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历史讲述1200字,唐朝历史讲述1200字的故事

kodinid 39 0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唐朝历史讲述1200字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唐朝历史讲述1200字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唐朝有哪些成就?
  2. 唐朝接近300年的历史中,长安一共被攻陷过几次,都是怎样的?
  3. 唐朝给你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

唐朝有哪些成就

唐朝著名的成就是唐诗,很多达官显贵,文人墨客,作了很多很多诗篇,对后世影响极大。再就是开辟了丝绸之路,把中华文明传播于四海,把丝绸陶瓷带到西亚,把西亚许多物品带回中国

唐朝接近300年的历史中,长安一共被攻陷过几次,都是怎样的?

感谢邀请.

唐朝历史讲述1200字,唐朝历史讲述1200字的故事-第1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长安被攻破六次.

1,公元756年安史之乱,被安禄山攻破.

2,公元763年,被吐蕃攻陷.

唐朝历史讲述1200字,唐朝历史讲述1200字的故事-第2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3,公元783年,被士兵哗变攻陷.

4,公元881年,被黄巢攻陷。

5,公元893年,被秦王李茂贞攻陷。

唐朝历史讲述1200字,唐朝历史讲述1200字的故事-第3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6,公元903年,朱全忠摧毁了长安.

由此可见,安史之乱对大唐的影响非常大,可以说间接摧毁了***盛世


“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王维诗句描述当时唐朝强盛时期的景象,每当我们谈起唐朝,国力强盛、疆域辽阔。高度的物质文明和高水平的文化,这些无不让国人感到自豪,展示了民族自信心。大家可知道,唐朝有近300年历史,长安被攻陷了几次?让我们来数一数:

第一次被攻陷就是唐朝强盛末期,天宝十五年,唐玄宗时期的“安史之乱”,这次的***直接导致唐朝由盛转衰;

第二次是唐代宗广德年间,吐蕃、回纥联军攻陷长安,让唐代统治者再次丢下长安出逃陕州,这让本来就走下坡路的唐王朝更加衰弱;

第三次是唐德宗建中三年,爆发“泾原兵变”,叛军占领了长安,使得唐德宗带着妻儿老***皇出逃,攻陷后的长安被这帮叛军大肆掠夺金银,对唐王朝破害极大;

第四次是“黄巢起义”,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黄巢,说到做到,以诗为证。率领农民起义军,轻松拿下长安,当然最终还是政治能力不成熟,导致了起义失败;

第五次,乾宁二年,唐绍宗被节度使李茂贞和王行瑜赶出长安;

第六次天复元年主角还是唐昭宗,虽然没有军队攻占了长安,但作为皇帝的唐昭宗却被宦官劫持到别的地方了;

第七次,也就是唐朝近三百年历史中,最后一次被攻陷,也同时导致了唐朝的灭亡。主角依然是悲催的唐昭宗,这次没有那么***了,直接被反叛者朱温杀死,从此长安再也没有被后来的封建朝代作为首都了。


唐朝开国时期是当时最强盛的国家,但经历了安史之乱后,开始衰败,长安前后一共经历了六次被攻陷破城。到底长安城经历了什么?都是怎样的呢?

1.首先是安史之乱打破了唐朝的盛世,也称天宝之乱,这是一场争夺统治权利而爆发的内战,由当时的将军安禄山与史思明发起的,最终以失败告终,这场内战导致了百姓流离失所,国家动荡,繁荣盛世渐渐没落。究其原因,也是朝廷内部开始衰败群导致。

2.平定安史之乱后,留下了大量藩镇,导致后来藩镇反叛,攻进长安,虽说最后以失败告终,但又使国家动荡了一次。

3.黄巢之乱,黄巢领导农民进行起义,再一次动摇了唐朝的根基,瓦解了唐朝的根本,建立了,齐国政权,但经历了几次战争后,最终也走向了灭亡。

4.平定黄巢之乱后,由于国家力量大大减小,再一次被藩镇攻打,最后虽然胜利了,但只剩下一座千疮百孔的城池。

5.朱泚之乱,由泾原籍士兵爆发的战乱,最终也战败了。

6.唐帝被藩镇掳走,经历黄巢之乱后唐朝基本破灭,掳走的唐帝后来逃回长安,被朱温逼着禅让,建立后梁,唐朝灭亡。

长安城经历了这么多,从盛世到灭亡,被称为都城被破次数最多的,其原因就是因为,统治者能力不足,军事弱,***内部开始***,不作为。

长安被吐蕃攻陷过一次,那是在臭名昭著的安史之乱刚刚结束的公元763年,之后吐蕃连凤翔都难以越过,何谈连番攻唐之首都呢,而在安史之乱期间,回纥趁机洗劫了洛阳,这就是传说中的被异族轮番蹂躏。在安史之乱期间的吐蕃攻一次首都、回纥劫两次大都市,然后传来传去就变成多次了。

攻陷长安最多的还是内部势力,安史之乱、泾卒兵变、黄巢起义以及朱温等末年的军阀。计所谓的首都沦陷,756年内部一陷,7年后的763年外部一陷,再20年后的783年内部一陷,其余的内部攻陷都是880年后的天下大乱了。没有安史之乱的前提,任何一个外族***都不可能攻陷作为都城的长安。而从784年至879年这将近百年里,长安未曾沦陷过,说明在收复长安后,唐朝稳固了首都的防御,并增强了中央实力,使得不论是外族还是国内叛乱都不足以威胁到长安。历史上很多王朝和世界帝国,首都沦陷一两次就万劫不复了,然而唐朝是一只九命猫,最终亡于自己的军阀,而非亡于外族。


唐朝给你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

开放、包容、自由。唐朝对外开放搞的好,西方各国、东方各国都和唐朝有经济外贸往来,外国人才也能任职中国官职。唐朝统治自由度宽松,各行各业欣欣象荣,封建桎梏条律少,文化也繁荣发展,是中国最好的历史时期,史称开元盛世。

唐朝给我印象最深刻的地方在于胸怀。之前回答的朋友们大多是经济、军事、文化,对这些没有任何异议,但我觉得“胸怀”更重要。

(1)唐朝的胸怀之大在于自信

唐朝对于女性的态度、对于少数民族的态度、对于非中华民族的态度等等都是“开放”的,不像之前或之后的“非我族类”心态。这一点难能可贵。隋唐是一体,这种心态是在“各民族不断融合下”的一种集体自信。

例如武则天能够称帝。尽管后来和现代有些人受“男尊女卑”思想影响,对此嗤之以鼻。但我认为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这种心胸都是值得敬佩的。

再者唐朝对少数民族、外国人的看法上,也是有利的就学就用。即使“安史之乱”后也是如此。

对于“安史之乱”为何爆发?许多人都将其归咎于重用少数民族将领,但问题是,唐太宗时期同样如此,却为何创造军事上的丰功伟绩呢?问题不是是否重用,而在于唐朝的“军府制度”的崩塌,以及中央与地方在军权和财***分配的转变,在唐玄宗统治无能情况下使得“权力斗争”披着民族问题的外衣出现。

无论是唐廷、还是安史叛军内部都同样有着大量的各族将领。这只是一场“权力斗争”导致的内战。

即使如此,唐廷对于少数民族、异族仍然没有像一些思想狭隘的人那样去考虑,仍然顶着压力继续支持各民族和各国之间的婚姻、出入境、经商等问题。同样,重用并提拔非汉族官员,甚至外国。例如大食的大食人李彦升、新罗(今韩国人)崔致远等人。

①唐太宗李世民携一干文臣武将开创了第一代***盛世——史称“贞观之治”!

太宗曰:民如水,官若舟,水可载舟,亦堪覆之矣!

当朝名相(第一谏臣)魏徵奏帝云:以铜为鉴,可正衣冠;以史为鉴,则明兴替;以人为鉴,乃明得失矣!

②女皇武则天所创盛世(虽改[_a***_]大周,正史仍将此时代并入“贞观之治”).盛世***,万邦朝贺!威服四夷!

③唐玄宗李隆基所创“***之治”!成为***朝中兴,亦最后一个盛世!是时***盛世达巅峰!太平盛世,歌舞升平,丝弦悠扬!古代四大美女杨贵妃受玄宗宠幸之极!乃至于白乐天《长恨歌》咏叹:万千宠爱于一身,六宫粉黛无颜色!

④唐诗盛行文坛,深入民心!涌现出一大批诗人!诗圣杜甫,诗仙李白!(并称大李杜).诗魔白居易,诗鬼李贺,诗佛王维!及“小李杜”李商隐杜牧!…………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唐朝历史讲述1200字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唐朝历史讲述1200字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标签: 唐朝 长安 攻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