所以后来朱棣只有剩下三个儿子。长子朱高炽后来继承了皇位,但是朱瞻基登基之后不到一年他就去世了。因此,朱瞻基继位时,他还有两个叔叔,那么朱瞻基到底是如何对待他这两位叔叔的呢?

一、朱高煦

朱高煦是朱瞻基的亲叔叔,因为朱高炽和朱高煦是同一个母亲。但是朱高煦的性格从小就比较凶恶顽劣。根据《明史·朱高煦传》记载:洪武时期,召诸王子学于京师,朱高煦不愿学习,所以明太祖非常讨厌他。

明宣宗宣德元年,朱高煦起兵造反,详细过程就不说了,大致上就是在他的封国周边郡县随便抢劫烧杀了一番,然后就是朱瞻基亲自把他这个二叔堵在了城里,然后朱高煦被迫就投降了,整个过程就是一出闹剧而已。

很多人都建议朱瞻基杀了朱高煦,但朱瞻基心软还是留了他一条命,最后朱高煦被关押在北京。后来朱高煦依然不老实,朱瞻基没办法名人将朱高煦活活炙死在铜缸内,朱高煦也结束了他罪恶的一生。

二、朱高燧

相比于朱高煦,朱高燧安分多了,经过朱高炽谋反事件之后,朱高燧虽然也收敛了很多,但朱高煦造反一事对他的影响极大。在朱瞻基擒拿二叔班师回朝的路上,有人建议顺便将朱高燧也一起收拾了,因为他也参与了谋反之事。朱瞻基犹豫了很久,最终说道:“先帝生前很喜欢二叔。赵王虽有反意,但罪不大”,就这样朱高燧逃过了一劫。

宣德六年朱高燧以赵王爵位最终善终,死后还被朱瞻基封为“简王”。赵王爵位也一直由他的子孙后代世袭,一直到明朝灭亡。和朱高煦相比,朱高燧的下场好多了,这也和朱瞻基为人之道有关。

朱瞻基对他的两个叔叔还会非常厚道的,当时朱高煦造反反而留了一条命,只不过是他自己一直不安分罢了;朱高燧最后得以善终,不得不说,朱瞻基还会挺讲情面的。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明朝安民的历史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明朝安民的历史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标签: 明朝 朱瞻基 堡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