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唐朝武则天黑历史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唐朝武则天黑历史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野史是怎么记载武则天的?
野史中记载武则天的内容丰富,但存在很多夸大和歪曲。
武则天是唐朝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野史中常常将她描绘成非常凶残、奸诈和***,这与历史事实并不完全符合。
其实武则天在位期间取得了不少政治和军事上的成就,并提倡文化事业的发展,同时她比较擅长处理各种复杂的政治关系和人际关系。
然而,野史中也有不少能够提供有价值信息的纪录,比如记载她的治国策略、政治手腕等等,这些对于研究唐朝、了解历史文化都有很大的帮助。
但读者在阅读野史记载时,需要对其进行辨别和分析,以免被偏见和误导所误导。
武则天是不守妇道的女人吗?
1、有一点,但无可厚非
2、不守妇道是以儒家思想为标准评判武则天,是以男人的标准评判女人,武则天作为一代女皇,传奇人物,我们应该从帝王和政治家的角度去客观公正的判断
3、武则天即武曌[zhào](624年-705年年),并州文水(今山西省文水县)人。
唐朝至武周时期政治家,武周开国君主(690年-705年在位),也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正统女皇帝、即位年龄最大(67岁即位)及寿命最长的皇帝之一(82岁)。
武则天为荆州都督武士彟次女。十四岁时进入后宫,为唐太宗才人,获赐号“武媚”。唐高宗时封昭仪,永徽六年(655年)在“废王立武”事件后成为皇后。上元元年(674年)加号“天后”,与高宗并称“二圣”,参预朝政。高宗驾崩后,作为唐中宗、唐睿宗的皇太后临朝称制。
天授元年(690年),武则天称帝,改国号为周,定都洛阳,称“神都”,建立武周。在位前后,“明察善断”,多权略,知人善任,重视人材的选拔,开创殿试、武举及试官制度。又奖励农桑,改革吏治。同时大肆***唐朝宗室,兴起“酷吏政治”。军事上收复并稳定安西四镇,一度使后突厥归降。晚年逐渐豪奢专断,渐生弊政。
神龙元年(705年),武则天病笃,宰相张柬之等发动“神龙革命”,拥立唐中宗复辟,迫使其退位。中宗恢复唐朝后,为其上尊号“则天大圣皇帝”。同年十一月,武则天于上阳宫崩逝,年八十二。中宗遵其遗命,改称“则天大圣皇后”,以皇后身份入葬乾陵。其后累谥为“则天顺圣皇后”。
武则天智略过人,兼涉文史,颇有诗才。有《垂拱集》及《金轮集》,今已遗失。《全唐诗》存其诗。
不守妇道。
“女子无才便是德”,读书都不得,能从政执政更是难于上青天了。而偏偏出了武则天这样一个不守妇道的女人,不仅仅挑战了男权社会,还把天下所有的男人统统踩在脚下,这对男人来说,特别是对朝廷那些文武百官,李家皇族来说是多么大的羞辱!所以在史书中对武则天有一点妖魔化也就可以理解了。
武则天相关的历史?
武则天(公元624年-公元705年),名武曌,祖籍并州文水县(现成山西文水县东),生于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中国历史上唯一得到普遍承认和众人皆知的女皇帝。
唐朝功臣武士彟次女,母亲杨氏。十四岁入后宫为唐太宗的才人,唐太宗赐号“武媚”,唐高宗时初为昭仪,后为皇后(655年-683年),尊号为天后,与唐高宗李治并称二圣。683年12月27日-690年10月16日作为唐中宗、唐睿宗的皇太后临朝称制,后自立为武周皇帝(690年10月16日-705年2月22日在位),705年退位以后,成为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女性太上皇。武周一朝结束,唐朝复辟,恢复以神都为东都。神龙元年农历十一月二十六日(705年12月16日),武氏在上阳宫病死,年八十二,后与高宗合葬乾陵,留无字碑。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唐朝武则天黑历史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唐朝武则天黑历史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