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真实的隋朝墓葬,隋朝的墓地

kodinid 46 0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历史上真实的隋朝墓葬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历史上真实的隋朝墓葬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隋炀帝杨广陵墓?
  2. 隋炀帝杨广的墓在陕西杨凌吗?
  3. 隋代墓葬时代特色?

隋炀帝杨广陵墓

隋炀帝陵是隋炀帝杨广(公元569-618年)的墓葬。隋炀帝陵曾多次迁移,最初殡在江都宫流珠堂,后葬在吴公台下,公元622年唐高祖李渊以帝礼将其葬于雷塘,现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2013年4月,扬州市邗江区一处房地产项目施工时发现了两座古墓,国家文物局派出刘庆柱、信立祥、林留根三名考古专家现场考察,专家们初步认为墓主人应为隋炀帝杨广。2013年11月16日,国家文物局、中国考古学会确认扬州邗江区隋唐墓葬是隋炀帝杨广与夫人萧后最后的埋葬之地,并在墓中发现金镶玉腰带、鎏金铜铺首等陪葬品。2014年4月10日,饱受争议的扬州曹庄隋炀帝墓入选“2013年度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2014年4月16日,扬州曹庄隋炀帝墓中出土的135件/套文物,在扬州双博馆展出。

历史上真实的隋朝墓葬,隋朝的墓地-第1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该墓葬位于江苏省扬州市西湖镇司徒村曹庄的西南角,2013年3月,在江苏省扬州市西湖镇司徒村曹庄房地产建设项目中发现两座砖室墓,2013年4月,“随故炀帝墓志”出土后,受到考古界的重视。该墓葬还出土了玉器、铜器、陶器、漆器等遗物近200件(套),其中蹀躞金玉带是带具系统中的最高等级,是目前国内唯一一件最完整的十三环蹀躞带。墓葬中还出土了两颗牙齿,鉴定年龄约50岁,根据出土的“随故炀帝墓志”和高规格随葬品,结合文献记载与牙齿鉴定结果,确定墓主人是隋炀帝杨广。

隋炀帝杨广的墓在陕西杨凌吗?

 杨广的墓不在陕西杨凌在扬州

国家文物局正式对外公布,位于扬州邗江区西湖镇的隋唐墓葬为隋炀帝和皇后萧氏的合葬墓。而陕西也有座“隋炀帝陵”,

历史上真实的隋朝墓葬,隋朝的墓地-第2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杨州这座墓葬是今年初发现的。此前,江苏扬州邗江区槐泗镇,陕西咸阳武功县武功镇和河南洛阳罗宁县东宋乡都各自有一座“隋炀帝”陵,所以有网友戏称此为“一杨四吃”。

公元618年,隋炀帝在江都(今扬州),被部下宇文化及缢死,据记载,隋炀帝死后连个像样的棺木都没有,只好用床板将就,***草葬于宫室之内,随后改葬到“吴台”。到了唐高祖武德五年,才按照帝王礼仪迁葬到“雷塘”。唐人罗隐感叹隋炀帝的晚节不保,曾作诗云“入郭登桥出郭船,红楼日日柳年年。君王忍把平陈业,只博雷塘数亩田。”

不过在武功县武功镇的村民口中,却流传着另一种说法——唐朝建立之后,李世民曾奉唐高祖李渊之命,将隋炀帝杨广的墓迁到他父亲隋文帝杨坚的泰陵陵旁。

历史上真实的隋朝墓葬,隋朝的墓地-第3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当杨广的灵柩快要抵达隋文帝泰陵的时候,刚挪动一步,抬灵柩的杆子就断了,随即而来的狂风暴雨,甚至把预先选定的墓穴推平了。李世民猜想这可能是杨坚不愿让亡国的儿子杨广埋在他跟前,于是便命令袁天罡、李淳风就地测了个墓穴,把杨广埋了。所有的士兵,一人一把土堆起一座2亩大的封土堆。

 巧合的是,附近两座村子——罗家堡和洛阳村,也分别取“挪驾堡”和“落炀村”的谐音。

隋代墓葬时代特色?

墓室呈圆形或半圆形的墓。顶部呈圆形券顶。大墓往往以砖墙将墓室隔成若干小室。一般由长斜坡墓道、甬道、墓室三部分组成。如天宝天载的韩贞墓,由墓道、墓门、甬道、主室和左右耳室组成,主室和耳室平面均呈圆形。主室后部设置棺床,其上置尸骨 2具。棺床左前方房址陶瓷器多见,其中一件双耳罐中装有骨灰。右耳室空荡无物,左耳室后部设尸床,其上安置骨架一具。船形墓。平面呈前宽后窄的船形单室墓。两侧壁外弧,券顶,多为砖筑。整体形状如一覆船。由墓门、短甬道和墓室组成。

墓门外上方有挡土的翼墙。如朝阳市衬布总厂M2。墓室砖筑,前宽后窄,门为拱形。方形墓。数量较少,多为单室砖墓。墓室平面呈方形,由长斜坡墓道、甬道和墓室组成。如朝阳教学研究中心M3。

竖穴土坑砖棺墓。在竖穴土坑中以砖砌平面呈梯形的棺室,在底部铺砖。墓室狭窄,大小仅可容身。如朝阳市衬布总厂M3。

竖穴土坑墓。数量较少,平面呈长方形,随葬品较少。如辽宁朝阳纺织厂M4。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历史上真实的隋朝墓葬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历史上真实的隋朝墓葬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标签: 隋炀帝 杨广 墓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